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意义]论文被引频次只能反映论文的宏观影响力,无法揭示论文在他人研究中的具体作用和影响,因此,本文提出从引用内容的主题和功能两方面对论文的影响力进行分析。[方法/过程]以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J.O'Keefe的高被引论文为实例,首先,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引用内容主题进行分析;对其,影响范围及领域进行可视化分析;其次,从引用性质和功能角度,将引用内容分成正面引用、负面引用和中性引用;最后,将中性引用进一步划分为3类,分别是研究背景介绍、理论基础和实验基础。[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共词分析可以很好地表达论文影响的主题领域;引用内容的分类可以提供一篇论文被引用的多方面原因。在本实验中没有负面引用,多于10%的引用为正面引用,大约50%的中性引用都是作者在研究背景章节中介绍与施引文献相关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2.
王剑  高峰  王健  刘茜 《图书情报工作》2014,58(13):95-99
在深入分析被引频次评价不足的基础上,利用引文认知的相关理论,以Boehringer Ingelheim Fonds数据库中的学术文献为分析样本,采用引用位置和引用内容作为认知的表现因素,借助认知的相关理论和统计学的方法,从定量角度测算被引频次与认知之间的相关性的共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被引频次和施引作者的认知行为在统计意义上存在着显著相关性,即被引频次是研究领域内认知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3.
以文献计量学方法为基础,分别选用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万方知识服务平台构建数据集来分析国内外引用认同的研究现状,对国内外引用认同的主要载文期刊、高产作者、高被引作者等基本统计信息进行调查,并基于作者共被引方法分析了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分支。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国内外引用认同研究的内容,概括了引用认同的主要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意义]施引作者在引用过程中会概括、提炼被引论文成果价值点,发现此类信息有助于全面、深入地了解被引论文的学术价值。[方法 /过程]提出一种无监督多特征加权的价值点识别方法,进一步发现原文中未提及或未显著提及的价值点;对Athar引用语料库中高被引的20篇文献进行实验。[结果 /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原文中未显著提及但引用中却强调的价值点可揭示被引论文发表后同行的共识与认可、引导跨库检索应用化成果、更新与补充被引论文关键词、收集被引论文主题缩写词等功能,实现对被引论文动态标引,提高论文显示度、检索效率以及跨库关联能力。由此,基于引用内容发现的价值点可以作为一种描述被引论文价值的动态生成的新型元数据即引用标签,发挥重点提示、检索与推荐等功能,丰富引用内容服务。未来将在更多领域、语种、类型以及更大的论文数据集上验证价值点发现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学术文献影响力评价指标不断推陈出新,但尚缺乏在研究主题层面对文献影响力的评价,为发现不同研究主题内具有高影响力和引用价值的文献,本研究给出一种基于研究主题的文献影响力评价方法。[方法/过程]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11年-2015年间情报学领域500篇高被引文献为样本,利用LDA模型对样本文献进行主题建模,将主题对文献的支持度与文献被引频次相结合,计算特定主题文献的被引频次(specific topic cited frequency,简称STCF),并根据每篇文献在相应主题内的STCF值对文献进行影响力排序。[结果/结论]结果表明,STCF值能反映文献的主题内容、细粒度体现文献的学术地位、呈现文献研究主题的多元性,能够有效弥补被引频次、Altmetrics指标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本文引入学科半衰期的概念,采集中国知网数据库档案学领域的各类文献,以学科分类号为依据,采用中值法计算2016年~2020年档案学及所属各研究主题的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分析档案学学科引用半衰期和学科被引半衰期的特点;比较学科引用半衰期和被引半衰期,发现档案学研究领域具有文献增长的稳定性、研究内容的偏向性、连续性以及学科交叉性等特点;最后,总结了我国档案学研究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确定基于引用关系提取关键文献时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适用场合,从而使用户快速捕捉领域重要文献,掌握领域概貌。[方法/过程]基于文献引用关系,从文献被引频次、文献引用网络、文献共被引网络3个角度,结合HistCite、CiteSpace等软件探讨领域关键文献的识别方法,通过同源数据的实际验证,对不同方法进行判别比较。[结果/结论]基于被引频次的方法更适合选择特定领域中哪些文献对总体文献的科学进步产生重大影响角度提取关键文献,对应的关键文献集合呈现非常分散的特性;基于引用网络的方法更适合从特定领域研究动态提取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文献,对应的关键文献集合呈现非常明显的集中特性;基于共被引网络的方法更适合从特定领域研究基础角度提取关键文献,对应的关键文献集合呈现较强的集中性,且能发现原始采集中未发现的大量关键文献。  相似文献   

8.
了解和掌握《图书情报工作》在国际学术界被关注的程度和内容等信息,阐述其在图书情报领域中的地位和学术影响力.采用文献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图书情报工作》中的论文被WoS数据库引用进行多方位统计分析,从111篇被引用文献分析研究入手,继而对111篇被引文献在WoS数据库中进行施引的82篇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图书情报工作》的国际学术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图书情报专家及科研人员的认可和关注,并在学科交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引文内容角度对图书被引行为进行分析,可改善传统依靠被引频次、专家评论等数据进行图书评价的片面性,进一步提高图书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本研究从亚马逊中文网站上选取计算机、法律、医学、文学和体育五个学科领域的中文图书,通过人工采集方式获取图书在施引文献中的引文内容,由此构建包含2 288条引文内容的数据集;然后从引用位置、引用强度、引用长度以及引用情感等方面,分析中文图书被引行为,并比较不同学科领域之间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学科领域对中文图书的引用位置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学科差异;引用强度主要在1—3次,文学领域的平均引用强度最高;引用句长度一般在20—160字之间;施引作者对图书的引用情感中,超过80%表现为中性,而含有感情色彩的引用中,正面引用明显多于负面引用。图5。表5。参考文献24。  相似文献   

