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要把握好衡量典型的尺度。典型报道对象的选择,既要注意其突出性,又要注意其代表性,还要注意其时代特征、现实意义和受众的心理承受力。选择典型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不能设想以固定的模式去硬套,不要用非好即坏、非善即恶那么一把简单的尺子去衡量典型、裁判典型。对先进人物,衡量的尺度应该是“人”而不是“神”,  相似文献   

2.
王洁 《青年记者》2007,(14):87-87
由来已久的典型报道理论仍然深深影响着今天的人物新闻,这种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人物通讯就是抓典型塑造典型,塑造典型就意味着免不了“拔高”。在信息多元、价值多元的当前环境下,一个典型红遍天下、一个典型包治百病的时代已过去了。在平等自由意识、人本意识越来越普及的前提下,过于神圣化的形象已很难在人们心头站住,  相似文献   

3.
典型报道是我国新闻宣传中非常重要的形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它都发挥着引导教化的作用。但是,在21世纪的今天,典型报道这种报道形式如何适应新形势的挑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生存和发展,引起了媒介人士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4.
冯诚 《新闻战线》2023,(21):38-40
有时空穿透力的好新闻必具鲜明的时代特征,折射时代的发展变迁。典型报道,贵在呈现典型对象的“典型特质”。《“七虎”竞南通》之所以能够引发共鸣,赢得广泛认同和关注,得益于记者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挖掘出报道对象的典型特质,使作品既有鲜活的新闻价值,又可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正逐步演进为“参与性社会”。在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制定中。相关部门开始改变过去“谋”与“断”一步到位的政策制定模式。出现了通过施放“决策气球”来测试民意的趋势。本文通过回顾典型事例,结合公共政策的相关理论,论证施放“决策气球”是有必要的。对此,新闻媒体应该跳出陈旧观念的樊篱,充分地运用“平衙”的报道策略,积极地、负责地参与报道。  相似文献   

6.
人物典型报道是党报的一大特色。焦裕禄、孔繁森、许振超、牛玉儒,等等,无一不是党报推出的影响全国的重大典型。而就报道形式而言,比之焦裕禄、王进喜等老一辈人物典型的报道,许振超、任长霞、牛玉儒等新时期的人物典型报道,更注重“互动”,让读广泛参与,而不再是一味地“我写你看”。在人们参与意识普遍增强、在信息多元化、电视普及率不断提高的今天,“互动”已是人物典型报道的弥足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丁智擘 《新闻知识》2004,18(10):19-20
典型报道是我国新闻宣传中非常重要的形式,在建国以及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它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但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典型报道这种报道形式如何适应新形势的挑战,如何在新的形式下生存和发展,引起了众多媒介人士的关注。许多人对典型报道的前景持悲观态度,然而,我却要指出典型报道其实是前景无限。  相似文献   

8.
赵斯江 《军事记者》2004,(11):28-29
任何典型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社会环境。在我们党发展壮大的历程中,各类典型灿若星辰。从40年代的张思德到60年代的雷锋、王进喜、焦裕禄、“南京路上好八连”、“硬骨头六连”等,这些先进典型,无一不是特定的时代产物,它所昭示的思想内涵及价值取向无一不是与时代精神相吻合,与推动党的事业所弘扬的精神相吻合,与人民的呼唤相吻合。离开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就会使典型游离于社会和时代之外,难以引起人们心灵的碰撞,也产生不了大的影响和震撼,自然也“叫”不响、“推”不开。因此,先进典型的选材必须以时代精神作为一个重要标准。具体来说,选材要抓住以下要点:  相似文献   

