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侧尊"是《仪礼》中经常出现的动作,常与"房"相连出现,多出现于行礼时的器物放置之处.唐贾公彦的《仪礼疏》和清张惠言《读仪礼记》作为对《仪礼》经注作出独到的见解的经典注疏,对"侧尊"的讨论存在互相矛盾之处.贾公彦认为《仪礼》中与"侧尊"有关的情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无偶、独一",另一种是"旁""边".张惠言认为《仪礼》...  相似文献   

2.
依《十三经注疏》,《周礼》、《仪礼》、《祀记》中共用胥字达一百五十个左右,郑玄注释一脉相承,其义接近.如:《周礼·天官冢宰第一》:“胥有十二人,徒有百二十人.”郑注:“胥读如諝.谓其有才智为什长.”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卷 2《分论·三礼》中言 :“‘三礼’的名称 ,比较地发生得很迟 ,从前并没有。东汉末 ,郑玄注《周礼》、《仪礼》、《礼记》 ,才合称‘三礼’。”我们以为梁启超这一看法有误 ,主要依据有 :第一 ,《后汉书·马融传》曰 :“融才高博洽 ,为世通儒” ,“注《孝经》、《论语》、《诗》、《易》、‘三礼’、《尚书》、《列女传》、《老子》、《淮南子》、《离骚》”等 ,可见马融就曾注“三礼”。第二 ,郑玄本为经学大师 ,但其学授自诸人 ,他曾为马融弟子 ,并从马融学习《周官经》。据《后汉书·马融传》曰 :“北海郑玄…  相似文献   

4.
《北史》卷83《王褒传》:“梁元帝嗣位,褒有旧,召拜吏部尚书、右仆射,仍迁左丞,兼参掌。”此句扦格难通。张森楷《南北史校勘记》云:“左丞位卑,非仆射所得迁。且‘兼参掌’三字文谊亦未足,此文盖有脱误。”中华书局点校本《校勘记》引张氏校语,按云:“《周书》‘右仆射’作‘左仆射’,无‘仍迁左丞兼参掌’七字。《通志》卷176《王褒传》‘参掌’下有‘制诰’二字。疑《北史》原文当作‘召拜吏部尚书、右仆射,仍迁左,兼参掌制诰’,‘丞’是衍文,又脱‘制诰’二字。”  相似文献   

5.
《后汉书·何进传》“进弟河(中华书局校勘记误为何)南尹苗”句,中华书局校勘记云:“殿本《考证》谓苗,朱氏子,《五行志》作‘皇后异父兄’。按李慈铭谓何后本屠家,其父早死,舞阳君改适朱氏,生苗,及何氏贵,苗亦冒姓何氏,幸《续志》偶存其本姓耳。苗与进固非一姓,故进之部将疑其同谋杀进,遂报杀苗也。”又《五行志二》“皇后兄何进、异父兄朱苗皆为将军”句,校勘记:“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案《灵帝纪》及《何后纪》皆称何苗,苗本姓朱,惟见于此。此称异父兄而前卷称同母弟,亦小异。”校勘记及所引材料辨析不甚明了,试以正之。按何苗本姓朱…  相似文献   

6.
1.《记考》卷11大历十年进士著录“卢士阅”,按《千唐志》咸通二年《砀山令郑纪故卢氏夫人墓志》云:“夫人皇考讳士阅。建中之际,以秀才升第,位至使府监察。”《墓志》记士阅登第在“建中之际”,非是大历十年,当依《墓志》为准。2.《记考》卷21开成二年进士著录“沈黄中”,编者徐松于此年下又引《云溪友议》云:“高锴司贡籍,……商锴先进五人诗,奏曰:‘臣锴昨日奉宣进止,令将进士所试诗赋进来者。……其次沈黄中《琴瑟合奏赋》,又似《文选》中《雪》、《月》赋体格,臣与第三人’。”按《千唐志》大中十二年《承奉郎守大理司直沈中黄墓志》云:“讳中黄,字中美,本吴兴人。……乡荐神州,名在殊等,贡于有司,第登甲科。宗伯高公锴疏青蒲曰:‘沈某所试《琴瑟合奏赋》,有似《文选》雪赋、月赋,臣与第三人’。”又《千唐志》大中八年《登封县令吴兴沈师黄墓志》亦题“仲兄中黄撰,仲弟佐黄书”。《元和姓纂》卷七吴兴沈氏亦云:“中黄,大理司直。”由此可证《记考》之“沈黄中”  相似文献   

