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游戏,提高幼儿的跑、跳、转、蹲、躲闪等综合能力。玩法教师同幼儿一起扮小气球去旅行。先给小气球打气(幼儿一只手捏鼻子假做气门芯,另一只手轻拍小屁股,同时侧身双膝有弹性地弯曲数次)。气打足了,小气球飞上了天(幼儿小手放在身体的两侧上下挥动,自由地小跑)。乌云来了(小气球可蹲下或跳过乌云、躲过乌云),飞机来了(小气球可模仿飞机倾斜地飞、高飞、低飞、转圈飞),冰雹来了(小  相似文献   

2.
思考问题是脑中的活动,我们看不到它。但思考总会以一定的言语和行为表现出来,我们研究幼儿的言语和行为,也就可能推断出他们思考问题活动的特点。请看下面两个实验: 实验一准备好三根小棍(如下图),让小、中、大班的幼儿逐个实验。实验者先给幼儿看小棍A和B,然后藏起A,把小棍C放在B旁边,要求幼儿比较  相似文献   

3.
小红伞     
人物六名幼儿分别扮演小鸟、小猴、小羊、熊猫、小鹿、松鼠(用(?)表示),一名幼儿扮演小兔(用(?)表示),一名幼儿扮演大灰狼(用▲表示)。服装与道具白裙六件,小白兔、大灰狼服装各一套,八个动物头饰。小红伞六把(用(?)表示)。布景立体蘑菇四个分别放8点位和4点位(如图所示),天幕用幻灯  相似文献   

4.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年龄小,交往能力低,常常以自我为中心,而且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弱.针对这些情况,我尝试采用了大班幼儿带小班幼儿的方法(如帮助引导小班幼儿穿衣服等),帮助他们较快地适应了刚入园的集体生活.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萌发幼儿爱祖国的情感是幼儿园的德育目标之一.然而,爱祖国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情感,有很大的抽象性.而幼儿心理的最大特点是直观性、具体形象性,如何解决目标要求与小班幼儿心理以及情感水平之间的矛盾,从而提高爱祖国教育的实效性呢?我们认为:作为幼儿爱祖国教育的起始阶段,对小班幼儿进行爱祖国教育无论从认知上还是情感上主要都是一种“具体形象性”的教育.因此,我们设计了以《广州市幼儿德育系统设计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依据,以具体、形象性教育为基础的小班幼儿爱祖国启蒙教育实验方案.二、方法(一)研究对象整群抽取广州市荔湾区桃源上街幼儿园,小一班和小二班58名幼儿,采用等组前后测设计(实验组)(控制组),实验组为小一班28名幼儿,控制组为小二班30名幼儿.  相似文献   

6.
目的:让幼儿知道南瓜的生长过程,培养幼儿游戏的兴趣。准备:玩具小篮子、小勺、洒水壶,每组一份。玩法:幼儿分成若干组(6-10人为宜),每组选一名幼儿做种瓜人站在圈内,其余幼儿围坐成圆圈。游戏开始,老师说:“春天来了,快来种南瓜哟!”圈上的幼儿双手捧在胸前,种瓜人提着小篮子,顺着  相似文献   

7.
赶小鸭 准备:按图示把奶瓶剪成小鸭子,数目和幼儿人数相同。小棍子4根(一米左右),按图示布置好场地。 玩法:把幼儿分成人数相同的4组,站在场地一端,每组一根小棍。游戏开始,全  相似文献   

8.
玩法: 全体幼儿站成圆圈,请五六名幼儿做鞭炮(手拿玩具鞭炮,内放五颜六色的碎纸),四散蹲在圆圈内。第一遍音乐(除间奏) 全体幼儿自由地向圈内走秧歌步。第二遍音乐①~②小节继续走秧歌步。③~④小节(即间奏) 两脚稍分开站立,按节奏手作敲鼓状,身体左右自然摆动,同时按节奏念“咚……”⑤~⑥小节走秧歌步。⑦~⑧小节同③~④小节。  相似文献   

