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张琪玉 《中国索引》2005,3(2):57-57
我不懂心理学和美学,不过,我知道,在索引版面中,的确存在着心理学和美学现象。当我们进行索引版面设计时,若能考虑到这方面,就可提高索引的品位。  相似文献   

2.
新闻心理学与传播心理学的研究几乎是与新闻学、传播学的诞生同时期的,但形成学科的年代却因社会条件的制约而有所不同。下面对中国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研究作一个简要的回顾与展望。对中国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研究的简要回顾中国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新闻心理学的萌芽阶段早在1918年,中国新闻学的祖师徐宝璜先生在其专著《新闻学大意》①第四章“新闻之精彩”中论述到:“推定最近事实是否为多数阅者所注意之标准,曰新闻之精彩。新闻之精彩者,乃足引起多数人注意某事实之物也。”“新闻学常与心理学发生至深之关系。新闻之…  相似文献   

3.
盖格尔是德国现象学美学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开创了用现象学方法分析审美心理审美体验的先河,因而成为现象学美学的奠基人。他提出价值论美学,《艺术的意味》一书在审美价值主客统一的基础上划分审美对象与主体的层次,又吸纳心理哲学和生存主义哲学形成独特的开阔视野。探讨审美经验与审美价值。盖格尔的现象学美学方法为我们探索审美活动提供全新的思路和方法,并促进德国和西方美学思想的现代化研究,使之转向新视阈。  相似文献   

4.
编辑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编辑审美过程。编辑学与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所谓编辑美学则是把编辑学与美学结合起来,专门研究编辑过程的美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学问。编辑审美是编辑美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仅就编辑审美的有关问题作初步探索。一、编辑审美力的形成编辑审美力是编辑过程美的发现,鉴赏和创造的主体条件。编辑鉴赏同一作品所以会出现不同的美学价值,这是由于编辑的个体差异和一切历史的、社会的原因所形成的。编辑审美价值不仅与具体的编辑对象有关,而且也依赖于个人编辑素质及修养等。  相似文献   

5.
沙勤 《新闻三昧》2000,(11):28-29
编辑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编辑审美过程。编辑学与美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所谓编辑美学则是把编辑学与美学结合起采,专门研究编辑过程的美的形成和发辰规律的学问。编辑审美是编辑美学的重要内容,本文仅就编辑审美的有关问题作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传播心理学是传播学和心理学交叉而成的新兴学科,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林之达教授的新作《传播心理学研究新探》在革新传播心理学传统的建构基石、思路和理论框架上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传播心理学新探》是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基金资助的课题《传播心理学研究》的最终成果。  相似文献   

7.
彭国栋 《传媒观察》2007,(10):53-54
新闻学理论在最近几年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新闻学理论体系和美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伦理学、经济学等都形成了交叉融合的互动关系,使新闻理论拓宽了研究视野,深化了学术内涵。本文将引入视角理论,对新闻的叙事报道进行透视和反思,以  相似文献   

8.
心理战宣传制品设计中的心理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是否善于运用心理学因素是设计出成功的心理战宣传制品的关键之一。本文分析了受众的文化心理、审美心理、环境心理等与心理战宣传制品的关系,认为通过研究心理战宣传制品各构成要素的心理学特点和规律,能够较好地指导设计出满足不同战场环境和对方受众需要的心理战宣传制品。  相似文献   

9.
丁峻的<知识心理学>整合了哲学、认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审美心理学、科学心理学和艺术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全方位、系统地揭示了人类知识创造的微观机理,是我国第一部全息破解了人类知识创造之谜的力作.  相似文献   

10.
新闻编辑中的艺术美学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非寒 《今传媒》2011,(6):143-144
每个人都有追求美、创造美、热爱美的天性。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在任何事物上都体现着;我们人类所取得的一切文明成果,我们的审美心理无一不得到升华。新闻活动也是我们人类的一项审美创造活动,人类对自身历史的一种审美描述大都也是通过新闻作品来进行展现的。而作为研究人类审美实践的美学,应研究新闻编辑中的美学,从而建构新闻编辑中的美学理论。  相似文献   

