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的管理理念及所产生的行为直接决定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效果。因此,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必须正确认识新课程给学校管理带来的巨大变化,并通过管理创新来应对变化,确立新的学校观和管理观。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方案是在学校中通过校长领导下的教师队伍的创造性劳动变成现实的。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的管理理念及所产生的行为将直接决定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状况,而新课程中新的教育理念与创新要求管理发生相应的变革。因此,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必须正确认识新课程给学校管理带来的巨大变化,并通过管理创新来应对变化,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方案是在学校中通过校长领导下的教师队伍的创造性劳动实现的。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的管理理念及所产生的行为将直接决定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状况,而新课程中的新教育理念与创新管理要求发生相应的变革。因此,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必须正确认识新课程给学校管理带来的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方案是在学校中通过校长领导下的教师队伍的创造性劳动变成现实的。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的管理理念及所产生的行为将直接决定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状况,而新课程中新的教育理念与创新要求管理发生相应的变革。因此,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必须正确认识新课程给学校管理带来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程改革中,校长的管理理念及其所产生的行为将直接决定着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状况,因此,作为校长必须正确认识新课程给学校管理带来的巨大变化,并通过管理创新来应对变化,确立新的学校观和管理观。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即教职工在学校管理者的管理下开展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活动,所涉及到的三个方面是:学校管理者-教职工-学生,是一个由“人-人-人”构成的管理系统,学校管理的起点和归宿都是人。因此,只有在管理过程中,以人为本,重视并做好人的管理工作,才能确保学校各项工作富有成效地进行下去。我校主要通过三驾马车助推新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6.
浅谈农村学校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学校的管理者特别是校长;必须通过管理创新来应对时代的变化,确定新的学校观和管理观。坚持依法治校和民主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突出学校管理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服务的思想,尊重广大师生,激励他们不断自我发展,从而保证教育教学的顺利实施,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张富成 《华章》2007,(6):40-40
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必须通过管理创新来应对变化,确立新的学校观和管理观,突出学校管理为学生、教师和学校发展服务的思想,尊重广大师生,发现他们的特长,激励他们不断自我发展,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其全面、和谐的发展,从而为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重建符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管理制度,创设宽松开放的课改环境,已成为学校教学管理者积极思索的问题。因此,在新的教育理念下,不仅要求教学方式的创新,还要有管理方式的创新,确立新的管理观,突出学校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树立为师生和学校发展服务的思想,尊重教师,使教师不断完善自我,发现自我,激励自我,与新课程一同成长。  相似文献   

9.
现代化学校管理是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新课题,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新课程给学校管理带来的变化,确立新的学校观和管理观,倡导学校管理以人为本的理念,激励师生不断发展,从而不断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方案是通过校长领导下的教师队伍进行创造性的劳动而变成现实的。校长的管理理念及所产生的行为,将直接决定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状况。新课程的实施是否成功,新课程中新的教育理念能否变成现实,学校的管理者,尤其是校长,起着关键的作用。新课程中的新教育理念与创新精神的弘扬,要求学校管理者进行相应的变革,树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管理理念,努力成为实施新课程的推动者和管理者,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有利的学校环境。同时,从管理行为上进一步规范,以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特点、新要求。一、重视教育的个性化特征,引导学生变革学习方…  相似文献   

11.
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仅只是教学内容的除旧布新或教材的更新换代,而是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的基础教育新一轮全方位、立体式的整体性改革。“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这样一个富有时代特征的教育理念,不仅需要体现和贯彻到课堂教学领域,而且必须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过程之中。新课改呼唤着新型的学校管理。因此,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必须树立新的办学观和管理观,构建学校管理的新行为、新措施及新方式,重新定位校长的角色,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真正地把人放在第一位,从而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高学…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方案是在学校中通过校长领导下的教师队伍的创造性劳动变成现实的.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的管理理念及所产生的行为将直接决定新课程的实施状况,而新课程中新的教育理念与创新要求管理发生相应的变革.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的教育理念要在新课程方案实施中实现.需要校长带领教师进行创造性的劳动.这是因为校长的管理理念及行为会直接影响着新课程的实施状况。对此,校长必须充分认识.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学校管理发生相应的变革.新课程会给学校管理带来较大的变化.只有通过管理创新.才能应对这些变化。作为校长.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希望能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学校中,新课程方案是通过校长领导下的教师队伍的创造性的劳动变成现实的。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的管理理念及所产生的行为将直接决定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状况。作为一校之长,如何在教师队伍的管理上做好文章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呢?笔者在实际工作中认识到:制度管理由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公开性”和“公正性”,使得学校管理走上了法规化的轨道,但是,它在操作中往往忽视了人的“千差万别”性,使学校管理变得“刚化”,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背景下学校管理者管理理念及所产生的行为将直接决定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状况,而新课程中的新的教育理念与创新意识则要求管理发生相应的变革.因此,学校管理者必须正确认识新课程给学校管理带来的巨大变化,并通过管理创新来应对变化,确立新课程背景下学校实现自主发展的机制,从而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呼唤新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课程新的教育理念要求学校管理观念发生相应的变革。笔者以为,其新意如下: 新课程下的学校管理是人格化的管理。学校是有生命的,应该成为幸福快乐的校园,学生、教师和校长都应该在其中获得成长、获得幸福感,这也是学校成功的最终标志。人格化的学校管理,是建立在管理者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专业化是未来教师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学校是教师专业成长的现实土壤,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求学校管理发生相应的变革。因此.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必须正确认识新课改给学校管理带来的巨大变化,确立新的学校观和管理观,以人为本.突出学校管理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服务的思想,尊重广大教师。激励他们不断自我发展,从而保证新课改的顺利实施,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8.
在学校中,新课程方案是通过校长领导下的教师队伍的创造性的劳动变成现实的。学校管理,特别是校长的管理理念及所产生的行为将直接决定新课程在学校中的实施状况。作为一校之长,如何在教师队伍的管理上做好章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呢?笔在实际工作中认识到:制度管理由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公开性”和“公正性”,使得学校管理走上了法规化的轨道,但是,它在操作中往往忽视了人的“千差万别”,使学校管理变得“刚化”,缺乏“人性”,  相似文献   

19.
人们常说,有一个好校长就意味着有一所好学校。新课程的实施是否成功,新课程中新的教育理念能否变成现实.学校的管理者尤其是校长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中小学校长要改变传统的管理行为,树立适应时代发展的理念。在新的课程改革中.中小学校长新的管理行为包括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首先是教育观念的改革.在学生全面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校长必须充分认识新时代赋予校长角色的新内涵,不断反思,更新观念,这对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是非常重要的. 一、新课程呼唤校长认真反思,更新教育观念 新课程改革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迎来了新的挑战.校长是学校的组织者、指导者和领导者,他的思想道德面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教育的信念与追求,对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认同与取舍等,无不渗透在学校管理之中.学校管理是一项完善人的内心世界、规范人的外在行为、培养创新人才的系统工程,尤其需要科学的先进的教育思想的指导.校长必须学会反思.所谓反思就是指自我调整、自我建构的自省、内省能力,追求较高境界的人格品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这样,我们才能号准时代的脉搏,着眼未来,采取科学的方式方法,构建良好的集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