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恰到好处的表扬和批评可以有效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创造力和表现欲,不仅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也促进他们人格、性格的健康发展。相比之下,学生在成长中更需要表扬,如果父母和教师对孩子的表现缺少表扬,那么,他们就会认为家长和教师漠视自己的努力,也就感受不到激励。但是,表扬不能过度与泛滥,应当让学生学会自我肯定。如果表扬流于形式就会显得虚伪,超过学生正常表现就会使他们产生自满自傲的心态,而当听不到表扬的时候便会有失落感。为此,  相似文献   

2.
表扬学生是教师常用的教育手段,它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荣誉需要,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做得更好。但有些表扬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确实“要不得”。  相似文献   

3.
表扬学生是教师常用的教育手段,它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荣誉需要,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做得更好。但有些表扬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确实“要不得”。  相似文献   

4.
表扬学生是教师常用的教育手段,它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就需要,荣誉需要,激励他们继续努力,做得更好。但有些表扬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确实“要不得”。  相似文献   

5.
表扬是教师教学管理时常用的一种激励手段,但是,表扬也是一把双刃剑,把握不好就会伤害自己、伤害他人,有时还会给自身和他人带来烦忧和尴尬。如以下几种表扬,就容易让学生很“受伤”。  相似文献   

6.
仔细观察一下当学生受到表扬时出现哪些表情,我们就会发现,一些学生会瞧不起其他同学,洋洋得意;一些学生会做出难为情的表情,手足无措;一些学生会感到莫名其妙,无动于衷;另一些学生甚至会流露出厌烦的神情;一些学生会表现出失望的神态,“哎哟,这下可完了。”这种种情形诉说着,表扬虽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但并不是所有的表扬都能对学生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要想充分发挥表扬的积极作用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适度性爱因斯坦曾说过:一句赞扬的话语能让我高兴好几天。对学生良好的言行、取得的成绩及时给予表扬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表扬、赞…  相似文献   

7.
在教育学生,尤其是教育那些对教师已经形成了抵触心理的学生时,一般的批评没什么作用,因为这些学生已经对教师的公正产生了怀疑,总觉得教师处处针对自己。这时他们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的错误缺点及由此受到的批评惩罚,也就不会去反省自己的问题。学生没有自省,批评惩罚就失去了意义。于是,有些老师想,既然批评不行,就表扬激励吧,有事无事就表扬,但这种为了表扬而表扬只在低年级有用,高年级学生则会敏锐发现其中的空洞虚假,同样没什么效果。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8.
发言、讨论、争论是学生思维活动的重要形式,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就必须让学生想说、会说、敢说.教师在课堂上适当采用表扬激励的语言,会使学生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亲切感,激发他们的发言欲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应以教学语言为切入点,在教学语言上下功夫,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9.
表扬的艺术     
表扬,是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手段。教师大多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养成社会所期望的良好行为习惯,取得优异的成绩。然而,在具体的学校教育实践中,表扬的效果并不一样,甚至会适得其反,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表扬的艺术。那么,应该如何表扬学生呢?笔者认为,教师在对学生表扬时要有“四性”。一、表扬要有针对性表扬是具体的行为。集体表扬那些能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时,与其用“很棒,很聪明”,不如用“不错,正确,答对了”。因为前者很容易让未能回答出问题的学生感到自己很差、很笨,而后者是直接指向了学生回答对问题这个…  相似文献   

10.
赞美犹如阳光,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美是人们共同的心理需要。这种需要一旦得到满足,便会成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正确的表扬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能力。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讲,表扬是一种强化手段,是使那些符合某种心愿的行为坚持下去的最好方式。虽然我们也可以对不正确的行为进行批评,但是它的作用远不如对正确做法的表扬。例如,低年级教师就知道,如果整个班级闹得不可开交,只要表扬其中一个比较好的小组,全班同学就会安静下来,眼巴巴等着老师表扬。高年级的学生,只要他们的作文被老师当作范文朗读了,他们就会对作文激起前所未有的强烈兴趣。但在教育实践中,经常出现表扬方法不恰当,表扬被滥用、误用和机械套用的现象,有的被学生视为了老师的口头禅,有的不但没有起到激励作用,反而让一些学生感到尴尬,甚至产生负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作为教育者 ,当我们面对孩子的时候 ,无论他们是幼儿、儿童、少年 ,还是青年 ,首先应该明确 :他们都是人 ,是鲜活的有思想的个体 ;虽说他们有差异 ,但他们都有一颗进取心 ,都希望表现自己、展示自我 ,使自己能有机会在某些方面获得成功 ;如果教师能及时地启发、表扬、激励 ,使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就会增强自信心 ,不断产生追求更大成功的动力和愿望 ,从而“积小胜为大胜”、“积跬步而至千里”。  《学习的革命》一书中说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 ,他就学会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 ,他就学会自爱。”表扬有进步哪怕是…  相似文献   