10.
引文的引用内容可以提供一篇引文被引用的详细信息,包括了这篇引文为什么被引用,在哪些方面被引用以及具体的引用价值,而目前对于引用内容的研究受限于引用内容的获取。基于PubMed Central全文数据库,设计一个引用内容获取与分析平台,提供一篇文献的所有引用内容获取功能,并利用标签云技术,实现对引用内容的分析。  相似文献   

11.
基于被引次数的引文分析无法直接揭示论文的研究内容,利用关键词或从标题、摘要和全文中抽取的主题词很难客观反映论文的被引原因。本文以碳纳米管纤维研究领域的高被引论文为研究对象进行引文内容抽取和主题识别,经人工判读验证:基于引文内容分析的高被引论文识别的核心主题能够较好地揭示高被引论文的被引原因(引用动机),而且与论文的研究内容相符合;与基于全文、基于标题和摘要的主题识别相比,在引文内容分析基础上识别的主题具有更好的主题代表性,能够有效揭示被引文献的研究内容,是对原文相关信息的重要补充。本文的实验表明基于引文内容分析的高被引论文主题识别是可行而且有效的。图4。表4。参考文献31。  相似文献   

12.
引用认同是从引文的角度研究引用者,将引用认同方法应用于科研机构分析中,研究某机构所引用的其他机构的集合,并以印第安纳大学图书情报学院为例,从被引机构的国家(地区)分布、被引机构的被引频次分布(包括自引)、被引论文的学科分布三个角度初步研究该学院的引用认同。结果表明引用认同方法可以用来分析某机构的科研引用模式、科研领域布局和研究动向,发现潜在的科研合作对象。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四本代表性历史学期刊为研究对象,采用引文分析法,从数量与形式两方面分析了历史研究中档案的利用情况,并探究了研究主体、研究质量与研究内容对档案利用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数量特征上,我国历史研究的档案引用比例总体偏低,其中近代史领域比例最高,而古代史领域最低。在形式特征上,档案原件在利用中所占比例远高于编研成果;行政级别越高、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档案馆,所藏档案在引用中所占比重越大。在来源上,全宗的利用情况表现出明显的二八定律。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一项历史研究是否引用档案,未发现与研究质量、研究主体存在关系,但是和研究内容高度相关,呈现出典型的内容主导特征。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计量学中有关内容分析、作者分析、引文分析的一些基本方法,对贵州财经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员2000~2006年发表的期刊论文,从发文指标、引文指标、摘录指标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和评价,比较客观地揭示和描述了新世纪初贵州财经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与发展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15.
认为部分期刊为了追求被引排名,开始操纵期刊的引用。这样的行为影响了期刊引文数据的质量以及利用引文开展的科学研究的可靠性。提出引文年代集中度、自引率、被引密度和引用密度4个引文指标用于识别期刊是否存在操纵引用的行为,并采用数据挖掘中的K-means聚类方法检验指标的有效性,实验结果显示这些指标都达到了较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16.
内容词-共引聚类分析及其在科学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本文在对国内外引文分析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内容词分析的理论进行了介绍;对内容词分析和引文共引聚类分析相结合研究文献主题和科学结构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文章运用引文分析法对2005-2010年间发表的目录学论文进行统计,从引文量、引文学科种类、高被引作者和高被引论文数量及被引次数、共被引次数四个方面分析目录学发展现状,最后运用引文分析的多元统计方法(聚类分析法、多维尺度分析法)探讨目录学研究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8.
徐琳宏  丁堃  陈娜  李冰 《情报学报》2020,39(1):25-37
基于内容的引文情感分析克服了传统基于引用频次的引用同一化问题,是引文内容分析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然而引文情感分析依赖于带标注的数据集,目前大规模高质量的引文情感语料资源匮乏,严重制约了该领域的研究。因此,本文在分析引文情感表达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引文情感表示的标注体系,并详细阐述了语料库建设的技术和方法。采用人机结合的标注策略,借助完善的引文标注系统,构建了规模较大的中文文献的引文情感语料库。统计结果显示,在中文信息处理和科技管理领域情感褒义和贬义总的引用的占比分别为22%和6%,引文情感标注kappa值达到0.852,表明该语料库能够客观地反映作者的情感倾向性,可为论文评价、引文网络分析和情感分析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 将引用内容分析与引文著录分析进行比较,旨在引起国内学者、出版商、图书馆、信息服务等相关人员和部门对引用内容研究的关注,促进引文分析理论和实践的全面发展。[方法/过程] 首先对引文著录与引用内容的相关概念进行分析,然后从引用频次的计算、引用极性的分类、引用动机的分析、引文网络中文献之间的关系、应用发展5个角度将引用内容分析与引文著录分析进行比较,得出引用内容分析相对引文著录分析的优势所在。[结果/结论] 与引文著录分析相比较,引用内容分析在科学评价和揭示科学技术发展的特征方面更合理,是引文著录分析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