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数字文献长期保存的非技术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响数字文献长期保存的诸多技术因素已得到极大改善,而经济、法制、观念、人员素质等非技术因素影响在不断增强。对数字文献长期保存中的非技术因素作综合性分析,提出现时保存数字文献所存在的问题和要求,并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激发数字人文发展的内生动力,提高传统人文学者的参与热情,促进数字人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借鉴扎根理论研究范式,对访谈数据进行层层编码分析,深入探究传统人文学者数字人文参与意愿及其影响因素,最终构建出研究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学者因素、社会环境因素、数字人文因素和学科因素是影响传统人文学者参与数字人文建设的重要因素。最后从提升传统人文学者认同感和参与感的视角,提出了重视数字人文基础研究、发挥意见领袖作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向前  向瑞琪  陈海玉 《山西档案》2021,(2):53-61,52
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云南省非遗数字资源的建设中来有利于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保护,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集体维护、追溯信源、公开透明等优势无疑给非遗数字资源的建设提供了革新的技术支持,助力非遗文化的保护,通过分析云南省非遗数字资源建设现状,寻求区块链技术与非遗数字资源建设的契合点,提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云南少数民族非遗数字资源系统模型,以期为云南省少数民族非遗数字资源建设提供新思路,并有效地保护云南省少数民族非遗数字资源,传承处于消亡边缘的非遗文化。  相似文献   

4.
杨焕敏 《出版广角》2015,(12):42-43
数字出版运用数字技术对图书内容进行编辑与加工,借助互联网等渠道传播数字内容.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下,图书馆与数字出版的融合要不断借助云端化处理、移动互联网终端等技术支持,不断助力数字图书馆技术建设、平台建设和服务建设,不断促进数字出版与图书馆的融合.  相似文献   

5.
随着图书馆自动化建设的发展以及数字资源的不断扩充,图书馆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也日益增加。本文根据图书馆网络的利用特点归纳了影响图书馆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并针时这些因素提出了图书馆的网络安全策略。  相似文献   

6.
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是一个系统工程,确保数字资源能够顺利长期保存是各方面因素相结合的结果。它的实施不仅受技术因素的影响,更多的是非技术性因素。丁丽鸽在《山西档案》2010年第2期撰文分析了影响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的非  相似文献   

7.
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在2021年8月发布的《围绕文本数据可计算研究的图书馆服务转型》研究报告探讨了高校图书馆保障数字资源合理使用权的影响因素、前进方向和关键路径,认为版权保护的观念意识、数字资源使用的合理边界、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等影响了数字资源合理使用权的保障,制定符合数字资源使用需求的版权规则、开展相关主体间的协同合作、建设数字资源保护利用的有效机制是未来工作的前进方向,建设保障TDM研究的数字资源服务基础设施则是关键路径之一。基于此,在数据科学蓬勃发展和研究生态不断变化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图书馆应当明确数字资源版权中的角色定位、建立保障数字资源使用的服务体系以及加强数字资源服务能力建设,以更好地支持科学研究活动开展,更好地实现服务转型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对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影响因素的研究几近空白.本文通过分析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过程,构建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影响因素体系,运用DEMATEL方法分析诸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识别出关键影响因素,按重要程度大小依次是档案信息产品的类型与内容因素、经费投入因素、档案管理体制、机制、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因素和数字档案资源整合技术、标准及规范因素等,并根据这些关键影响因素提出了以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为目标的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长期保存系统监控服务内容框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生命周期及可信赖认证标准规范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数字资源长期保存过程中的数据变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将之归纳为数据处理过程的影响因素、数据保存过程的影响因素、数据保存基础设施的影响因素和其他非系统因素等几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长期保存系统监控服务的内容框架。该框架从监控系统原有静态参数的系统环境监控,监控系统运行时各个环境状况的系统运行监控,保证数字对象生命周期内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理解性的系统内部数字对象监控三个方面对系统监控服务的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论数字城市与数字图书馆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计算机技术、信息存储技术和通讯技术飞速发展使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数字城市、数字生活及家庭信息化的出现,必将对数字图书馆建设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图从数字城市的特点出发,对数字图书馆建设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高校图书馆对校内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整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调查高校校内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现状,发现高校教务处、图书馆、教育技术中心和各二级院系部门都存在重复交叉建设现象。为了改变这种现状,针对高校师生的信息需求,以及高校图书馆整合校内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优势,提出高校图书馆对校内数字化教学资源整合的四种模式。  相似文献   