12.
表扬如同阳光.没有它学生就难以发育成长.它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教师要对学生有真诚的爱.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们.要努力使自己保持耐心.发现学生身上的任何一个“闪光点”.相信经过教师的努力一定能使他们取得进步。目前.在参加我校的“激励——发展”教改活动中.我想谈谈把激励教育运用在英语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13.
一、“柔”与“爱”———表扬与激励  “柔”与“爱” ,就是对学生的表扬和激励。班主任对学生的成绩或行为给予肯定或奖励 ,会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从而使学生符合教育终极目标的思想行为得到巩固和保持 ,促使学生朝着教育者所期望的方向发展。“柔”与“爱”要及时。不及时的表扬和激励 ,时过境迁 ,其激励作用便小 ;及时的表扬和激励因为利用了刚刚留下的鲜明的记忆表象 ,学生记忆犹新 ,其强化作用便大。“柔”与“爱”要实事求是。年幼的儿童乐于接受表面的表扬 ,稍大的儿童尤其是中学生则能理解教师的表扬是否故意或符合实际情…  相似文献   

14.
万里鹏 《考试周刊》2010,(20):219-220
一、关于青春期表扬的艺术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赏识教育和激励性评价逐渐被我们所认同和采纳,表扬作为激励学生的手段在日常教学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教师实施表扬的良好初衷与表扬所产生的实际效果常常会出现明显的反差,学生对教师的表扬无动于衷,有的甚至产生怀疑、逆反的情绪,还有的因惧怕教师表扬带来的人际压力而“躲避”教师的表扬。  相似文献   

15.
目前,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迅猛推进,展示新的教学理念的教学评比活动也多了起来。但不少教师在比赛时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本质,片面追求其外在形式,使课堂教学中的形式主义一度泛滥。一、类比失误,表扬学生庸俗化充分肯定、适时表扬,是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但表扬要适度,恰如其分,如果太过火,其效果就可能事与愿违。有位青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颇能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然而,当学生思维活跃起来,有了他们自己的新见解、新思路时,该教师就竭尽表扬之能事,甚至把学生不恰当的地比作“苏格拉底”、“黑…  相似文献   

16.
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赞子一功。”可见表扬鼓励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表扬是教师经常运用的一种教育手段,而新课程改革也提倡教师多鼓励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在适当的场合,对学生恰如其分的表扬,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愉悦的成就感,促使学生进步。但是,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确实存在着一些表扬误区,即所谓的无效表扬,它不仅不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有时甚至会导致教师的威信和影响力的下降,教育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笔者认为,要真正发挥表扬的激励作用,教师必须把握好表扬的“四度”,必须做到“四宜”和“四忌”。一、…  相似文献   

17.
一、指导有效地“听” 1.重激励。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时间不长.又十分喜欢表扬,属于“给点儿阳光就灿烂”的那种。所以要让他们专心倾听,及时表扬非常重要。如这样的表扬:“你听得最认真!”“你把别的话都听懂了.你真了不起!”“你把他的优点学来了.说明你很会听!”  相似文献   

18.
在工作中,教师常常表扬表现突出的孩子,激励他们不断努力。其实问题学生更需要表扬,教师要抓住合适的时机,巧妙地运用表扬,以强化好的行为,纠正错误行为,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相似文献   

19.
陈英 《成才之路》2010,(1):79-79
自信是一种正确、积极的自我理念和自我评价。自信能让人充分肯定自己的实力,会在强手面前镇定自若,会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学生自信心的形成,需要来自教师的鼓励与肯定。需要教师的精心呵护和培养,就像植物需要阳光才能生存一样。当学生做一件事而没有成功时,教师应该用激励的语言告诉他们。失败并不能证明你没有能力,这只是一次小小的经验,以后会成功的。当学生取得良好的成绩时,教师应该给予及时表扬,使学生觉得受到了教师的重视,并对自己的能力拥有充分的自信,从而信心十足更加努力。  相似文献   

20.
课堂点评应注重鼓励性、情感性、全面性、多样性。一、注重点评的鼓励性由于问题本身的难易程度不同,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学生的答案也会参差不齐,有的甚至风马牛不相及。这种情况下教师点评一定要慎重,应坚持鼓励的原则,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努力探索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有效因素。适当满足学生的“虚荣心”,多鼓励他们,会提高他们思考和回答问题的兴趣。如果一个人的优点、进步、成就得不到及时的赞美和恰如其分的评价,就会丧失信心。对回答得好的同学当然要毫不吝啬地鼓励表扬,让他们获得成就感、满足感;对即使答案有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