7.
《吕氏春秋校释》(陈奇猷校释 ,学林出版社 1984年版 )卷 2 5《别类》曰 :“夫草有莘有 ,独食之则杀人 ,合而食之则益寿 ;万堇不杀。”毕沅曰 :“堇 ,乌头也 ,毒药 ,能杀人。万堇则不能杀 ,未详。”杨昭俊曰 :“万非草类 ,‘万’是‘’字之讹。《说文》云 :‘ ,草也’。言乌头有毒 ,合草服之则不杀人。”谭戒甫曰 :“《说文》 :‘万 ,虫也’。《埤雅》 :‘蜂一名万’。盖‘万’即‘’之本字 ,《左传》僖二十二年所谓‘有毒’是也。《淮南·说林篇》‘腹蛇螫人 ,傅以和堇即愈’ ,彼高注云 :‘和堇 ,毒药’。盖堇能制虫蛇之毒 ,…  相似文献   

8.
《韩非子评论》是我国现代著名哲学家熊十力先生(1885—1968年)的重要著作,现被编入《熊十力全集》第5卷(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重新出版,它的出版对于我们全面了解熊先生的学术思想有着积极的作用。《全集》采用横排繁体字,注释文字以小字随文出现,其中书名、专用名分别以波浪线、横线标出。不管是材料搜集还是文字校勘,《全集》都是花费了很多心血的,其态度是严谨的,但也不免疏误,现试举三则如下:(一)《韩非子评论》第7部分,第312页,第2、3行小字说:“难四篇云:‘术者藏之胸中,是虚静而无所事也’。”据今本《韩非子》,“术者藏之…  相似文献   

9.
苏轼谪居黄州时,写了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诗文,《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就是其一。词中的“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分明是说苏轼不识周郎赤壁,仅是人云亦云。但宋人朱彧《萍洲可谈》云:“坡非不知自有赤壁,故言‘人道是’者,以明俗记尔”。现代一些注者袭用这一说法,如靳极苍《唐宋词百首详解》说:“作者知其非真,但为抒怀所以加‘人道是’三字,拿它当真的看”。前不久,郭桢同志撰文也说:  相似文献   

10.
《万首唐人绝句校注集评》是国家教委七五规划重点科研项目,由著名古典文学专家霍松林先生任主编,并组织陕西师大文学研究所的胡主佑、吴言生等一批教授、学者撰写,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出版,全书分三册,279万字。这是有史以来国内外最大的一部唐诗笺评巨著,从校、注、集评三方面对唐人绝句进行了全面彻底的整理、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显著的特点。一、精当审慎、明察秋毫的校勘木书以北图馆藏明万历本《万首唐人绝句》为底本,校以洪迈《万首唐人绝句》、《全唐诗》和各种唐人别集、选本、诗话、笔记等等,披沙拣金,注出了颇有价值的异文。如杜牧《叹花》诗,本书在注出本事后说:“见《唐阙史》、《丽情集》。此处文字出《丽情集》,《唐阙史》作:‘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枝。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元刘壎曾谓《唐阙史》所载文字似胜,《丽情集》所  相似文献   

11.
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新校注本《红楼梦》有疏漏之处,兹略述如下。一、第425页:龄宫划蔷,宝玉“数一数,十八笔”。但“蔷”非十八笔。查庚辰本,“蔷”为“繁体”,系十八笔。新本校注凡例有云,凡属异体字、俗字,一般均以目前通行的规范字予以统一,不再另作校记。但取代后,文句致生歧异,不如“仍按底本文字”为好,与“十八笔”相吻合。若用规范字,应将“回”字的四种写法,给以注说。  相似文献   

12.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见《论语·公冶长》)中华书局1963年出版的杨伯峻编著的《论语译注》把“敏而好学”译为“聪敏灵活,爱好学问”.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初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给“敏而好学”作注:“敏捷而又努力学习”.以上两种理解均不妥.关键在于“敏”字在句中应如何解释.新版《辞源》1346页“敏”字的第三个义项是“勤勉”,举的第二个例子就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辞源》认为“敏”在句中应解释为“勤勉”.我认  相似文献   

