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1994年授权的美国、日本、德国不同性质专利的维持情况。运用数据统计和实证研究的方法,以我国授权的外国专利数量总数为总体研究样本,以美、日、德的专利数量作为专门研究样本,首先系统阐述外国专利整体维持趋势,继而分析美、日、德不同性质专利的维持时间、法律状态、维持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日本的产品专利、方法专利被终止率最高;美国的产品与方法专利被终止率最高;德国不同性质专利中产品专利被终止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我国授权的不同技术领域专利的维持时间及法律状态和不同时间段专利被终止率的实证研究发现:电学类专利维持时间最长,纺织造纸类专利的维持时间最短;电学类专利被终止率最低,固定建筑物类专利被终止率最高;不同阶段电学类专利被终止率下降趋势较为平缓,纺织造纸类专利被终止率下降趋势较快。  相似文献   

3.
从专利情报视角,运用SPSS软件,对国家知识产权局1994年全年授权的3838件发明专利中因未交专利年费而被终止的2921件进行多元线型回归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发明专利平均维持时间短,被终止速度快;外国申请人获得的发明专利维持时间比国内申请人获得的发明专利维持时间长;申请人的国别、从申请到授权所需时间、权利主体类型、发明人数和权利要求数对发明专利的维持时间影响依次减弱。  相似文献   

4.
探讨将生存分析应用至专利维持研究的适用性和有效性。运用生存分析中的生存函数和cox分层回归模型,针对中国1985-2009年间信息技术领域发明专利数据,确定领域专利维持时间分布、比较不同国别申请人维持状况,并量化影响专利维持的风险因素。研究发现: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的中位生存期约为10.5年,仅有接近1%的专利维持到届满;美国申请人专利维持情况最好,中国申请人的维持时长总体偏低,但有部分专利始终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申请授权时间、发明人数量、申请人数量、申请书页数对专利维持的影响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5.
国内外专利产业化潜力评价指标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意义] 目前国内外一些专利评价指标能否用于专利产业化潜力的评价尚具争议,本文对遴选的指标是否适用于国外、国内专利的产业化潜力评价进行验证,尤其针对中国专利的特点,分析与国外专利在产业化潜力评价指标上的异同点。[方法/过程] 从技术、权利、市场三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考察,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遴选专利产业化潜力评价的相关指标,并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等计量方法对这些指标进行效力验证。[结果/结论] 通过专利流氓购买专利和国内转移许可专利对指标体系进行验证,结果可知:国内外专利产业化潜力评价指标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实证研究确定了一部分可用于评价国外专利产业化潜力的指标,包括相对被引次数、非专利参考文献数量、IPC分类号个数、权利要求数量、专利族大小、专利年龄、授权后第8年是否维持;可用于评价国内专利产业化潜力的指标,包括专利类型、授权后第5年是否维持。  相似文献   

6.
以中国知识产权局1985年至2004年间授权的发明专利为研究对象,选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维持时间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专利维持量随时间先增后减,在3年这一时间点达到顶峰后呈类指数分布变化。专利申请人类型、专利申请人国别、授权时间、申请人数量对专利维持时间的影响依次递减。应从提升本土专利申请质量和促进高校及科研机构专利成果产业化等多个角度促进专利维持时长的提升,推进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曹娟 《晋图学刊》2016,(6):41-46
专利维持是高校专利活动中必须被充分重视的内容,研究专利维持信息对衡量专利技术水平与经济价值、了解创新主体管理和运用专利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存在一个普遍现象,多数高校只重视专利申请或授权数量,而不重视专利的质量和专利维持.以太原理工大学为例,通过检索和统计,分析了该校1985-2014年的专利申请、授权和维持情况;并针对占比较大的授权后5年内就失效的专利,进行了失效原因分析、专利维持与否的决策权以及专利强度分析,证明这些过早“夭折”的专利依然具有可开发的潜力和价值.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提出了多个切实可行的促进专利有效性维持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专利法律状态信息组合分析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专利法律状态信息分析可以弥补专利申请信息分析的不足,对技术差距、研发实力和专利质量等多方面都能进行深入的揭示。基于专利授权率、授权专利有效率和有效专利维持时间三个指标构建技术、技术来源国或地区、申请人三个维度的专利法律状态信息组合分析模型,揭示专利数量无法展现的相对竞争态势,并以锂离子电池领域进行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Innography为专利数据来源,从专利申请地域分布、年度分布、申请人分布、核心专利分布等方面对中、日、美三国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领域的技术发展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领域,全球专利申请量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来源于中国的专利申请数量仍保持平缓增长;日、美两国引领该领域的全球专利技术市场;美国掌握该领域近半数的核心专利,而日本在专利数量上占优势。  相似文献   

