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7 毫秒
1.
生态课堂的提出旨在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课堂问题,谋求课堂教学的改革之道,使课堂教学不断臻于最优化的状态。根据小学科学学科的特点以及教育生态学的相关理论,生态的科学课堂应该是真实的、发展的、体验的、智慧的课堂。如何构建这样的课堂,从而达到“低碳高质,和谐共长”的生态课堂总目标?  相似文献   

2.
陈长莉 《教学随笔》2016,(3):131-132
语文学科的人文特性要求课堂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人为本,打造语文绿色的生态课堂。生态课堂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是广大教师广泛关注的课题。语文生态课堂是在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用生态学的观点研究语文课堂教学。生态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民主、尊重、和谐、可持续发展、动态、自由、绿色的课堂。本文将借助于“生态课堂”的相关理论,针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从四个方面阐述建构生态课堂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语文学科的人文特性要求课堂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人为本,打造语文绿色的生态课堂。生态课堂是目前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是广大教师广泛关注的课题。语文生态课堂是在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用生态学的观点研究语文课堂教学。生态课堂是以学生为主体,民主、尊重、和谐、可持续发展、动态、自由、绿色的课堂。本文将借助于"生态课堂"的相关理论,针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从四个方面阐述建构生态课堂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是教育生态学理念与学科本质特性在数学课堂的有机融合。生态课堂具有低碳性、自主性、合作式、多层次、和谐性和高品质等六项内涵特质,具有优化教学方式、明晰师生思维、促进交流表达和丰富课堂生活等价值。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的五步操作范式是:自主学习,聚焦问题;尝试探究,解决问题;练习运用,拓展问题;自我反思,生成问题;课后调研,再设计思考。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对于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生态课堂的提出旨在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课堂问题,谋求课堂教学的改革之道,使课堂教学不断臻于最优化的状态。根据小学科学学科的特点以及教育生态学的相关理论,生态的科学课堂应该是真实的、发展的、体验的、智慧的课堂。如何构建这样的课堂,从而达到低碳高质,和谐共长的生态课堂总目标?  相似文献   

6.
在生态学理论和现代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以培养语文素养为宗旨,通过多视野、多角度、多层面揭示生态课堂教学的特点,构建生态课堂操作体系,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品质,这就是语文生态课堂.它旨在课堂中追求各因素的平衡与和谐,从而达到教师、学生和文本在生态课堂环境中的共振共生.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与推进,语文教育愈发注重学生的健康发展及长远发展,同时也关注教学生态系统中的生态因子自我价值的实现,强调"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念。以教育生态系统理论对小学语文教学问题进行剖析,启发教学新思路,拓宽小学语文有效教学途径。本文借助生态学的教学思想与方法,面向语文教学根本,反思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试图从生态学教学理念中获得教学智慧,汲取教学启示,寻求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角,改善小学语文教学非生态现状,追求小学语文生态化理想境界,创造人文、生活、绿色的语文教学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杨亮 《海南教育》2014,(22):44-45
一、主体性小学语文生态课堂的概念厘清王秀小学十二五课题提出了“生态课堂”这一概念,“课题中的‘生态’,主要指课堂中师、生、环境各要素之间和谐共长、动态平衡的样态。”“‘生态课堂’,指在课堂上,在教师导引下,师生生态地(和谐融通、动态平衡)从事各种教育学习活动。”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建构主体性生态课堂强调开发未成熟主体的主体性,所以必须要学生主体呈显性而教师主体必须“隐去”。但教师的“隐去”并非一闪而退。  相似文献   

