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去年暑期,我到宁波天一阁博物馆学习古书修复月余。结束之时,与天一阁的资深古书修复大师——李大东老师的一番谈话,让我对古籍修复行业有了一些了解,也多了一分敬佩,更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2.
高洪波 《传媒》2001,(5):10
正津津有味地看《笑傲江湖》,从第1、2集到如今,基本上每集都看,让我评判,央视的这部40集的长剧,可打80分。 我不是酷评家,也不想追求一些网上批评家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我只从一个观众的立场、纯欣赏的角度来评定《笑傲江湖》,因为这部电视剧较好地表达出了英雄气、豪侠气和江湖气,主题歌由刘欢与王菲从容唱出,有一种荡气  相似文献   

3.
2000年元月一日早晨六点半,我摇着轮椅早早来到了东方明珠塔。东方电视台编导于适海老师给我吩咐了有关事宜。9点20分,接受完电视台的现场直播采访,我开始登塔。 新的世纪,登高展望新的未来。令我激动,也让我信心倍增。46分钟的攀登,有汗水、艰辛,也有欢乐。每一个台阶,都是我通向成功的新  相似文献   

4.
张琏瑛 《大观周刊》2012,(24):224-225
从教多年一直思索和总结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我的课。 我是一名职教的计算机专业课老师,多年从事《方正书版》的教学工作,我热爱我的工作,热爱我的学生。我始终主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的动力。在别人眼里,方正书版的教学是枯燥无味的,那些长长的注解语言让人看了心烦意乱,但是我却让我的学生喜欢上了我的课。  相似文献   

5.
常爱玲 《大观周刊》2013,(4):210-210
早读开始了,我让学生熟记昨天学过的重点句型,并逐人背诵。 “老师,别让我背了,写下来行吗?” “老师,我不会读,但我会写。您让我写吧!?” 面对刚认识的这些孩子的恳求的目光,我欲言又止。为什么会是这样?为什么二十年前消失的“哑巴”英语学生在新课标下的素质教育的今天又复活了呢?  相似文献   

6.
我只记得     
临近除夕,我暂把八十有三的父母放在一边:准确点,放在冰冷的洞庭湖的北边小镇,让我乘梦来看母校的老师—铁夫斯基!这是一个成熟男人的想法!我对张铁夫老师的爱绝对不是初恋!我只记得,我是父母生产养育的附属产品,我是老师培育出的少有精品!铁夫老师至少让我初识了两个国家.一个祖国、一个俄国,并教会我如何去比较!人与动物、男人和女人。我读完了他家所有的诗集,我听完了他给我班上的每一堂课,我并且听懂了别人没有听懂的东西;他完成了一个老师应该完成的全部任务。  相似文献   

7.
《新闻爱好者》2008,(4):F0002
"老师老师您真好,教我做个好宝宝,洗脸刷牙讲卫生,‘你好’‘谢谢’懂礼貌","小皮球,圆又圆,老师和我一起玩"……孩子们表演时的那股子认真劲儿,让在场的家长、老师都露出了会心的微笑,不时地拿起手机进行拍照,脸上洋溢的那种骄傲神情不得不让人由衷地羡慕。  相似文献   

8.
去年参加军报函授时,编辑老师曾在给我的稿件点评中写过:"注意细节报道"。没想到,编辑老师的这句话让我尝到了不少甜头。  相似文献   

9.
2009年春,我的老同事、忘年交、广西文场大家何红玉老师忍受着疾病的折磨,着手编写她的第五部文场专著《词韵》,这是她四十余年在广西民间采风所收集到的广西文场唱词集。成稿之后,何老师把我约到她家,给我看她已按唱腔曲牌分类汇集成册的《词韵》手稿,商量出版事宜。我建议何老师把书交给在业界口碑甚好的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并且向她隆重地推荐了  相似文献   

10.
胡春宏 《大观周刊》2012,(10):17-17,8
杨国华老师,是我的同事。从事教育工作三十多年来,他勤奋耕耘,努力进取,不仅成为一名非常称职的老师,还是一名真正的写手。他为学校撰写了大量的公文,在多家大学学报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2003年以来,杨老师又对诗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习诗,已经写了数百首并结集为《春雪集》。我有幸近水楼台先睹为快。  相似文献   

