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因为要准备一堂关于"表扬与批评孩子"的家长课程,我针对六年级的学生做了一次调查,问题是"你平时是被家长表扬得多还是批评得多?"参与调查的有三个班级,每班有学生45人左右,认为表扬多的各班人数均不超过5人,认为表扬和批评差不多的每班6人左右,另外三十多个孩子均认为被批评得因为要准备一堂关于"表扬与批评孩子"的家长课程,我针对六年级的学生做了一次调查,问题是"你平时是被家长表扬得多还是批评得多?"参与调查的有三个班级,每班有学生45人左右,认为表扬多的各班人数均不超过5人,认为表扬和批评差不多的每班6人左右,另外三十多个孩子均认为被批评得多.有个孩子说:"老师,我妈妈表扬我的几率几乎与看到'U F O'的几率差不多."  相似文献   

2.
家教信息     
接受孩子比表扬孩子更重要方新是一名心理医生,她以切身经历给记者讲了“心理医生妈妈”的教子方法。做妈妈的除了要给孩子安全感之外,还要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爱可以让孩子获得自我价值感,这是孩子愿意活在这个世上最基本的东西。有人认为,经常表扬孩子,孩子才会拥有自信。但是滥用表扬,就会让孩子不去注意活动本身给他带来的快乐,而是从别人的表扬中去寻找满足。当然,教育孩子也需要批评,但一定不能总批评,总批评会给孩子带来心理创伤。我理解的批评,第一,要对事不对人;第二,在批评孩子时,要发现他的优点。孩子厌学,家长应该怎么办?北…  相似文献   

3.
家长不娇惯孩子,对孩子严格要求,这是对的。但是不要把批评当成主要或是惟一的教育手段。正确的教育方法应当是以表扬、鼓励为主,尽量多发现孩子的优点、进步和长处,激励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进心。这个道理一般家长都明白,但实际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更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做得到。特别是那些毛病比较多的孩子,平时听到表扬、鼓励很少,批评成了“家常便饭”。长此以往,孩子就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情绪。一旦这种情绪占了上风,孩子就更其实,任何孩子身上总是有积极因素的,或大或小,或多或少,只不过是有的孩子身上的积极…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近日,一位苦恼的妈妈给家长热线发来邮件说,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她非常注重鼓励和表扬孩子,结果女儿变得听不得一点儿批评了。  相似文献   

5.
批评的学问     
表扬和批评是家长和教师常用的教育手段。两者相比表扬的效果似乎比较显著,所以许多人呼吁“要多表扬少批评”,实际上批评有时候也不失为一种有  相似文献   

6.
批评,这是大人教育孩子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在现实生活中,常因父母不能很好运用这个手段,而使批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如: 1.该批评的不批评。本来,批评与表扬是教育孩子的相辅相成的一对方法,可现在父母批评孩子非常罕见,表扬却到处滥用。如孩子不吃饭,还找借口:“我不吃,匙子太沉了,我拿不动。”妈妈就会说:“是的,是的,现在的匙子是越来越重了,宝宝真聪明。妈妈喂,好不好?”本应批评孩子,却反而连哄带表  相似文献   

7.
孩子犯了错误,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惩罚;学生犯了错误,教师的第一反应就是批评。但是,惩罚也好,批评也罢,如果策略运用不当,往往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打击和伤害。这就要求我们当家长、做教师的懂得一些惩罚与批评的技巧。惩罚与批评是有分寸的,就像世上最美的东西一样都有黄金比例,如果正确掌握惩罚与批评的艺术,不但可以让孩子明白深刻的道理,还能让孩子更加了解和尊重家长与教师的苦心。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在教育孩子时,批评比表扬还要高深,因为批评一定要讲究方法,这是一门艺术,你用得好,它比表扬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日常生活中,一些家长经常数落孩子的缺点和短处,当众批评、讽刺、挖苦,把孩子当做出气筒,通过打骂孩子发泄怨气,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形成谨小慎微的消极性格。还有些家长只认可表扬、奖励的正面激励作用,不承认批评的积极作用,不问对象、不看时机、不顾影响地一味赏识鼓励,助长了孩子不良行为和性格的发展。其实表扬和批评就像盐和酱油,不同的菜式,比例要有所不同。真正的“大厨”知道怎么调配盐和酱油的比例,所以他们烧出来的菜才诱人,那么我们家长究竟该怎么做才能恰如其分地平衡表扬和批评呢?  相似文献   

9.
批评的艺术     
正每个孩子都会犯错,家长在其犯错时就要批评。你知道如何批评孩子,在什么样的场合批评孩子,批评需要起到什么样的效果,孩子"挨批"后如何应对其情绪上的起伏吗?批评,是每个家长都该学会的一门艺术。批评要照顾面子,也要照顾"里子"事例一:"考虑孩子的面子,我不在外面批评她。"苏苏和妈妈受邀参加同班小朋友文文的  相似文献   

10.
我的孩子为什么受批评嘟嘟妈妈(幼儿家长):嘟嘟是一个比较有个性的孩子,如午睡前,老师发卡通书给小朋友阅读,别的小朋友发到什么看什么,他说:不,我要奥特曼!有一天他回来自我检讨:今天我有一点不乖,因为和小朋友讲话,被老师批评了。作为家长,面对嘟嘟这样的情况,我是既骄傲又烦恼。一方面,我希望孩子能够有自己的个性,但我又担心他太自我而没有规则意识。另一方面,他虽然活泼好动,但也敏感好胜,为了获得老师的表扬,他会努力克制自己。长期下去,他会不会成为一个特别老实的孩子?晨晨妈妈(幼儿家长):在我看来,你的担忧已经比较深层次了。我家…  相似文献   