13.
《西湖二集》是一部短篇拟话本小说集。凡三十四卷,每卷一篇,书中第十七卷《刘伯温荐贤平浙中》所载说明前此当有《西湖一集》今不传。 《西湖二集》刊行年代据郑振锋先生考证,大概在明朝崇祯年间(公元1628—1644年)。著者署名周清源。别署济川子。武林人。其生平不详。戴不凡先生所搜两条材料略记了周氏景况,一是谈迁“北游录·纪邮》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七月壬辰条: 观西河堰书肆,值杭人周清源, 云:虞德国先生门人也。尝撰西湖 小说。噫,施耐庵岂足法哉!另一条是清初刊《凭山阁汇辑留青采珍集》卷一,有《柴荣陛三十初度序》,署“周清源(蓉湖)”作;(见戴不凡《小说见闻录》)  相似文献   

14.
一 比,在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和古典经学著作《周易》中,作为一种修辞格和艺术表现手法,已经大量使用,对丰富浯言,加强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作品的感染力,都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篇》(第一册论及《周易正义》的《乾(体用之名》)时提出:“理 义玄,说理陈义者取譬于近,假象于实,以为研几探微之津逮,释氏所谓权直宜方便也。古今说理,比比皆然。”(该书P11)继而在《噬(噬嗑为相反相成之象)》进一步论及“近取诸身”:“噬、嗑、亨’;《注》:‘噬、啮也,嗑、合也。凡物之不亲,由有见也;物之不齐,由有过也;有间与过,啮而合之,所以通也’。按此以噬嗑为相反成(Coincidentia oppositorum)之象。故《彖》日:“颐中有目噬嗑,噬嗑而亨;刚柔动  相似文献   

15.
由中青年经济学者李子猷、刘永佶、王毅武、宋宁合作撰写的《列宁的经济学说》一书,即将由陕西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这是我国第一本比较全面、系统地研究列宁经济思想的专著,颇值得一读。全书除导言外,分三篇二十章。在第一篇,作者专设一章以全面、系统地考察列宁的人口思想及其历史发展。这是我国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中较为详细、具体而深入的阐释和论述。在第二篇中,作者对列宁有关“垄断”的概念作了认真的研究,并且比较深入地阐明了一种新的看法:“垄断”是建立在独占生产资料基础上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第三篇中,作者全面、系统地考察了列宁有关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得出了若干新的结论,如:把列宁提  相似文献   

16.
“关西出将”,这是秦汉时期一个重要的历史现象,也是汉代以来人们的一种普遍认识.最早提出此说的是班固.班固说:“秦汉以来,山东出相,山西出将.秦将军白起,郿(今陕西眉县)人,王翦,频阳(今陕西富平东北)人.汉兴,郁郅(属北地郡,今甘肃庆阳)王围、甘延寿;义渠(属北地郡,今甘肃庆阳西南)公孙贺、傅介子;成纪(属天水郡,今甘肃秦安)李广、李蔡;杜陵(属京兆尹,今西安市东南)苏建、苏武,上邽(属陇西郡,今甘肃天水西南)上官桀、赵充国;襄武(属陇西郡,今甘肃陇西)廉褒;狄道(属陇西郡,今甘肃临洮南)辛武贤、庆忌,皆以勇武显闻.苏、辛父子著节,此其可称列者也.其余不可胜数.”东汉名将虞诩也曾说:“谚日‘关西出将,关东出相’”.晋范晔在《后汉书》中也有“山西多猛”的说法.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关西”或“山西”的地理位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屈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心理学方而出版的著述很多,有的注重于恢复传统,有的偏重于新知识的介绍。方俊明同志的《认知心理学与人格教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6月出版)是一本探讨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的有价值的专著,它从四个方面对心理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第一,认真地贯彻了以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研究心理学的原则。该书并没有把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庸俗化,而是把它作为一种思想武器,对传统心理学的理论和实验材料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鉴别,“尽最大的可能吸收其精华,摈弃其糟粕”,并根据时代精神的发展,对心理活动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在更广泛的研究空间进行了探讨、综合和归纳。作者认为:“人的心理是一个能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和控制、维持个体内外平衡的信息系统。本书从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角度上,揭示了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动态平衡的多层次的信息加工过程。”第二,提出了一种新的心理发展理论。方俊明同志在总结了国内外几种著名的心理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心理发展的矛盾问题的新的见解。书中对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埃里克森的精神分析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