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目的,是通过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但目前各地布局调整的方式却导致当前教育中存在许多规模不经济的情况,如农村学校规模过小,造成资源浪费等。出台相应的指导布局调整的政策,制定具体的调整指标,各地按政策和标准要求因地制宜地进行学校布局调整,能有效提高我国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效益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侯文华  黄静 《考试周刊》2013,(13):166-167
接二连三的校车事故引起了全社会对加强校车安全体制建设的重视,反恩我国实施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弊端。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一项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但布局调整中学校数量的锐减带来了学生上学路途较远、安全问题凸显、上学费用剧增等问题。目前布局调整已停止,作者认为应在一些交通不便的边远地区恢复或重建学校.以促使学校布局调整真正成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教育伟业。  相似文献   

3.
以撤并学校为主要举措的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政策造成了很多负面影响忽视家长和学生的主体利益、忽视农村文化建设、忽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等.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理性地反思当前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负面影响,提出对策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国务院办公厅于2012年9月下发了《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该《意见》提出了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的总体要求,要求各地在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时,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制宜。针对《意见》落实情况,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一些地方的布局调整规划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贵州省M县和S县的布局调整规划就存在缺乏科学依据、不符合国家法律政策规定、制定程序不规范等问题。要实现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的合法性及科学合理性,需要放缓部分地方的农村中小学撤并速度,保留部分偏远地方村办小学和教学点,并且规范布局调整规划的制定程序。  相似文献   

5.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在推行过程中对一部分人的正当权益造成了侵害。究其原因,一些地方政府在功利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将学校布局调整政策的价值取向异化为“效益至上”。“效益至上”引领下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具有过度追求规模效益、行政干预简单粗暴、撤并程序严重失范、盲目崇拜速度与数量等实践特征。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应把公正作为价值追求。促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公正化必须回归“以生为本”的教育本位,强化对其程序的法律规范,加强监测与评估,完善对利益受损方的利益补偿实践。  相似文献   

6.
王训纲 《江西教育》2006,(21):24-25
近几年来,安福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为目标,以全面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人事制度改革、危房改造、薄弱学校改造和扶贫助学”五大工程建设为措施,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一、大力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程,促进农村教育资源优化组合为进一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减少资源浪费,从2001年8月开始,安福县先后启动了两次中小学布局调整,撤并学校139所,撤并率达到48.6%。通过布局调整,有效整合了农村教育资源。现已基本形成了高中学校主要集中在县城,初中、中心小学集中在乡镇政府所在地,村完小集中在中心…  相似文献   

7.
提高教育质量是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实证分析发现,政策当前对教育质量具有显著负效应,这主要由上学距离变远、配套设施不健全等因素造成。长远来看,这种负效应并非常态,政府应做好监督指导、加大财政投入,学校应做好转入学生的心理疏导、保证配套设施及时到位,进而促进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进程中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提高教育质量是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实证分析发现,政策当前对教育质量具有显著负效应,这主要由上学距离变远、配套设施不健全等因素造成。长远来看,这种负效应并非常态,政府应做好监督指导、加大财政投入,学校应做好转入学生的心理疏导、保证配套设施及时到位,进而促进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进程中教育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在城镇化背景下对我国农村中小学进行结构布局调整,优势是有较大的制度空间,较好的政策支持和较高程度的社会重视度;劣势是农村教育基础薄弱,义务教育水平低,学校发展势态不稳定,布局调整程序缺乏公正性;在城镇化的历史机遇下,存在盲目撤点并校和村民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的威胁。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应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寻求更加合理的整合方案。  相似文献   

10.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新时期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各地政府还需进一步完善和推进学校布局调整。威尔士政府在农村小规模学校面临一系列发展困境的现实下,遵循科学民主的原则,积极进行学校布局调整规划,提出了创新性的学校布局调整方式:联盟学校和区域学校,有效提升了学校教育质量。威尔士这种创新性的学校布局调整方式可以给我国新一轮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国家-社会视角下的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教育政治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国家—社会的视角剖析了农村基础教育百年来的发展过程,集中探讨了近些年农村社会发生的若干重大过程,如税费改革中县乡财政关系的调整、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利益格局的变化及私立教育兴起等对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及其治理结构的影响,描述了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着重分析了这些过程中政府之间以及政府、学校与民众之间围绕教育治理所发生的互动关系,指出了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某些新动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19省80多个乡镇508户农户的问卷调查,分析农村税费改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和"两免一补"的实施情况.结果表明:两项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教育资源配置,消除了很多学生上学的经济障碍.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包括:布局调整给不少家庭带来了较高额外的教育成本;合并后学校因缺乏必要配套资源投入而导致教育质量有所下降;针对贫困家庭学生的免费教科书和生活补助,不仅覆盖面较窄,且筛选程序也有待规范.  相似文献   

13.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具有特定的行为预期和动力.追求学校规模效益是初始动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是直接目的,方便教育管理是迫切要求,提高教育质量是最终归宿.正是对这些目的的追求构成了各级政府进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动力,推动着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是我国近年优化农村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政策。然而,当前部分地区在对该项政策的理解与推行上凸显不少问题。根据有关问题及其成因,各地政府应科学认识布局调整政策,深入调研当地实际情况,稳步推进布局调整进程及健全寄宿学校管理制度与后勤配套设施。  相似文献   

15.
调整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中小学布局是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一项重要措施。农村社区建设与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耦合关系主要表现在:农村社区建设对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促进作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社区建设的支持作用。现阶段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要顺应农村社区建设这个社会背景,与农村社区建设协调进行。  相似文献   

16.
调整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中小学布局是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一项重要措施。农村社区建设与中小学布局调整的耦合关系主要表现在:农村社区建设对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促进作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对社区建设的支持作用。现阶段的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要顺应农村社区建设这个社会背景,与农村社区建设协调进行。  相似文献   

17.
教育资源配置与新农村可持续发展——以河北省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北省经济发展中教育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农村小学布局调整”。将比较分散的农村中小学校和教学点适当集中起来,重新进行区域内小学网点布局和规划,是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方式。妥善解决教育资源配置问题是我国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必将促进新农村区域经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村中小学的隐性伤害主要表现为体罚、变相体罚、心理惩罚和校园欺侮,而落后的教育观念、教师素质低下、学生自身的素质、学校教育中的"过度社会化"等是造成隐性伤害的主要原因。为了减少农村中小学隐性伤害事件的发生,必须要改变落后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保护特殊群体学生的身心健康、实施人性化管理、重视家庭教育,以加深对农村中小学隐性伤害的认识,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近几年,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多问题,如:部分地区就学距离明显增加、寄宿制学校条件落后、农村家庭教育支出负担加重以及由于地方生源向县镇学校集中而出现新的教育资源紧张等.本文基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视角,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我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评估,明确目前取得的成效与不足,并根据此政策引发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