11.
孩子是需要表扬的,但这不意味着当孩子犯错时,就不给予批评。但是批评孩子时,如果一味地责备孩子,甚至打孩子,那么往往事与愿违。批评孩子还是要讲究策略的,所以家长要学会一些批评孩子的技巧。那么,家长批评孩子时,应注意掌握哪些技巧呢?一是低声。家长应以低于平常说话的声音批评孩子,低而有力的声音,会引起孩子的注意,也容易使孩子注意倾听你说的话,这种低声的冷处理,往往比大声训斥的效果要好。二是沉默。孩子一旦做错了事,总担心父母会责备他,如果正如他所想的,孩子反而会有一种“解脱”的感觉,对批评和自己所犯过错也就不以为然了;相…  相似文献   

12.
学会表扬孩子。对孩子来说,父母的表扬、称赞、夸奖就象阳光对小草,溪水对鱼儿一样重要。表扬可以使孩子产生自信心,从而激励他们去上进。我们中国的家长总希望孩子成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使得家长们总希望孩子成为“完美无缺”的人,因此千方百计的在孩子身上找所谓的“缺点”、“毛病”,以此来发现孩子的不足,进行批评指责。  相似文献   

13.
学会表扬孩子。对孩子来说,父母的表扬、称赞、夸奖就象阳光对小草,溪水对鱼儿一样重要。表扬可以使孩子产生自信心,从而激励他们去上进。我们中国的家长总希望孩子成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使得家长们总希望孩子成为“完美无缺”的人,因此千方百计的在孩子身上找所谓的“缺点”、“毛病”,以此来发现孩子的不足,进行批评指责。  相似文献   

14.
出场宝宝:张菽洋性别:女年龄:4岁叙述人:妈妈专家名片刘少英浙江理工大学心理研究所专家点评小菽洋不肯道歉,一是父母的批评方式不对,二是小菽洋将道歉和坏孩子挂钩了。批评是矫正孩子现在的错误,批评的方式不对,孩子会无法接受。手镯的事情,妈妈一定要让小菽洋道歉,这样无法达到批评的目的。妈妈首先应该弄清楚孩子为什么不愿意道歉,然后告诉孩子每个人都会做错事情,及时改正错误就是好孩子。父母对小菽洋的留有想象空间的教养方式,小菽洋举一反三的创意,令父母及周围的人都关注她,喜爱她,给予她各种各样的表扬。围绕在表扬中的菽洋,一直以…  相似文献   

15.
过去,班主任指导家庭教育常常以我为主,把家长完全当作教育对象,学生身上出现的问题,只在家长身上找原因。而且,往往以教训的口吻,批评的语言,教育家长。特别是后进生的家长,跟孩子一  相似文献   

16.
邵长学 《山东教育》2005,(33):30-30
自信心是促使人奋进的内部动力,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但有些家长和教师往往忽视孩子自信心的培养和保护。据了解,相当多的家长基本上不肯定孩子,总是批评得多,表扬得少。很少考虑过怎样培养和保护孩子的自信心。自信心缺乏的孩子,常表现为胆怯,遇事退缩,害怕困难,不敢去尝试,不相信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随着赏识教育的理念受到更多家长的认可,家长对孩子们的赞扬声越来越多。的确,赏识和鼓励可以使孩子在获得快乐的同时建立良好的自信,对于他们的成长有其积极的一面。但问题是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只欣赏不批评,该欣赏的欣赏,不该欣赏的也欣赏。每当孩子做完一件事情时,家长不管好坏就是一顿表扬“,你真棒”“你是最聪明的”“你太厉害了”。鼓励孩子没有错,但要把握好尺度,一味的表扬会导致孩子自我评价过高,使他们害怕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变差,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要么大发脾气,要么干脆放弃。所以说,赏识教育并不是盲目的表扬和…  相似文献   

18.
孩子犯错了,父母有责任批评和管教,但怎样的批评才能既有作用,又不伤害孩子呢?看看家长们的烦恼,再听听专家们怎么说……批评的烦恼绝世好爸:怎样才能让孩子明白:批评是善意的,是对他有帮助的?灵嘉妈:在孩子生活中,为了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表扬是否要多于批评?这个比例和度要如何把握?  相似文献   

19.
杨红珍 《家长》2014,(6):50-51
希望得到赞扬几乎是孩子的天性,一句表扬的话会让他心花怒放。但是,如果表扬名不副实,也许会适得其反,滋长孩子的虚荣心或引起他的自卑感,这是我从陈成身上发现的问题。陈成是我的同事的孩子,也是我的学生,他的妈妈是学校图书阅览室的管理员,她做事麻利,待人也非常热情。  相似文献   

20.
表扬与批评是教育孩子的一种重要手段,其目的是使孩子了解自己行为后果及其评价,是做对了还是做错了。因此,奖惩分明,及时表扬与批评,就在孩子的心理上起到一种"及时强化"的作用。表扬是一种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