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德里罗的众多小说中,长篇小说《白噪音》一直以来在评论界倍受关注。作为创作的分水岭.这部小说成就了德里罗在美国当代作家中的领军地位。关于这部小说的评论大多关注《白噪音》的结构和语言,对这部小说主题的研究还不够全面系统。本文通过对小说《白噪音》中消费文化、科技与死亡、宗教世俗化等多个主题进行分析.更深刻更全面地再现了后工业时代的美国社会.  相似文献   

2.
唐·德里罗的《人体艺术家》围绕女主人公劳伦的身份建构过程展开叙述,并借其封闭自我的现象展现出当代大众唯我论的窘境。为破解该难题,德里罗引入了“他者”这一塑形自我所不可或缺的因素,用先夫之死与塔特尔的言说来重构劳伦的自我身份。借列维纳斯的“他者”思想可以解读出,成功出演人体艺术秀的劳伦最终走在了通往他者的路途之上。该部小说涵括了德里罗对身份建构问题的思索,认为自我只有永远地处于通往他者的途中,真正的存在才得以可能。  相似文献   

3.
一、课文悟读鲁迅先生是世界上最具有叛逆精神的斗士之一。他的叛逆行为也许存在着某些方面的偏颇,例如中学生所熟悉的他对中医的态度和对进化论的理解,但他深刻的见解与透彻的剖析是许多人无可相较的。这集中表现在他对历史、对国民劣根性的深刻揭露和批判上。在本文中,他用精辟的语言,把中华几千年的历史形象而准确地概括为两样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这正是他独到的发现,虽然有它偏激的地方,但我们不能不佩服他见解的深刻性、揭露的彻底性。鲁迅先生对历史的理解来源于他骨髓深处的反传统思想…  相似文献   

4.
鲁迅作品的艺术力量,诚然在于深邃的思想,而作品思想内容的表达,则依赖于高超的表现才能。这种高超的表现才能,则应首推逻辑判断的能力。鲁迅先生是深通逻辑的。他在作品中,尤其在那大量的匕首投抢式的社会论文——杂文里,对判断的运用是那样纯熟,那样广泛,那样精妙,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在语言逻辑上,鲁迅先生为我们树立了一座丰碑。鲁迅先生精深的判断,来自他那“明确的判断力”。他认为:“批评一个人,得到结论,加以简括的名称,虽只寥寥数字,却很要明确的判断力和表现的才能的。”鲁迅先生“明确的判断力”来自何处?来自他对社会、对人生、对文化、对艺术等等“观察了又观察,研究了又研究”,获得惊人的深刻认识,进而作出确切恰当的判断。鲁迅先生对于  相似文献   

5.
肯尼迪遇刺这一历史事件及其文化记忆对于德里罗的小说创作以及美国后现代社会"认识型"转变有重大影响.德里罗在<天秤星座>中并没有简单地把奥斯瓦尔德描写成一个偏执狂,而是通过剖析奥斯瓦尔德精神成长和心理变化的轨迹,探究奥斯瓦尔德竭力建构自身主体性和身份认同的思想历程.德里罗以精湛的艺术成就对后现代历史"认识型"的范式转变以及后现代主体性、自我和社会身份认同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微微上翘的鼻尖,大大的仿佛装满着智慧的脑袋,细长细长的身体,从早到晚都摆着滑稽可笑的pose,看起来活像“憨豆先生”,这就是我的同班同学——吴裕坤. 他是一个“古灵精怪”的人,犹如“憨豆先生”一样.他无论在什么场合表现都特别突出,不仅是因为他的外貌滑稽可笑,更因为他是一个开朗、充满灵性和幽默感的人.  相似文献   

7.
爱的代价     
睫毛膏先生第一次看到睫毛小姐的时候,他就品尝到了爱的滋味。她看起来不是很漂亮而且也很害羞。在睫毛膏先生的触摸下有点紧张,有点生硬。然而他却爱上了她的颤抖、羞怯。“别紧张,我会让你更加美丽的……”睫毛小姐在那温柔的声音里渐渐放松,她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外界的触摸。第一次她自信地抬起了头。她不再害怕他的触摸,相反的,在他的触摸下她愈发美丽、妊娆。他们每次的拥抱,睫毛膏先生都会十分努力,他尽量接触到睫毛小姐身体的每一寸,让她在自己的身体中尽量舒展。虽然他知道那会使他身体消耗加大,但每当看到心爱的睫毛小姐娇翘,  相似文献   

8.
怀念萨姆森     
不知不觉,我与萨姆森先生已阔别三年多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对他的印象却欲发清晰起来,他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常常浮现在我的面前,只是不知他现在漂泊到了何处,身体是否安康……萨姆森先生是我校聘请的一名外  相似文献   

