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5 毫秒
1.
强调学的政教功用价值,是中国古代论的一个重要传统,这一传统贯穿古代论史及学史之始终。政教功用现对于古代学创作、反对形式主义学思潮等,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为古代学实用价值的实现,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母语化”是寻根学最为看重的话语表述方式之一,也是对新时期学创作最具影响的艺术成就之一,母语化是对中国传统审美经验作充分的借鉴和吸收,以激活汉语言在学表达上的诗性和灵性。本试图通过西方批评家和诗人对汉语言诗性特征的理解,联系中国古代论家的阐说和寻根作家的创伤,重点分析“中国式意象”的构成,由由论述寻根学中的母语化倾向及其现代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文变”观念从先秦即已萌芽,中经汉魏六朝和唐宋时期的发展,至弘治到康熙间的唐诗学“诗变”论,从对文学活动现象变化的认识到对诗变因素、原因和诗变原理的探索、总结,最终达到对“诗变”的规律性论证,从而确立了中国古代的“诗变”论。研究中国古代“诗变”论,可以在价值取向、研究范式、研究方法、研究目的和研究成果的意义方面,深化当今的唐诗研究和诗学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名实论”的心理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要概述了中国古代名实论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并详细论述了中国古代名实论的认识心理学思想和管理心理学思想。  相似文献   

5.
“势”在中国古代文论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范畴。中国哲学中的气论,为“势”奠定了哲学基础,并为其提供了方法论支撑和诗学智慧。“势”的理论特征为自然。“势”体现了“道进乎技”的思想,体现出中国古代文论观念论、技术论、价值论浑然不分,互相渗透的特征,体现出对自然的方法论与审美趣味的追求。  相似文献   

6.
石涛《画语录》是中国古代绘画理论的重要著作,"一画"论是其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范畴与理论基础,其内涵外延具有数理、事理、道理的含义,更具有本质、本元、本源等哲学本体论意义。"一画"论既植根于中国古代哲学老子"道生一"、庄子"自然""无为"思想基础,又立足于"画从心"、"乃自我立"的独创性精神,以"一画"构建了本体论、源流论、体验论、创作论、方法论、笔墨论、蒙养论等画学体系。  相似文献   

7.
学者     
《中文自学指导》2006,(5):F0002-F0002
黄霖:(1942-),男,上海嘉定人。196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系,同年考取朱东润先生中国学批评史专业研究生,毕业十年后返校执教,主治古代论和明代学、近代学。出版作15种,发表论100余篇。多种作获奖。主持“九五”国家社科重点项目《20世纪中国古代学研究史》、  相似文献   

8.
“物感”说作为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命题,探讨并分析了艺术的发生论,体现了中国古代美学追求心物交融统一的特点,并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直接影响了后代的文论和诗论,影响了中国意境论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同志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中国古代优秀的伦理思想是立德的重要资源。张岱年先生的《综三合一的新唯物论》的哲学体系其中的一个有机部分,就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优秀传统",即"中国哲学关于人生理想的优良传统"。其成名作《中国哲学大纲》的第二部分为"人生论"。抗战中,他所写的"天人新论"共四论,1944年写成的最后一论,即《品德论》。极左路线时,大学停开中国伦理史一课,但张先生  相似文献   

10.
章结合西方的阐释学理论来研讨中国古代重要的学批评样式诗话,章对名阐释学家赫斯的“范型论”作了详细分析,并表明了笔自己对解释问题的看法。章详细论述的另一内容是古代诗话中的直觉语词,章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解释的结构;解释在何种程度上是可能的,章的结论是:对本的成功解释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1.
"文气"说的古典文论价值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说几乎贯穿中国古典论的始终。它涉及到学本体论、学主体论、学鉴赏论、和学风格论等方面的内容,是中国古代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其论价值究竟如何?章将从“气”与学的本原、学的主体、风格以及学审美标准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国近百年历史化的发展过程及其现代性反思,可以黄遵宪等人在晚清的“诗界革命”作为切入点,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意识对中国学和中国学史,尤其是中国学的古今演变加以跨学科的综合研究,由此即可对“20世纪中国学”等观点和主张进行有针对性的比较分析,从而把古代、近代、现代学视为一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历史前进运动。  相似文献   

13.
按照“典雅“说的规定意义,对古代典籍的学习是文艺创作的“根柢“,是联系古今的纽带,创作者必须通过“模经“、“积学“,汲取前人思想精华,纳其精粹,从而才能进入“典雅之懿“,即在审美创构活动中进入“典雅“之境。可以说,正是这种重视历史文化积累的美学精神,形成了中国美学雅俗论中的“典雅“说。  相似文献   

14.
“以载道”是中国古代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中国学的发展影响深远。传统的以载道观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的发展。从格式塔整体观出发来解析以载道,就学的整体来说,学内部的诸因素的整体也必定大干它的部分之和,因而学能呈现出字以外的东西。“道”不是外在于学的东西,而是一个格式塔意象。  相似文献   

15.
“温柔敦厚”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美学例题,在历史演化过程中它涵盖了文学本体论、功能论、创作论、风格论、继承论诸多方面。作为一种美学思想,它是在中国古代平衡政治的现实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同时受敬天保亿的政治思想与儒家的中庸哲学、道家的柔弱胜刚强思想的浸濡,而且它体现了理性节制情感的心理学要求。  相似文献   

16.
值黄霖先生主持的“九五”国家社科重点项目《20世纪中国古代学研究史》形成七卷本的研究成果,由东方出版中心隆重推出之际,笔有幸就中国学批评史研究等问题向百忙中的黄先生进行了访谈,但愿下面整理的记录能给读诸君以教益和启发。[编按]  相似文献   

17.
山水学在中国古代学中占有重要席位。中国山水学的兴盛发达,与中国人以艺术化的态度对待自然,视人为自然的一部分,追求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理想境界关系密切,可以说,“天人合一”哲学思想是中国山水学发达之酵母。而中国人士大夫追求个性自由精神解放的隐逸情结则与最纯净的山水学一拍即合,隐逸情结对中国山水学的发达起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山水学的发达兴盛原因众多,但“天人合一”哲学思想与人士大夫的隐逸情结是其中最趋本源的两条,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8.
"雅"是中国古代文论的元范畴。在词学中,亦是一个重要而有特色的范畴,而对词论中尊"雅"观的研究却总是散落在整个美学、诗学或词史、词派等的研究中,文章主要梳理当代词论者对中国古典词论中尊"雅"观的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从整个古典美学或文论的角度;从词学理论的角度;从文学史的角度,对雅词进行分析的;词体雅化理论与学术思想结合进行研究的;从此四部分中抽离对有关词论尊"雅"观的研究以突显其研究概貌。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现代诗论的现代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诗论是说明和探讨现代诗歌本身的新话题而产生的。中国现代诗论的现代性问题首先绝不是一个引入西方学与化的现代性问题,而是关注诗歌、思考诗歌的中国诗论家们究竟如何看待、如何解释正在变化着的诗歌创作状况的问题。在这一需要中生长的中国现代诗论.也就有了与中国古代诗论的不同特征.当然也遭遇了一系列的困惑。  相似文献   

20.
王夫之的美学是古典美学的落霞。其艺术哲学是中国古代艺术哲学的一个标本,集中体现了古代艺术哲学的主要特征。本文试图在哲学和诗学的交汇点上,探讨王夫之艺术哲学、也是中国古代艺术哲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有机整体的运思方式及其美学意义。并且从气本论的自然观到有机整体的艺术观,从艺术创作论到审美鉴赏论,从艺术风格论到艺术功能论,对其艺术整体思想作了深入细致的论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