12.
我国民族高校图书馆数字化特色资源建设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专家面访、电话咨询和网上信息检索等调研方法,对6所重点民族高校图书馆馆藏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分析其数字化特色资源建设相对滞后的原因,旨在从策划选题、设计开发、采集建库和维护应用等方面,找寻民族高校图书馆最大限度实现民族文献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特色馆藏文献资源数字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个案出发,以较翔实的资料为依据对馆藏特色文献资源进行了考证。特色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数字管理是中国数字图书馆研发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各图书馆应该积极主动地根据自身的馆藏文献特色申请立项,以利于数字文献信息资料的优势互补,避免重复建设,最终借助网络环境和高性能计算机等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在数字化的学术信息大环境下,用户特殊化、个性化需求与资源建设现状的矛盾日益突显。依据精准服务的理念,探讨网络数字资源精准建设的模式与方案,以期为图书馆等机构精准建设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方法/过程]从理论上探讨网络数字资源精准建设的方式与方案,在满足普适性资源建设的同时,结合用户使用行为与资源效益,采取不同的订阅订购模式对资源建设工作给予支持;同时,对网络数字资源Hub进行进一步的功能设计。[结果/结论]明确了初步的网络数字资源精准建设方案,为图书馆等机构精准建设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逐步实现资源建设的转型。  相似文献   

15.
针对数字图书馆边界是否存在及其边界的波动、均衡、扩张、优化问题,从信息资源建设规模控制角度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强调信息资源建设规模限定是导致数字图书馆边界存在的根本原因,认为数字图书馆边界的波动源自其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因为在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多方博弈和有限竞争现象、以及资源专用性和官僚性扭曲陷阱,这些因素影响着数字图书馆外部边界的扩大或缩小。基于信息资源建设效率考虑的数字图书馆外部边界变动,可以扩大或抑制信息资源建设规模,缓解信息资源建设过程中浪费与不足矛盾,实现信息资源合理配置,并在节约信息资源利用总成本的前提下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以图博档数字资源为基础的中华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可以为用户提供深层次的、一体化的信息服务。文章引入云技术,将其与以图博档三馆为核心的各文化资源部门的数字资源整合与服务融合相结合,构建中华文化资源平台。首先探讨云计算环境下中华文化资源的整合及其意义,并在此基础上,结合CALIS、ALISA在图书馆云服务平台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设计了中华文化资源云平台的构建方式与架构模型。  相似文献   

17.
新著作权法对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新著作权法增加了很多与数字图书馆建设密切相关的规定,主要包括:作品数字化行为的法律定性、出租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新权利的设定、权利的限制、版权集体管理组织的规定、对数据库视为“汇编作品”进行版权保护等。  相似文献   

18.
分析当前国内外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LAM)在数字资源整合、数字化融合服务等方面的研究及实践成果,总结当前LAM数字化融合服务中用户与服务/资源之间缺乏可信交互监督机制的现状。通过引入动态信任评估机制,结合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数字化协作的D-LAM框架,构建基于模糊专家系统的动态信任评估模型LAM-DTE。深入探讨基于LAM-DTE的资源自主保护机制,构建相应的逻辑结构和功能模块,最后对LAM-DTE工作方式的相关形式化定义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古籍数字化资源的深度开发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古籍数字化实践为基础,论述对古籍数字化资源进行 深度开发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目前古籍数字化资源的深度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今 后至少可从三方面加强:提供基于超文本的立体阅读环境,建立强大的智能化检索系统, 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数据和信息分析。最后指出古籍数字化资源的深度开发有赖于跨 学科的合作,同时也为跨学科合作基础上的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20.
高校复合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复合图书馆的含义及特点,分析影响复合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因素,提出高校复合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