9.
《坠落的人》是德里罗创作于2007年的一部直指"9.11"事件的力作。在这部作品中,德里罗细致地描写了恐怖袭击对普通大众所造成的强烈心理冲击,以及他们如何进行自我调节的过程。同时,德里罗也将恐怖分子的心理作为剖析的对象之一,在弱化恐怖分子和普通大众的区别的同时,也更加犀利地指出了恐怖教义对全人类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美国后现代作家德里罗长篇小说《人体艺术家》中的塔特尔先生来历不明、身份不清,但在作品中塔特尔的存在是以拟像取代了现实,成为一种吞噬现实的超现实。对于这一形象可以运用符号学以及解构主义的有关理论进行深入解析。  相似文献   

11.
鲁迅先生在他的小说当中,塑造了一系列富有典型意义的女性形象,通过这些形象深刻地批判了封建专制制度及礼教对女性的残害,从妇女的角度暴露了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表现了作者对于被压迫妇女的真切关心和同情。下面谈谈鲁迅笔下的妇女形象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历来被奉为经典,文中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父子之间的深挚情感。但在现实生活中,朱自清与他的父亲朱小坡之间却长期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在《孔乙己》中深刻揭示了孔乙己这样一个下层知识分子被他自己所虔诚信奉的封建思想和衷心拥护的科举制度愚弄以至毁灭的悲剧。那么,鲁迅先生在作品中是如何表现这一悲剧的呢?本人认为,他主要是通过孔乙己理想与结局之间的强烈反差这样三条线索来表现的。线索一:孔乙己由自命清高的穿长衫到最终不得不穿破夹袄,表现其精神追求的悲剧。科举制度一再宣传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封建思想,孔乙己对此深信不疑。因此,他才满口之乎者也、把什么君子固穷、多乎…  相似文献   

14.
行高于世.自有口碑。我从小就听到许多关于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的感人事迹,尤其是关于他的“倾资兴学”。我因而十分崇拜他.觉得他这个人很伟大。后来,我在先生创办的厦门大学学习并工作过多年,尤其是自1937年有幸第一次见到他老人家并在解放前后和他本人有过多次接触后,我对先生的思想和人品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孔乙己》生动而深刻地表现了辛亥革命前一个下层知识分子孔乙己的复杂性格和悲惨的一生。这篇小说自发表至今已有89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不少人依然认定:“孔乙己的悲剧告诉人们,是封建科举制度摧残了他的肉体和灵魂……小说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性。”因此,这里就有一个对小说主题的再认定问题。孙伏园先生在《鲁迅先生二、三事》一文中说,《孔乙己》深  相似文献   

16.
杨绛先生的《老王》,是一篇深受学生欢迎的散文。杨绛先生以饱含深情的质朴的语言,描述了一组她一家人与老王交往的生活片断,表现了这位被社会冷落的普通劳动者的不幸遭遇和善良品格,唤起读者对老王的同情和敬重,谱写了一曲凄凉的人性美赞歌。阅读《老王》,必须注意杨绛先生对老王不幸遭遇的叙述。文章开篇就介绍“老王常有失群落伍的惶恐,因为他是单干户。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这两句看似简单的叙述,不仅交代了老王的身份,而且深刻地  相似文献   

17.
陶行知先生有关学生安全教育的专题论述不多,这是他所处时代的必然,因为他考虑更多的是国家安全、民族安全、人民安全,以及整个教育的安全,因此他是“大安全教育观”。但体会他“教育救国”思想,思考其“生活教育”理论,感悟其“每天四问”中的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是能深刻感受他的人文情怀的。  相似文献   

18.
怀念萨姆森     
不知不觉,我与萨姆森先生已阔别三年多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对他的印象却欲发清晰起来,他的音容笑貌、举手投足常常浮现在我的面前,只是不知他现在漂泊到了何处,身体是否安康……  相似文献   

19.
德里罗在《白噪音》中对当代美国社会风险问题进行的思考,与几乎是同时代的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提出的"风险社会"理论有诸多相通之处。德里罗与贝克一样都很关注当今社会风险问题,在《白噪音》中,各种风险社会表征如科学技术的进步、政治组织的不负责任、主体价值的失落、风险的社会分配等都有迹可循。同时,德里罗也暗示了人类跨越风险社会的希望。因此,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为深入理解《白噪音》的社会风险表征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20.
收读金江先生寄赠的《金江寓言选》,一种亲切感与书俱来。这部拥有14卷932篇寓言作品的选集,凝结着他四十年的心血,展示了他对生活的体验,对人生的探索,对理想的追求。读这部著作,我的感受是读其他任何一部寓言著作都不曾有过的。这不仅因为作品表现的生动和深刻,更多是心灵激荡的强烈。它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