11.
传媒艺术的审美属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媒对艺术的影响是划时代的.电子科技使传媒形成了与以往任何的艺术样式都不可同日而语的艺术形态.当代美学与日常生活有着不解之缘,"日常生活审美化"虽然体现了美学的转向,却不足以建构当代美学的内在机理,艺术作为人的审美之维还是当仁不让地应该成为美学研究的主要角色.传媒艺术作为当代艺术的整合性概念,是在与传统艺术相对举意义上提出来的,它为当下的审美活动提供了最主要的对象和审美经验.传媒艺术固然包括了传统艺术的内容,但是传媒艺术的时代性特征,又是我们探讨新的审美方式的逻辑起点.在传统艺术中,艺术家的形式创造特征是显性的,欣赏者在面对艺术品的时候,所感悟到和鉴赏的首当其冲是艺术家的形式创造能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形似"并非艺术家的首要追求.而传媒艺术供我们观赏的图像在运动着的时空中被摄录,又在运动着的时空中被播放,因此,就显得异常真实.与传统艺术相比,主体的形式创造因素在欣赏者面前淡化退居其后.距离感的消解,审美主体对于对象的融入,在传媒艺术的审美过程中是普遍的.传统美学主张"无利害"的审美,也就是远离欲望,传媒艺术的审美则是和欲望密切相关的.在传统艺术中,娱乐的功能只是诸多功能之一,而且决不会占有首要的位置;而在传媒艺术中,快感成为人们最主要的审美需要,娱乐提供了最为普遍、广受欢迎的快感资源.传媒与生活密切相关,但传媒不能等同于日常生活,审美在日常生活的呈现不能取代美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高寒冰 《出版广角》2015,(14):124-125
美学是艺术自身价值的体现,是近代西方美术史重要的理论依据.鲁道夫·阿恩海姆的《艺术与视知觉》是以知觉层面的视知觉理论为内容撰写的一部美学力作,开创性地将心理学理论应用到艺术感知中.书中提出艺术表现审美新境界、新价值,明确了视知觉形式动力在知觉层面把形式和情感统一起来这一特征,丰富了美学审美标准,为品评现代艺术作品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浅论移情     
移情说是一个很重要的审美范畴,在美学中占有这很重要的地位。古今中外对其都有相关方面的研究和阐述,朱光潜先生在《文艺心理学》中还专门的时移情说进行了梳理和研究:移情就是把自己的感情移动到物体上去。  相似文献   

14.
柳阳辉 《兰台世界》2014,(3):138-139
朱熹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儒学大家,他的儒学思想流传至今。同时,在他众多论述中有不少唯心主义心理学思想,他的心理学思想对我国的心理学发展史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朱熹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位儒学大家,他的儒学思想流传至今。同时,在他众多论述中有不少唯心主义心理学思想,他的心理学思想对我国的心理学发展史有着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审美人类学是一个崭新的学科概念,也可以说是一个尚在孕育阶段的学科,它是用美学的概念系统对人类学进行阐发,同时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引入美学领域的一门学科.尽管关于这门学科的概念界定和内涵的确定还在探索阶段,但近几年不少学者都自觉不自觉地从事着这一领域的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华夏审美风尚史>、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审美文化史>两套多卷本的著作都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审美人类学的视角,既有美学方法的分析,又引用了大量人类学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两者的结合,在美学研究和人类学研究方面都有了进展,开拓出了一个新的研究境界.  相似文献   

17.
佟霏  蔡璐 《声屏世界》2011,(6):43-43
电视纪录片一个重要的美学原则和美学精神是生活美,而这种美是需要通过创作者对一种审美情境,也就是纪实情境的精心构筑与营造才能实现的。纪录片审美情境的形成,一般取决于五个要素:题材、形式、视觉空间、情绪、风格。只有这五个要素交融配  相似文献   

18.
对传播心理学研究的两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就传播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两个问题即新闻心理学是不是传播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和传播学给传播心理学的研究留出了多少空间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新闻心理学不是传播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二者之间是既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又相互独立、共同发展的关系;传播心理学是研究媒介化的信息传播过程中人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规律及其生理和心理机制的科学。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幼儿书籍设计理念为研究对象,结合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设计心理学、美学等多学科知识,研究分析幼儿的认知思维、智力、创造力、能力等心理发展规律及特点,试从幼儿阅读兴趣、益智培养、美感教育、安全等方面指出幼儿书籍设计应遵循的设计理念,让设计师更好地把握书籍设计的思路与方向,并研究应用到幼儿书籍设计出版中.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编辑学已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心理学也开始把人在编辑实践活动中的心理变化作为重要的研究内容,为推动编辑学和编辑工作的发展提供心理学的理论依据。为此,有必要创建编辑学的新分支——编辑心理学。本文对编辑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内容、方法等提出个人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