9.
发现典型,树立典型、宣传典型,依靠典型的先进模范作用来推动现阶段的工作,是我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我们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曾先后树立了一大批各行各业、各种各样的先进模范人物典型.这些典型曾经激励和鼓舞了无数的人们,投身革命和建设并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如何准确地发现典型并及时将其报道出去,是我们经常需要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的综合体现.我认为,采写典型人物应当从时代发展的要求上去把握,站在与时俱进的高度上及时捕捉典型人物的显著时代特征,把典型人物的时代特征生动鲜明地体现出来.这样才能真正树立起典型,才能真正体现典型人物的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10.
先进典型是一面旗帜,就其精神实质来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充分反映了社会前进和发展的价值取向。实践证明,用先进典型教育群众,是最实在、最具体、最生动的教育方式,远比一般讲道理效果要好得多。随着时代的发展,如果仍以传播视点报道典型,不充分考虑到受众的需要.就违背了信息传播规律,必然导致典型宣传效果弱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试析典型人物报道的现状与命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海燕 《新闻知识》2004,18(5):15-17
中国似乎自古以来就不乏典型:从《三字经》中的孟母、孔融到“二十四孝”里的黄香、吴孟,可谓“江山代有‘典型’出”。然而作为我国新闻体裁的一个特殊品种,典型报道还是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才诞生的。1942年4月30日《解放日报》有关模范劳动英雄吴满有的报道被认为是中国的首篇典型报道,它是在毛泽东的鼓励下发出的。  相似文献   

12.
典型报道是时代的风向标。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今天.典型报道具有显著的引领作用。人民军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特殊群体.一大批脍炙人口的军队典型人物报道让读者难以忘怀.充分发挥了催人奋进的作用。进入21世纪以后.新闻工作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受众的价值取向和阅读需求日益多元.无论是报人还是读者.越来越感到.典型报道的社会影响力不如过去大.典型在人们心中滞留的时间没有过去长。是典型报道失去价值了吗?显然不是.那些为党和人民.为国家和民族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仍然受到人们的崇敬和爱戴。媒体上报道的“时代先锋”和“道德模范”.很多都成为街头巷尾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典型宣传是党报的一个鲜明特色,是党报发挥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的作用的重要方式之一。正因为典型宣传有着如此重要的意义,典型宣传更要有精品意识,也就更需要我们对典型报道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使之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4.
刘见闻 《新闻记者》2007,(12):103-104
抓好典型报道是党报的优良传统。典型报道包括人物典型、事件典型、经验典型、个体典型和群体典型,等等。搞好典型报道,对弘扬社会正气,推动各项工作。提高党报的影响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面典型报道是引导社会舆论的一种传统手法,过去和现在都取得相当的成绩;但仔细研究,目前的正面典型报道还有许多缺失的地方。  相似文献   

16.
许燕 《新闻知识》2006,(6):36-38
众所周知,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往往有多重层次的涵义。一般来说,在事实与价值分开的主旨之下,客观性原理可以分成原则要求和执行手段两个层面。后者也就是新闻记者在新闻报道实践中真正实施使用的手段和技术,我们通常称之为“客观报道”。经过一百多年的实践,西方“客观性报道”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对于客观性的实际操作,最典型的总结来自Tuchman(1972),他认为,今天的大多数新闻记者很少把客观性当做理论或伦理的建构来谈论,反而把它仪式化为一系列常规惯例。Shoemaker和Reese(1996)也认为今天的客观性“与其是新闻记者的核心信念,更…  相似文献   

17.
深度报道是阐明新闻事件因果关系.预测新闻事件发展趋向的一种报道形式。这种报道形式,不仅要讲清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过去和现在,还要预测事物的发展和未来;不仅要报道新闻事件发生的地点,还要报道涉及的地方;要报道当事人,而且还要报道相关的人物;要阐明新闻事件的背景,意义和影响;要有具体的情节和细节,而且更要用事件本身的典型人和典型实事说话,因此,深度报道具有更大的舆论引导作用,是提高新闻宣传质量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大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于报纸宣传的重头戏——典型报道来说,如何把一个个新鲜、活泼、富有时代特征和很强生命力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奉献给广大读者,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抓典型要敢于尝鲜 抓典型就要在新字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19.
就报道形式而言,比之焦裕禄、王进喜等老一辈人物典型的报道,许振超、任长霞、牛玉儒等新时期的人物典型报道,更注重“互动”,让读广泛参与,而不再是一味地“我写你看”。在人们参与意识普遍增强、在信息多元化、电视普及率不断提高的今天,“互动”,是人物典型报道弥足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全运会自1959年至2013年,已举办十二届。《人民日报》对每届全运会都做了详细报道。不同历史背景下,在关于全运会的报道中,运动员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本文以1959年至2013年的《人民日报》的体育人物报道为样本,以运动员报道为研究对象,从改革开放前、改革开放至2000年、新世纪至今,三个不同时期的报道进行分析,对典型个案进行重点剖析。通过分析运动员形象的变迁,总结其历史变迁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