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提出一种采用永磁电机作风力发电机实现最大功率输出的控制系统。通过控制发电机转速,使风力机按照最大功率点跟踪方式运行。在考虑电机损耗和变频器容量的前提下,通过最优定子电流矢量控制使发电机输出最大功率。  相似文献   

2.
陈政石  刘娟 《茂名学院学报》2003,13(1):19-22,55
介绍一种高效节能、双逆变器结构、差频控制的交流调速实验系统系统。实现了一种两逆变器直流母线并联运行差频控制驱动电动机-电动机结构方式的拖动系统。这是一种创新结构的调速系统,由于建立了同轴电磁转矩方式的负载关系,省去了传统的电动机-发电机系统结构下的能耗电阻箱。系统实现了再生能量的全部回馈利用,调速系统消耗的电源功率仅仅是用于系统电动机激磁、损耗和变频器的开关损耗等。实验系统能实现不同负载类型和运行方式下的变频调速控制个种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3.
风速的随机性、间歇性及不确定性,必将导致风电场的输出功率也具有随机波动性和间歇性,风电系统的输出功率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电能质量.通过构建了以鼠笼式感应电机为发电系统的定速变桨距风力发电系统,展开功率跟踪控制系统分析.给出了风力机空气动力学特性和建模方法,建立了传动链数学模型和感应发电机的数学模型.设计了转矩控制环、速度控制环,给出了实现功率跟踪的功率控制环设计思路,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现风电系统的最优功率跟踪控制.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风力机功率和载荷随桨距角变化的内在规律以及设计无模型变桨距功率控制器,利用实验室现有风力发电机组资源,设计出计算机与风力机组输入输出接口电路;搭建风力机变桨距控制半实物仿真平台;为验证所开发实验平台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自主设计了两个变桨距控制实验项目。通过实验模拟风速,得到了功率和桨叶气动载荷随桨距角变化的关系;设计了无模型变桨距功率控制器并验证了控制器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为风力机实验开发和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学生实施变桨距控制实验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5.
介绍一种高效节能、双逆变器结构、差频控制的交流调速实验系统系统。实现了一种两逆变器直流母线并联运行差频控制驱动电动机 -电动机结构方式的拖动系统。这是一种创新结构的调速系统 ,由于建立了同轴电磁转矩方式的负载关系 ,省去了传统的电动机 -发电机系统结构下的能耗电阻箱。系统实现了再生能量的全部回馈利用 ,调速系统消耗的电源功率仅仅是用于系统电动机激磁、损耗和变频器的开关损耗等。实验系统能实现不同负载类型和运行方式下的变频调速控制个种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包括异步感应式发电机、双馈感应式发电机和永磁同步发电机在内的主流风电机组数学模型,针对不同的机组类型提出了相应的风力机模型和变频器控制策略.以建立的数学模型为基础,确立了接入无穷大系统的风电场模型,模拟风力机风速变化情况,对各个风机模型在风速扰动下的响应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并将仿真波形进行了简单的比较.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3种主流风力发电机模型的建立为大型风电机组仿真及试验系统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轨道行走机构的平稳移动和精确定位,提出一种有效的基于PLC的变频控制方法。系统采用一台变频器驱动多台相同减速电机,启停信号和到位信号分别由操作手柄和接近开关给出,并通过PLC对变频器进行端子控制。现场调试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能够使轨道行走机构平稳移动,保证运行中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节约了成本,并能够应用于多种工业生产场合。  相似文献   

8.
基于变速恒频双馈风力发电机组,通过调节发电机转侧子电流的大小调节系统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实现解耦控制。并在理论推导的过程中建立数学等效模型。最后运用MATLAB/Simulink电力系统建模与仿真平台分析发电机组在无功控制模式下风电系统在稳态和三相短路故障下运行输出特性。  相似文献   

