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如斯大林所指出,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但这里讲的社会需要是指哪些方面的需要呢?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方面,所谓满足社会需要是指使用价值,还是包括价值呢?深入探讨这两个问题,对于当前国民经济调整工作有着重要意义。有的同志认为,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中的  相似文献   

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正确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深入研究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矛盾,对于深刻理解这个历史阶段的本质,从而加深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意义。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多次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阶级矛盾,而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里所说的并不是泛指在一般社会都会长期存在的社会需要和社会生产的矛盾,而是特指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特有的社会需要和社会生产的矛盾。众所周知,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是要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生产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但是,由于我国没有经历发达的资本主义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是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经济技术文化水平还  相似文献   

3.
最终产品是直接反映社会生产目的、并且影响社会需要构成的一个重要政治经济学概念。于光远同志说:“我们的经济目标只应该是‘在可能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增产人民需要的最终产品’。”(《谈谈“社会主义经济目标理论”问题》,《经济研究》1979年第11期)  相似文献   

4.
“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第三一页)明确地指出了科学技术是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重要手段。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是,当它没有转化为生产工具并为劳动  相似文献   

5.
生产目的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从根本上说,特定社会的生产目的是由特定时代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条件决定的,它的形成具有某种客观性。但是,生产目的又会反过来对特定时代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影响。以资本利润最大化为目的的资本主义生产既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并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同时它也使社会发展表现出某种片面性特征并为经济增长设立了一个界限。社会主义生产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目的,在客观上能使经济发展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并打开了人的全面发展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告诉我们:价值是由劳动形成的,价值实体就是人类劳动的凝结。从这里决不能得出结论:在价值生产中可以没有物的作用。价值以使用价值作为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的创造是人的劳动和物的结合。李嘉图曾经简单地撇开使用价值,强调劳动是交换价值的唯一源泉。对此,马克思指出:“无论如何,在研究价值时必须对这一点加以详细研究,不能象李嘉图那样索性把它抽象掉”。就是说,在研究价值生产时,不能简单地撇开使用价值及其相联系的物的作用。当前,我国正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正确认识物在价值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经济效益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经济效益实际上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一个构成部分,如果社会主义经营活动没有经济效益,或经济效益甚微,那么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就不能很好地实现。在传统体制下, 对经济活动的评价常使用“经济效果”这一概念,它虽然也是指投入产出比例关系,主观上也强调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但是,从经济运行的实际过程看,在旧的高度集权管理体制下,“经济效果”概念内涵实际不可能包含“符合社会需要”的规定。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企业生产目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二者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但我们绝不能以此抹煞二者存在的差别。作为企业,它的生产目的就是盈利最大化,表现为“为价值”而生产;作为国家,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并不是表现在“为价值”上,而是表现在“在现有生产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满足全社会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这一点,正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体现。它并不因社会主义制度采取计划经济形态还是采取市场经济形态而有所变更,绝不能把二者完全等同。  相似文献   

9.
一、经济工作中的指导思想不能偏高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里虽然讲的是生产的目的,其实也是整个社会主义经济的目的。因为生产在全部经济生活中起着决定作用。生产的目的反映着生产的实质,生产的实质是什么,经济生活的其他各个环节的实质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斯大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指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可以大致表述如下: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人民出版社1952年版,第31页)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表述,既阐明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也阐明了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它明确地告诉人们,发展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及其全体成员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而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则是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生产的不断增长,是改善群众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如何根据生产和需要之间矛盾运动的规律,在制定国民经济计划时,使生产发展的方向、结构和规模与广大群众的消费需要相适应,搞好综合平衡,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这是我们在计划工作中必须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这里所讲的生产,是指社会第二部类生产,即消费资料生产;需要,是指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包括生产需要。一、生产和需要的“直接同一性”是制定国民经济计划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多次指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时期的根本任务,并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由是观之,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满足,享受水平的提高,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这里,笔者所说的享受,系指正当的精神、物质上的需求的满足,它是生活水平提高的一种标志,是劳动致富基础上的正常的消费。决不能与资产阶级腐朽的生活方式,奢糜淫逸的享乐观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内涵斯大林同志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中,第一次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作了明确的论断:“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就是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斯大林同志的这一论断,是他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贡献。但它是否完整和全面?是否包括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全部内涵?这却是值得斟酌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经济理论界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研究,偏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基本的国情,探讨的只是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一般”。本文认为: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和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所决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的直接目的是价值的生产。这不仅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内在要求,而且也是进一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尊重企业经济实体地位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一般”,在理论上由于超越了社会发展阶段而流于“空想”,在实践中弊多利微。至于满足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只能通过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通过让渡商品价值来间接实现。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经济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运行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本文试图从静态的角度,探讨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自然资源的经济学意义 一、自然资源又称天然资源,一般是指天然存在于自然界中人类可以直接获得的用来生产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物质要素。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自然资源只包括已经开发利用和虽未开发利用但已经过勘探和评价的物质和能源的储量,如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等。广义的自然资源则指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够满足人类生活和生产所需要的一切自然要素和条件,除上述的土地、森林外,阳光、空气等也属于广义的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16.
一斯大林说,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可以大致表述如下:“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斯大林的这个表述,在我国,曾有人提出过“批评”,主要是说没有提政治挂帅和阶级斗争、忽视人的作用,等等。为此,有人便把“发展经济,保障供给”,或者由此引伸而来的“发展生产,满足需要”作为基本经济规律。现在,“批评”是不多见了。但是,把上述  相似文献   

17.
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长期以来的传统观念认为即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全体劳动者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这从宏观目的来看,即从做为劳动者整体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来看,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从微观目的来看,即从每个直接从事生产的企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人口问题始终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到本世纪末,必须力争把我国人口控制在十二亿内”。斯大林同志曾指出:“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斯大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第31页)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从内容来看,它包括社会主义生产的  相似文献   

19.
劳务产品又称劳务,是服务生产领域劳动者为社会提供的以活动形式存在的一种产品。在过去,人们把劳务排斥在社会产品范畴之外。随着社会生产领域扩大及消费水平提高,劳务作为服务劳动过程的直接结果,它和物质产品一同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在生产和生活消费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因而其“产品”的社会地位也得到人们普遍的承认。劳务产品作为商品,进行交换,它也就和实物产品一样,要让渡其使用价值,实现价值.所以,探讨劳务产品的商品两重性问题,也就有了必要和可能。  相似文献   

20.
探讨教育与经济的关系,首先应该探讨教育与生产的关系。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存续和发展到今天,归根结底是由于生产的不断发展。根据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一贯论述,社会生产的发展,最基本的条件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在重复、扩大的规模上进行。因此,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再生产劳动力的特点,不仅有助于建立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教育运行机制,使教育真正发挥其社会价值。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明的社会再生产理论,是我们研究教育与社会再生产关系的理论基础。根据马克思的论述,社会再生产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物质资料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其中,物质资料的再生产是最基本的,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