9.
几道风景线     
我园园舍较小,为了扩大幼儿的活动范围,丰富幼儿的活动内容,同时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我们挖掘和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创设并利用了以下公共环境。小舞台我园底层空间较大,教师以相邻的两块大墙面为背景(墙面内容根据活动内容由师幼共同布置、更换),创设了一个扇形小舞台,并利用这个小舞台开展一系列活动。第一,同一楼层的幼儿参加同一个区域的活动。如,对表演感兴趣的幼儿带着道具来到“小舞台”进行表演,他们相互欣赏、学习,有时还合作表演。第二,同一楼层的幼儿参加同一内容的活动。如,在迎新年活动中,同一楼层的幼儿相聚在“小舞台”…  相似文献   

10.
小青蛙捉害虫(适合3~4岁幼儿)1郾活动目标(1)重点:发展幼儿在水中行走的能力。难点:体验并克服水对人体的阻力;(2)通过游戏让幼儿懂得青蛙是水中的益虫,我们要保护它,并激发幼儿参加水上游戏的兴趣。2郾活动准备青蛙头饰人手一份,不同颜色的雪花虫片若干,小桶若干。3郾玩法将大量彩色雪花片(事前经过消毒处理),撒入池中当害虫。小朋友当小青蛙,到水中去捉“害虫”,将雪花片捞起,放入事前放置在池边的塑料小桶内,并要求将雪花片按颜色放置于不同的小桶内。青蛙青蛙跳(适合4~5岁幼儿)1郾活动目标(1)重点:练习浮体、蛙泳手动作。难点:蛙泳手…  相似文献   

11.
对于一日大部分时间在幼儿园度过的幼儿来说,幼儿园的牙齿保健工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认为幼儿园在幼儿的牙齿保健工作中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做好晨检工作。晨检时,幼儿的嘴一张开,保健人员就可以发现许多问题,如是否刷牙(查看牙齿上是否有牙垢),早餐后是否漱口(查看是否有食物残渣),是否有牙病(龋齿或慢性根尖周炎导致的牙龈出现小脓点等),是否出现双层牙(乳牙未脱落,恒牙已萌出)。  相似文献   

12.
一、目的要求:幼儿根据音乐的内容,有节奏地变换动作,培养幼儿坚毅勇敢的品质。二、玩法:全班幼儿坐成圆圈.请几个幼儿(必须成双)扮鸡,站在圈内,听音乐做游戏。①—④小节:双手插腰,高抬腿走步,脚尖向下,一拍一步(模仿鸡走)。⑤—⑥小节:扮鸡的小朋友两两相对,两臂略向后上方伸举,手心向上,身体略前倾,双脚并拢,头向左右略摆动(先左后右),每小节一次,眼视对方,(表示两鸡相遇)。⑦—⑧小节:两臂向后伸  相似文献   

13.
笔者这里所说的社会情景演示,主要是指由老师将幼儿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真实事件提炼出来,编成一个个有情节的小故事,然后再由几个幼儿将故事表演给全班幼儿看,让他们对情节作出评价并尽可能多地想出解决矛盾冲突的办法,以帮助幼儿提高社会性能力。例如看图书,遇到两三个幼儿同时抢着要看同一本书怎么办?幼儿会想出各种解决办法:三个人一起看(共享),主动让给年龄小的幼儿看(谦让),或一个一个轮着看(轮流)……幼儿讨论时,老师可从旁作些补充或提示,最后引导表演者按全班幼儿所想出来的解决办法将故事再表演一遍,看着各种行为的  相似文献   

14.
玩具屋玩具屋图一)是由单个构件组合可供幼儿游戏接插方法如图刁施车和书架 .由五块木板组合成的刁沐箱(图四),加上转辘,就‘成了小拖车。5只小木箱叠起来则是一个组合书架(图五)o成用,吧绮众垫,帝不图三幼儿游戏设施~~  相似文献   