9.
自动变频恒压供水系统是由PLC、电容式差压变送器、PID调节器构成闭环恒压供水系统,用一台变频器控制3台水泵(一拖3)的控制方案。本系统机械部分的设计主要是对水泵进行了说明。同时对电动机、变频器、PLC进行了设计。控制部分主要设计了变频运行、工频运行、手动运行三种控制方式,以及对主电路、继电器控制电路及PLC控制电路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10.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12):108-113
采用相似理论和标幺方程一致性,建立风力机比例模型,明确了模拟系统与实际系统的对应关系。设计了由变频器与三相异步电动机构成的风力机与发电机的物理结构,实现了一套风力机模拟实验平台。基于LabVIEW,在上位机实现风力机模型与电机控制策略,并建立了整体监控界面。该平台能模拟不同风速、不同桨距角以及不同输出功率等条件下的风力机特性。实验结果证明了平台构建的合理性和正确性,满足了风电技术教学与实验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田凯 《教学与研究》2006,(10):45-51
中外学人对权力有着千差万别的理解,概括起来,权力是指某些人对他人产生预期效果的影响力。权力具有强制性、单向性、相互依赖性、工具性、自我扩张性和侵犯性等基本特征。权力控制的必要性在于权力的自我异化倾向与权力主体的私人属性相结合,导致权力难以控制;权力运作过程中的两重性矛盾,导致权力易于失控;权力失控走向腐败对社会运行产生严重影响。权力本身的有限性、权力行使的相对性、权力运行的可控性使权力控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如何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只有实现以法律支配权力的法治权力,即做到权力法定、依法运权、越权无效、违法有责,才能加强对权力的有效制约。  相似文献   

13.
是学术权力还是行政权力在学术领域行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兴林 《高教探索》2006,(3):33-35,55
高等学校的行政权力,是处理高等学校教学、科学研究及其他一切行政事务的权力,对外代表学校,对内具有计划、支配、组织等一系列职能。学校内的任何领域,不论它有什么特殊性,都是学校行政权力的适用范围。保障高等学校学术事务按学术规律运行,按科学规律决策,关键是要求行政权力在学术领域正当行使,为此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机制。  相似文献   

14.
功率因数的高低关系到输配电线路、设备的供电能力,也影响其功率损耗。采用无功补偿可提高功率因数、节约电能、减少运行费用、降低损耗,符合我国节约能源的政策。  相似文献   

15.
反腐败斗争的形势是好的 ,但消极腐败现象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是因为权力被滥用、治党不严、疏于监督的结果。腐败的客观基础是权力。权力是腐败的前提条件。拥有权力者要腐败却易如反掌。因此 ,反腐败斗争的根本在强化权力对权力的监督 ,即把好用人关 ,首重权力赋予的监督 ;依靠监督网络 ,着重权力行使的监督 ;犹重权力剥夺的监督 ,严惩腐败者。只有这样 ,消极腐败滋生蔓延的势头就会受到有效地遏制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介绍了功率半导体器件工作于开关状态时,功率损耗的产生及计算方法,给出了实际使用时如何选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型氦氖激光器电源以直流12V输入,并采用开关电源逆变、倍压整流等技术;摒弃了传统的大电阻恒流的方式,采用了负反馈电路控制电流,减少了功耗,且稳流精度高于2%;还增加了稳功率电路,稳功率精度可达3%以上。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腐败的核心问题是权力腐败.而权力腐败是法治权力缺失的产物。因此,要从根本上治理权力腐败,首先要实现法治权力,即做到权力法定、依法运权、越权无效、违法有责。  相似文献   

20.
Power Drawing     
Power Drawing is the education programme of the Campaign for Drawing initiated by the Guild of St George. Primarily a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me, it focuses on drawing in schools and other educational settings and investigates how the use of drawing can help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 learn in a variety of subjects. The intention is to develop a range of strategies, methods and techniques to support learning through drawing.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ideas underpinning the programme, how it is organised 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used. It describes and reflects on the experience of the first year of the action research, and comments on some of the satisfactions and tensions that have emerged. It outlines how these will influence further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