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圣陶是最早提出“读整本的书”教学理念并将之付诸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的教育家。20世纪20年代,叶圣陶在编定初级中学国语“课程标准”时就提出了“读整部的名著”的教学理念。进入20世纪40年代,他将语文阅读教学理论进一步明确为“读整本的书”,并从阅读与写作的教学实践出发,探索了语文阅读课程的改订、阅读教材的编撰、阅读方法和意义等。  相似文献   

2.
创造性地使用语文教材是新课程理论对广大语文教师提出的要求。该文从“创新教育理论”、“接受美学理论”、“比较阅读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叶圣陶先生的教材例子说”、“大语文教学观”等现代教学理论的角度,探讨了创造性使用语文教材的必要性,为语文教学实践中创造性使用教材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叶圣陶先生有句著名的话:“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点出了语文教材的性质与功能。他提倡以教材为示范,教师要创造性地利用和改造教材,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同类书的能力。教师应把教材视为一种“抓手”,用比较、鉴别、选择、加工、拓展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教材的“反三”作用。  相似文献   

4.
叶圣陶在20世纪40年代就提出:“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书中举出来的例子。”“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相似文献   

5.
精心选例合理用例──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学习体会及实践云南省南华县一中夏开宇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大师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句乞言:“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了要使学中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但是,语文教师面对教材,怎样取例,如何用...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从本质上看,这种“技能”的“练成”和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那么,如何利用语文教材中的这些“例子”去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这话说出了语文教材的实质。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如何用好这些例子,还是颇有讲究的。  相似文献   

8.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一篇文章,当它被选人语文教材时,它的功能不仅仅是向读者传递信息,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它是如何传递信息的,是怎样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这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9.
黄新明 《广西教育》2010,(23):44-44
一、走进教材,读懂教材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学生学完了一篇课文,仅仅是学完了一个“例子”,一本书学完了,也仅是学完了一本“例子”。这些例子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能力训练的依据,但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还要拓宽思路,先做好“举一”的练习,再来“反三”的训练。  相似文献   

10.
黄影 《学子》2011,(9):54-55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小学语文教材中编入的课文,可谓文质兼美,篇篇锦绣,字字珠玑,是小学生学习、模仿的最佳蓝本。  相似文献   

11.
正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核心是大量阅读,千方百计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形成终身受益的良好阅读习惯。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主题学习”实验强调通过课内阅读、课内学习、大量积累来学好语文,简单说就是让学生用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学完教材,其余三分之二的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自由地阅读。为此,在开展“语文主题学习”实验的两年中,我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12.
<正>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历久弥新,影响越来越深广,其科学性、先进性和前瞻性巳被人们普遍认识。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也为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指明了方向。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  相似文献   

13.
叶圣陶先生曾这样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本着这样一个精神,我们以人教社新编的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为依据,编写了“第八、第九册作文系统训练教程”。这教程既依附于语文教材,又独立自成作文训练体系。每一教程中,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老先生在几十年前提出了一个著名论断:“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能。”看似一句话,却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一、模仿这个“例子”,训练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诞生于“五四”时期的儿童文学极大地改变了传统语文教材的内容,并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成为小学语文教材的主流。这一教材内容的重大调整,既是语文教育改革的结果,也是各书局市场竞争的结果。语文教材的“儿童文学化”,在叶圣陶编写的《开明小学国语读本》中表现尤为突出,这与叶圣陶身兼语文教育家和儿童文学家两种身份分不开。“儿童文学化”的教材特征对当前的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亦有启发。  相似文献   

16.
语言学家王力先生指出 :“中学语文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已越来越受到语文教育界的普遍重视。近年来 ,各种级别、各种类型的考试 ,都不约而同地增大了阅读考题的比重。中学语文教学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著名教育家、作家、语言学家叶圣陶先生说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 ,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因此 ,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 ,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 ,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 152页 )在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编者精心挑选出来作为范例供学生学习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做有心人,去挖掘教材中每篇课文的训练点,精心设计相应的小练笔,有效促进读写迁移。  相似文献   

18.
一谈到写作,有的老师马上就想到习作例文,似乎只有习作例文才是写作训练的“范例”。叶圣陶先生早为我们指出:“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阅读的基本训练不行,写作能力是不会提高的”。“读”和“写”是不能截然分开的。许多小学语文教材,不仅能够传授语文基础知识,进行思想教育,从写作角度来讲,还是一个个很好的写作范例或写作训练材料。关键是执教者要透彻理解教材,合理地凭借教材,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训练,使学生从中得到补益。  相似文献   

19.
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所以,在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我凭借教材,引导学生读写结合。  相似文献   

20.
叶圣陶先生说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尤其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如何启发学生把所学的应用到实际生活的各方面去。”叶老的这番话 ,明确指出了语文教材的性质、地位以及如何运用语文教材这个“例子”。但是不少中学语文教师对此却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大多只把教材当作每个学期语文教学的任务 ,教材讲完了 ,任务也就完成了 ,而有的教师更是出语惊人 :语文教材可讲可不讲 ,反正高考不考教材。针对这样一些错误认识 ,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语文教材的作用以及如何运用好教材这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