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悟感动     
感动是一种深化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心动感觉,是师生互动的积极成果。它是文本与教师、学生的生活体验撞击出的火花。感动的时刻就是幸福的时刻。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课堂才是生动活泼的,也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教学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因为教师的感动,教学就不再是单纯的工作任务,而是一种真实的生命体验;因为学生的感动,知识不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点燃心灵的火花;因为感动,课堂不再是监狱般的牢笼,而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乐园。  相似文献   

2.
感动的时刻就是幸福的时刻。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课堂才是生动活泼的,也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教学,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在深入探究和实践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感动就在其中凸显其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为教师的感动,教学就不再是单纯的工作任务,而是一种真实的生命体验,是一种人生价值的实现。因为学生的感动,知识不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点燃心灵的火花;  相似文献   

3.
感动是一种深化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心动感觉,是互动的双向结果,更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或由内而外的情感表现。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离不开感动的情感体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教学的互动理念,是基于“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这就为语文的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因为教师的感动,教学就不再是单纯的工作任务,而是一种真实的生命体验,是一种人生价值的实现。因为学生的感动,知识不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点燃心灵的火花;课堂不再是监狱般的牢笼,而是充满生机与活…  相似文献   

4.
感动是一种深化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心动感觉,是互动的双向结果,更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或由内而外的情感表现。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离不开感动的情感体验。它是文本与教师、学生的生活体验撞击出的火花。感动的时刻就是幸福的时刻。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课堂才是生动活泼的,也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教学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陈娟  沈飞 《教育》2008,(5):54
感动是一种深化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心动感觉,是互动的双向结果,更是一种由外而内或由内而外的情感表现。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离不开感动的情感体验。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课堂才是生动活泼的,也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教学才能实现教学的目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教学的互动理念,是基于“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6.
语文教学离不开感动的情感体验.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课堂才是生动活泼的.也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教学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感动来自于互动,互动必然滋生感动.感动让教师更加热爱教学.更愿倾注心血和汗水,感动也让学生兴趣盎然,更加热爱和珍惜学习和生活的时光.  相似文献   

7.
感动是一种深化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心动感觉,是互动的双向结果,更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或由内而外的情感表现。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离不开感动的情感体验。在深入探究和实践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感动就在其中凸显其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在课改语文教学中,怎样使感动发挥作用,又怎样让感动来达到课改语文教学的目的呢?本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感动是一种深化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心动感觉,是彼此的情感交流,是互动的双向结果,更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或由内而外的情感表现。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离不开感动的情感体验。它是文本与教师、学生的生活体验撞击出的火花。感动的时刻就是幸福的时刻。  相似文献   

9.
激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情感体验,是教材与师生生活体验撞击出的火花.那么,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激情的开发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教师而言,激情是取得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一个冷漠、毫无激情的教师,他的教学必定是枯燥无味的.而激情源于感动,感动是形成教师课堂教学激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激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情感体验,是教材与师生生活体验撞击出的火花.那么,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激情的开发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就教师而言,激情是取得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一个冷漠、毫无激情的教师,他的教学必定是枯燥无味的.而激情源于感动,感动是形成教师课堂教学激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正>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离不开"感动"的情感体验。感动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心灵感受,是互动的双向结果,更是文本与教师、学生的生活体验撞击出的火花,在深入探究和实践互动的教学过程中,感动就在其中凸显其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一、创设充满激情的教学情感氛围寻找文本与情感的契合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挖掘文本中的情感因素,再将其传递给学生,  相似文献   

12.
新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教学的互动理念,是基于"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这就为语文的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学就不再是单纯的工作任务,而是一种真实的生命体验,是一种人生价值的实现,知识不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点燃心灵的火花;课堂不再是监狱般的牢笼,而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乐园。  相似文献   

13.
感动的时刻就是幸福的时刻。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课堂才是生动活泼的,也只有拥有感动的语文教学,才能实现语文教学的目的。在深入探究和实践互动的教  相似文献   

14.
邱倩 《现代语文》2013,(6):121-123
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各种事物所拥有的不同态度和不同体验。"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列宁语),"只有情感,而且只有伟大的情感,才能使灵魂达到伟大的成就。"(狄德罗语)。情感对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都有着较大影响,是影响学习者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个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总是在动态中生成的,如何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实现有效的师生情感互动  相似文献   

15.
情感是一种理解,学生只有参与文本的情感体验,课堂才有生命力。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因素,通过以读带情、创设情境、言传身教、挖掘文本魅力、结合生活经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语文课堂,才能更有利于促进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16.
怎样挖掘语文教学中的"快乐"因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沉醉于语文学习情景之中,真正体验到语文教学的乐趣呢?笔者从语文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要感动学生,首先教师必须受到感动;要让学生乐学,教师必须乐教.其次,必须认真开掘快乐之源--教材中蕴含的快乐因素,让它在教师的设计下,成为感动学生情感的"息壤".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体验知识情感带来的快感,他才能真正地乐学、爱学,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相似文献   

17.
孟存芳 《文教资料》2013,(17):51-52
现在初中生一写作文就无话可说,这与他们缺少生活体验有关。作者在这方面做了尝试,一个星期都没有布置语文家庭作业,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没有语文作业的感受,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不再矫揉造作,而是信手拈来。要想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就必须让学生多观察生活,多体验生活。体验是表达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有了丰富的体验,有了激情,才会有表达的欲望,才能一吐为快。写作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深刻体验过才能更好地表达。  相似文献   

18.
王燕 《快乐阅读》2012,(32):116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离不开感动的情感体验。它是文本与教师、学生的生活体验撞击出的火花。新的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教学的互动理念,是基于"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这就为语文的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张云波 《中国德育》2013,(23):65-67
心理学认为,感动是一种深化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心动感觉,更是一种由外而内或由内而外的情感表现。通常意义上来说,感动指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我国著名作家毕淑敏给感动一个最简单易懂的解释:"感动就是感情动起来了。"品德教学中的感动,是指通过回忆、活动、体验等一系列教学手段,使学生内心受到震撼和触动,从而促使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产生真实的道德情感,促进有效的道德行为的一种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创造出生动的教学局面。只有生动,才能够调动学生,感染学生;只有生动,才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与思维,创造出教学的动人情境。生动的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那么,什么是“生动”呢?所谓“生动”,是指有活力,能感动人、鼓舞人的一种艺术。语文教学的生动,是指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手段、方式和方法来调动学生,鼓舞学生,创造出动人的教学情境和氛围,使语文教学进入较高境界的一种教学艺术。课堂教学一旦出现生动局面,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它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和求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