11.
由于工作的繁忙,我将业余新闻学习搁置下来,导致自己在新闻函授学习中未能及时地完成老师交予的作业,辜负了老师的一片心意,在此深感歉意。我从小就渴望能成为一名记者。走进军营后,我被战士们的淳朴所感动,又萌发了当记者写战士的念头,得知军报举办新闻函授学习的消息,我便迫不及待地跑到邮局将平日积攒的钱交了报名费。当那些崭新的新闻函授书籍邮寄到我手中时,那种欣喜若狂的感动更让我增添了几分学习的动力。但由于不善于利用业余时间,同时在采访过程多次受挫,意志的不坚定等因素,迫使我的采访工作不得不半途而废,没有经过…  相似文献   

12.
也许是一次偶然.让我穿上了这身军装。更让我意外的是。新训结束后我能够到解放军报社站岗执勤。古人有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由于在军报执勤。我有幸认识了不少编辑老师,这为我学习新闻报道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庞江峰 《大观周刊》2011,(51):150-150
在教学中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我经常挖空心思找寻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画面以及素材等。我总觉得这样,有时会让学生觉得老师也不过如此.只不过比我们知道得多些而已。老师——这个神圣的、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会因此受到玷污。因此我总想摆脱困境.从根本上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课。在教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时,我从课堂  相似文献   

14.
夏雄 《新闻天地》2008,(11):14-14
在入职之前,我曾投考某校新闻学研究生,并通过邮件向该校导师李希光自荐。他回问我一个问题:研究生毕业后,如果让你自由选择职业,你是做报纸记者还是做国家机关公务员,哪种职业会让你更有自豪感?我的回答是,做记者比做公务员更让我觉得尊荣。这位未曾谋面的老师对我的回答表示满意。  相似文献   

15.
朱志德 《大观周刊》2012,(27):223-223,219
中小学生的作文多数是老师布置题目让学生写,这有背于写作规律。真正的写作是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老师不布置题目,让学生自由发挥,学生想写什么题就写什么题,想写什么内容就写什么内容,我手写我心。  相似文献   

16.
当年我在一个南方城市读书,对我的老师说,我最喜欢的诗人是杜牧,最喜欢的诗句是“十年一觉扬州梦,留得青楼薄幸名”,老师摇头,说境界不高。我着了急,解释说,我并不是想要去扬州,就是喜欢那种感觉。老师还是摇头。那时我是多么年轻,立即对这个老师自说自话的架势产生了反感,我想他根本不能够理解我,我喜欢的是那种天涯日暮,凉风透衣,自伤自嘲之余仍留一分温暖的感觉啊。  相似文献   

17.
时针指向2006年2月13日上午11时30分,宁静的办公室里突然响起手机短信急促的呼叫声,跳入眼帘的字眼让我目瞪口呆:“惊闻王选院士刚刚仙逝,请速联络其秘书有关吊唁事宜……”这是还在外地旅途中的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简称“中国新闻技联”)名誉理事长孙宝传老师发来的短信。噩耗传来,我心头悲戚莫名,至为哀切。  相似文献   

18.
第一月: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报到实习后的第二天,电台老师就让我带着采访机独自去北京市检察院采访. 到北京电台实习可以说是我人生中美丽的"错误".当初在填报实习志愿时我把北京电台误当做北京电视台,就因为这一字之差却让我有幸遇到了丹青老师、高婷老师、以及许许多多我采访过的检察官、警官.  相似文献   

19.
响应号召1968年秋季,学校动员我们到农村去锻炼锻炼,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当时父亲正处在病重之际,我又是家里的老大,母亲很想让我留在家里帮她做家务或找一份工作,维系家里的生活。然而,我却执意要去,坚决要和同学们一起上山下乡,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倔强的我,偷偷地把户口本拿出来交给了老师。母亲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帮我准备下乡的行李和衣服。1968年11月1日,早晨8点30分,我全副武装,双肩背着行李,头上戴着赵师母送给我的军绿色帽子,脚上穿着一双靰鞡鞋,像  相似文献   

20.
正不知不觉间,洪汛涛先生离开我们已经十余年了,时间过得真快。洪先生是前辈,在儿童文学界无人不晓。他生前喜欢提携后进,有不少年轻朋友。我虽然认识洪先生较早,但和洪先生的私交并不深。洪先生逝世十周年之际,洪夫人冯佩霞老师希望我为《〈神笔马良〉典藏纪念版》写篇序,我有些意外,第一反应就是婉拒。但冯老师执意坚持,不仅让其公子数次打来电话,而且年届八旬的冯老师还亲笔写信嘱我不要推辞。冯老师如此信任晚辈,我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