9.
外语教育课堂生态观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堂生态属于教育生态学微观范畴。早在1932年,美国教育学家沃勒就提出了“课堂生态学”概念,开启了现代教育生态学的先河。20世纪60年代,国外开始比较系统地研究课堂生态,涉及课堂的具体内容、对象群体、研究方法等方面,并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在生态视域中研究课堂,是以生态核心的内涵为关联,联系课堂的各种因素。具体地说,就是运用生态的视角、生态的方法和生态的理论来研究课堂现象,分析课堂问题,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石磊 《中学物理》2011,(11):1-2
教育生态学是依据生态学的原理,通过研究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规律与揭示教育发展趋势和方向的理论.从教育生态学视角看,课堂教学也是个“课堂生态系统”,教师、学生、教学环境构成课堂教学的多维生态因子,教育生态学的耐度定律、花盆效应及生态位原理为课堂教学评价的完善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根据教育生态学的相关原理,课堂...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是教育生态学理念与学科本质特性在数学课堂的有机融合。生态课堂具有低碳性、自主性、合作式、多层次、和谐性和高品质等六项内涵特质,具有优化教学方式、明晰师生思维、促进交流表达和丰富课堂生活等价值。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的五步操作范式是:自主学习,聚焦问题;尝试探究,解决问题;练习运用,拓展问题;自我反思,生成问题;课后调研,再设计思考。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对于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吴素敏 《广西教育》2008,(16):38-39
“生态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课堂,其特点是用生态学的视角关注课堂中的生态元素,追求课堂的和谐,尤其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从音U析案例出发,谈谈我对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3.
和谐,作为多元事物相互关系的一种臻乎完美的状态,成为人们永恒的追求目标,贯穿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层面。所谓人和、家和、政和、天下和即是。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到处可以见到和谐的身影。和谐,既是事物的一种完美状态,也是一种方法论。近年来,语文教学领域引入教育生态学与和谐观念,构建了语文和谐生态课堂教学理论。论者多从西方的生态学理论出发,少有联系我国古代“和”的思想谈及。本文拟从“和”的方法论入手,探析“和而不同”原理在语文和谐生态课堂教学建设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针对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珍珠鸟》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笔者通过对国内、国外生态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对《珍珠鸟》这课的课例综述,以及现场观摩小学课堂教学,并在真实的实践情境中,对课堂及学生状况进行了解,和在对已有的生态教育理论以及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为本课制定了在生态教育理念下践行“绿色教育”及在生态教育理念下构建“生态课堂”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5.
所谓“生态课堂”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人本主义思想,以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为主旨,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之间追求自由开放、和谐协调、共生发展的时空统一体。“生态课堂”就是以生态的视角观察、思考和分析课堂。“生态课堂”存在着诸多物质要素和精神要素,而教材是物质要素中最核心、最关键的要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以“专题内容单元”取代了以往的“知识体系单元”。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教育工作者们的共同目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新的教学理念在不断地诞生,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必须重新树立新的教学思路,促进学生和教师互动发展和各自发展的生态场的形成。以学生人文一体、和谐发展为目的,遵循语文特有的学习规律,从而创造出一个真正的生态课堂。本文首先介绍了语文生态课堂的概念,并针对小学语文生态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些策略,旨在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生态美育是美学、生态学、教育学深度融合的产物,它通过生态审美实践,将生态观、审美观与创美观自觉地内化为自我意识,最终形成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和谐共生,平衡互动的审美关系。而小学语文生态美育课堂的旨归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它以语文学科为载体,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上完成生态美育的任务,并通过生态美育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提高语文学科的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8.
“双减”政策有力推动了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基于生态学视角提出的“生态课堂”是符合“双减”政策要求的一种开放、自然、和谐的课堂形态。本文通过减负、提质、增效等一系列具体策略,构建一个低负担、高质量、高效率的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从而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推动“双减”政策的落实。  相似文献   

19.
“和美语文”是在借鉴古今中外哲人智慧的基础上提出的教学思想,旨在克服小学语文教育(特别是阅读教学)中诸多的极化现象,“以两极融通之和,求雅俗共赏之美。”通过构建“亦雅亦俗”“雅而俗”两种和美语文阅读教学范式,追求课堂教学的高雅之美和通俗、实用之美,努力创造两极融通之和的小学语文绿色“生态”境界,以求生成雅俗共赏的“和美”课堂。[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教育生态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论述了课堂教学生态和谐的迫切性;从课堂教学主体闻的生态和谐和课堂教学主体与课堂教学客体间的生态和谐两个方面构建了课堂教学的生态和谐的具体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