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作文课堂教学备受关注,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必须注重导写点拨和下水示范.导写点拨主要是从感情上激发学生写作的愿望和动机.导写时需引导学生观察感悟生活,从生活中挖掘作文素材.听读老师的下水作文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产生写作的直接感受和体验.教师现身说法,可为学生提供写作的借鉴,使审题、立意、选材等方面的指导有非常直观的材料.教师精彩的导写点拨和示范二者相辅相成,课堂作文教学才能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2.
作文课堂教学备受关注,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必须注重导写点拨和下水示范。导写点拨主要是从感情上激发学生写作的愿望和动机。导写时需引导学生观察感悟生活,从生活中挖掘作文素材。听读老师的下水作文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产生写作的直接感受和体验。教师现身说法,可为学生提供写作的借鉴,使审题、立意、选材等方面的指导有非常直观的材料。教师精彩的导写点拨和示范二者相辅相成,课堂作文教学才能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3.
作文与生活联系紧密,写作离不开现实生活.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悟生活,在生活化写作中融入自己的真实体验,让作文表达真情实感,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文章从结合作文习题、创设生活情境、提醒学生留心观察、教会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鼓励学生自由写作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要从教材的情感、文体、选材、表达技巧、写作机智等多个角度引导分析,并用下水作文为范例,扫除学生作文的心理障碍和技能缺陷,这样学生非但没有畏难而且情绪高涨.久而久之,作文对他们就不再高不可攀了.  相似文献   

5.
作文命题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作文质量的高低.命题切合学生的童年生活,能帮助学生写出充满童趣的作文.本文试图从童年、童心、童梦三个方面谈作文命题的策略. 一、童年——横看成岭侧成峰 学生们有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生活方式,这注定了他们的童年也是不同的.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学习的实际出发,选择学生熟悉的题材命题,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只有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认识的实际,让学生养成注重积累写作素材习惯,注重作文评改,指导写作技巧,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让学生从"厌"写变"乐"写,才能真正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7.
何泰 《甘肃教育》2014,(15):55-55
正《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作文指导要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实事求是、有感而发、言之有物的好文风。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激发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样一个道理,兴趣是作文最重要的内驱动力。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写作的欲望,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地乐于去写文章,去记录自己的心情。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认识生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使写出的文章抒发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心。要做到  相似文献   

8.
这节作文课,教师出示"下水作文"与学生一起交流,让学生体会如何积累生活体验,捕捉生活中的好素材,创造性地进行材料"加工",塑造饱满形象,表达真情实感,我觉得很有价值.正是这篇"下水作文",激起了学生的热议,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可见,下水作文不失为写作指导的一种很有实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9.
教师做“下水”作文是很有益处的.“下水”与站在岸边指挥大不一样,只有“下水”才能讲出作文的体会和要领,才能带头写作.教师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写作知识,获得较多的写作经验,这样去指导学生写作就能有的放矢,抓住关键,收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在日常教学中,作文教学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让学生望而生畏。写作生活化在小学作文教学当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文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写作兴趣,才能从心底排除了“作文难”的障碍,变得乐于表达,乐于作文。  相似文献   

11.
在日常教学中,作文教学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让学生望而生畏。写作生活化在小学作文教学当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文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从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培养写作兴趣,才能从心底排除了"作文难"的障碍,变得乐于表达,乐于作文。  相似文献   

12.
<正>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打基础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呢?我们只有从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着手,追本溯源,让学生充分感受生活情趣而打开学生的思路,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为此,我们运用情景教学方法,探索出作文教学的新路子。一、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乐于表达在写作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时,不要有过多的条条框框,让他们放开手脚去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训练学生写作时一定要注意平时给学生作的题目是不是贴近他们的生活,是不是贴近题目的见闻、理解、情感、思想等。另外,还要看学生对于作文的反映是不是认为非常自然的,而不认为教师硬要他们去做的无谓之举。下面,我从四方浅谈我在作文命题方面的做法:一、随时作文类1.日记作文。关键是教师指导学生有事儿可记,有感可发。教师除了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生活,从生活中摄取素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提出:“语文教师在教学生作文时,自己应该尝试下水习作,这样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笔者也以为:有习作体验的教师才能在作文指导课中进行“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才能成为一位习作“名将”——指导有方。  相似文献   

15.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要想写好作文,就要培养写作思维,而良好的写作必须来源于生活实际,从生活中获取真实情感,再投入到作文的写作中去,这样作文才能效益倍增。所以这就需要老师提供机会,让学生参与到任务型的写作教学过程当中,积累作文的素材,获取写作灵感。  相似文献   

16.
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普遍有畏难之情.解决这一问题,教师下水作文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下水作文既能巧妙地传授写作知识,又可为学生写作指点门路,还能启发学生写作的选材和剪裁.如能坚持教师下水作文,学生的写作兴趣和水平必能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鼓励教师常写下水文。所谓“下水文”就是在布置学生作文之前,教师按既定的写作要求及范围自己动笔写一篇文章。只有通过写作实践,才能饱尝作文甘苦,体验撰写此文的难易之处,使作文指导有的放矢。 一、教师写“下水文”的意义 纵使你是一位很有能耐的游泳教练,如果不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一项创造性、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然而,要教好写作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也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生怕学生写不好作文,从备课开始就从审题立意、文章结构、写作素材等各方面着手考虑,在教学时将这些内容——教给学生,并不考虑学生是否真正消化吸收.虽然我们的教师花费了大量精力,效果仍然不理想.从目前的作文教学看,一篇作文从指导到学生习作,再到教师批改,最后到教师讲评,历经两周才能完成,这样不仅战线拉得过长,而且反馈信息慢,收到的效果必然低.另外,作文的批改总是由教师单方面完成,几乎没有学生的参与,这样很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作文能力的提高.所以,我认为作文教学中指导和评改环节十分重要,抓住重点就可以突破难点.  相似文献   

19.
农村学生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作文时,普遍存在选材狭窄,立意陈旧,词汇贫乏等现象。笔者以为,欲改变农村学校学生的写作状况,提高农村学校作义教学质量。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习惯外,还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指导:一、教师李先写“下水作文”,以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欲望。在确定作文题目后,教师应先写一篇“下水文”,然后念给学生听,并让他们评议教师的作文,评议时,逐步引导学生从作文的选材、内容、主题、结构等方面讨论,并鼓励学生谈谈“如果门已写会怎样写”,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对于学生的评议多给予肯定和…  相似文献   

20.
晁学艳 《新课程研究》2009,(6):186-186,190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学大纲将作文教学的目标定为:“能写记叙文、简单的说明文、简单的议论文和一般应用文。”而《语文课程标准》所确定的作文教学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作为语文老师,首先自己得会作文,能作文,常作文,这样才能教会学生写作文,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要教学生写作文,教师自己就要先进行尝试,这样学生才会带着兴趣去进行写作,并一路坚持下去,从而慢慢提高写作能力。这就是一种感染,即“身教”感染。基于此,笔者在教学中尝试着与学生一起写作,以实现共同提高。每次上作文课时,都结合所学教材以及生活实际,让他们命题,自己作文。待文章写好后,就先读给学生听,并向他们说明自己的构思过程,然后再评定优劣。笔者认为这种做法值得提倡,现就此分析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