10.
采用德温特世界专利创新索引数据(Derwent Innovation Index, DII),通过专利权人的检索方法,采集美国能源部国家实验室(DOE)、法国科研中心(CNRS)、德国马普学会(MPG)、德国莱布尼茨科学联合会(Leibnitz)、德国赫尔姆霍茨研究联合会(Helmoholtz)、日本理化所(RIKEN)、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理事会(CSIR)、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俄罗斯科学院(Russ ACAD SCI)等9个研究机构2000-2005年间授权的发明专利,利用Derwent Analytics专利数据信息挖掘与可视化分析软件对上述机构的专利数量、授权组织和专利图谱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通过专利引文分析方法,对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数据库中的中国专利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专利的引用情况进行全面考察。时间维度的考察将揭示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关系发展的趋势;技术领域维度的考察展现出中国在相应技术领域与其他国家间关系的相对聚集。分析结果表明,美、日、德等国家是中国前向引用和后向引用主要的来源国,这在总量和各技术领域层面都得到展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英国是专利开放许可制度的开创者,验证其制度的实施效果,探寻其制度的利弊,有助于我国对于该制度的科学引入和实施。[方法/过程] 利用Innography数据库,对英国开放许可专利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数量分析包括时间、主体和技术领域的分析,质量分析主要是专利强度分析。[结果/结论] 2003-2019年英国开放许可专利年均登记量仅有1 364件;在有效开放许可专利中,92%由前20位国外大企业拥有,高校仅有16件,技术集中于汽车领域和计算机软件领域,足以说明该制度的整体吸引力有限且不均衡。但是,开放许可专利的质量并不低,况且有效开放许可专利中还有9%的高强度专利和少量的标准专利,侵权并无明显增加,比理论推导的结果要好。基于此,我国引入该制度时应该注意:年费的优惠幅度、许可费的开放性、辅助激励机制的效果以及我国高校和标准专利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 英国是专利开放许可制度的开创者,验证其制度的实施效果,探寻其制度的利弊,有助于我国对于该制度的科学引入和实施。[方法/过程] 利用Innography数据库,对英国开放许可专利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数量分析包括时间、主体和技术领域的分析,质量分析主要是专利强度分析。[结果/结论] 2003-2019年英国开放许可专利年均登记量仅有1 364件;在有效开放许可专利中,92%由前20位国外大企业拥有,高校仅有16件,技术集中于汽车领域和计算机软件领域,足以说明该制度的整体吸引力有限且不均衡。但是,开放许可专利的质量并不低,况且有效开放许可专利中还有9%的高强度专利和少量的标准专利,侵权并无明显增加,比理论推导的结果要好。基于此,我国引入该制度时应该注意:年费的优惠幅度、许可费的开放性、辅助激励机制的效果以及我国高校和标准专利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专利申请及审查制度的专利引文评价效能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研究专利申请及审查制度下的专利引文作用机理,厘清专利引文评价效能,是保证学术评估客观合理的重要前提。[方法/过程]以美、中、日三国诉讼专利和许可专利为实证样本,分析专利引文频次与专利价值的相关性,并结合专利申请和专利审查制度就专利引文对施引专利、被引专利的评价效能进行深入剖析。[结果/结论]专利引文频次对专利价值而言是一个正向、负向、中性混杂的评价指标,专利引文对专利价值的评价需建立在对引用动机、引文扮演角色和实际发挥作用等诸多要素的深入细致分析上,否则,专利引文对专利价值不具有客观的评价效能。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trend of global concentration i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round the world. It accepts papers and patents as appropriate data for revealing the development and statu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pectively. The performance of these outputs in production and citation impact is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the analysi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both papers and patents are geographically concentrated on a small number of countries, including the United States, the United Kingdom, Japan, Germany, and France. China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in paper production and citation impact, and Taiwan and Korea have experienced a rapid growth in patents over the past years. The degree of concentration dramatically decreases when the data from the United States are excluded, indicating the effects of the U.S.’s participation on the concentration. Patents show a higher degree of concentration than papers. With time-varying aspects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degree of concentration of papers and patents has gradually decreased over time. The concentration of patents has declined more slowly than that of papers. This decrease of the concentration is mainly due to the reduction of the predominant role of the U.S. in world R&D output.  相似文献   

16.
专利文献中包含了大量的技术、经济与法律信息,国外官方专利网站数据库是专利信息检索的重要资源.论文对欧洲专利局、日本专利局和俄罗斯专利局网站提供的免费专利信息检索系统及检索方法和技巧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