15.
在幼儿认识正方形的基础上,我试着采用了看看、比比、讲讲、撕撕的方法,让幼儿认识长方形,效果较好。老师先出示长方形纸和正方形纸,让幼儿观察,启发幼儿说出这两种几何图形的相同点(都有四条边、四个角,四个角一样大),再发给长方形纸和正方形纸以及小棒,让幼儿用小棒量一量、比一比,再折一折,启发幼儿找出它们的不同点(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长方形的上边和下边一样长,左边和右边一样长,上下两条边和左右两条边不一样长)。  相似文献   

16.
问题与教学有密切的联系。几年来,我尝试着在教学中开展“小问号”活动(详见本刊去年第三期——编者),收到了一定的成效。现在,我已将这一活动运用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随时用“小问号”来培养幼儿的扩散性思维,激发幼儿的兴趣,开拓幼儿的认识领域。有一天快放学了,我问小朋友:“你们看,  相似文献   

17.
提示与教学建议这是一首欢快的幼儿歌曲,歌曲描绘了利用星期天到乡下尽情享受大自然给人们带来各种乐趣的情景。歌曲中的小白兔、小青蛙是幼儿最熟悉也是最喜欢的小动物,由对小动物的热爱引发出陪奶奶说说话的人间亲情,显得自然亲切;再由吹蒲公英、闻油菜花引发出画一幅美丽的大自然的画这一中心。歌词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语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教学时,教师可先播放一段录有农村景色的录像(也可用图片或投影代替),其中有逗小白兔、看小青蛙、吹蒲公英、闻  相似文献   

18.
谁是小机灵     
目的: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培养幼儿计算能力;活跃幼儿思维,培养幼儿创造力。准备:比幼儿总人数多一倍的纸片(长3厘米,宽2厘米),在每张纸片后面写着10以内各数的加减式题一题。全体幼儿分成5组,每组选一位能力强的幼儿当小组长。玩法:小组长把彩色纸片向上撒,要求幼儿想办法接住空中的纸片。接到纸片的幼儿排成一队,按排列的顺序依次回答纸片后的计  相似文献   

19.
我们老师在教育幼儿时,一般以鼓励表扬为主。通过表情(如微笑)、言语(如说一句表扬的话)、动作(如鼓掌、点头、摸摸、抱抱等),有时还用物质奖励来实施。在适当的场合,恰当运用不同的表扬鼓励方法,会起到良好的效果。我在想,幼儿好奇性强,喜欢新事物,如果在适当的时候,更新一下表扬奖励的方法,就更会引起幼儿的兴趣和重视。最近,我运用“枕边飞来小卡片”的方法,鼓励幼儿睡好觉就是一例。我运用小朋友喜欢的形象,如孙悟空、葫芦娃、蜘蛛人、白雪公主等制作成一张张小卡片,在幼儿熟睡时轻轻放在他们的枕边,起床时幼儿拿到这些小  相似文献   

20.
“小竹人”简介:“小竹人”有点类似提线小木偶,用八段小竹筒制成,四肢是活动的(如左图)。制作材料易取(废旧毛笔杆即可),制作方法简便(用线穿起来即成),稍加指点,幼儿便可自己动手制作。“小竹人”还能立在有缝的桌面上随操作者的心愿做各种动作(线穿过缝隙,手在桌面下操作)。我们以“小竹人”为题设计了一系列活动。活动前,我们为幼儿准备了若干用废旧毛笔杆锯成的小段(每段约1.5cm 至3cm)和短冰棒棍。活动一:制作“小竹人”1、让幼儿观看“小竹人”跳舞,引起幼儿对“小竹人”的兴趣。指导幼儿观察“小竹人”,请他们讨论一个问题。“小竹人”为什么会动?借此掌握“小竹人”的基本结构。2、组织幼儿制作“小竹人”,指导的重点是如何穿线,除给幼儿示范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