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三萍 《双语学习》2007,(8M):20-20
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并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读”应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读”,可以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的语言,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堂教学中通过熟读、背诵,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  相似文献   

5.
张洁 《甘肃教育》2014,(12):42-42
正《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对学生朗读的指导与训练。事实上,朗读不仅能培养语感,而且能增强驾驭文字的能力,还有多方面的教育功能。一、朗读有助于提高阅读的准确性语言是有声的艺术,学习语文就需要大声朗读,学生只有在朗读中才能真正体会和感知语言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  相似文献   

7.
温淑萍 《成才之路》2009,(29):42-43
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语文教学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朗读的训练往往最容易被忽略。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现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谈几点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渎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相似文献   

9.
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当中总要进行语言交际,即说话。说话能力的培养是从学习语文的实践中得到训练的,小学语文教学包括听、说、读、写。说话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说话训练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运用普通话进行口’头表达的能力和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加强说话训练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10.
小学语文是基础工具性的学科。在小学阶段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较多,其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新课程标准将"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听、说、读、写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谈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语言训练。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语言训练包括理解、积累和运用等方面的训练。理解是为了积累,积累是为了运用。语言训练是融听、说、读、写之中的,听、说、读中的语言训练,是为了提高学生说写的能力。其落脚点都在一个“写”字上,所以说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是基础工具性的学科。在小学阶段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较多,其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新课程标准将"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听、说、读、写能力"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本文主要从两个方面谈谈如何进行小学语文语言训练。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听、说、读、写"。特别是在素质教育提出之后,语文的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也应注重学习语文的能力的提升。叶圣陶说过:"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能驾驭文字。"因此,小学语文的教学更应加强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以此推动我国语文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4.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是四项基本技能。其中,朗读,在英语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现阶段教学中的朗读训练已经不能很好地满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它方面的训练现象,其中的朗读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要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刘爱瑞 《新疆教育》2013,(12):41-41
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讨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要知道,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它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字、词、句、段、篇等语文基础知识,在语言训练中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的过程中适当渗透思想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挖掘教材丰富的内涵,结合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呢?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教学的实质是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通过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认识语文教学本质,明确语文教学目的,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训练,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它方面的训练现象,其中的朗读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要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