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劳动力市场上"用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同时并存,意味着大学生就业适配性问题的日益突出。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就业适配性问题的主要表现,从劳动力市场、大学生就业制度和大学生就业能力三方面寻找适配性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以期能找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适配性问题的关键所在,并从以上三个方面提出加强大学生与用人单位适配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入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快速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本文通过探讨高校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就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充分认识到就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更好地贯彻"以人为本"就业指导理念,进而做好就业工作。  相似文献   

3.
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近期频繁发生的因就业问题引发的大学生自杀事件,向人们发出了严重的警讯。就业形势拷问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危机教育的缺失,呼唤高校就业危机教育体系的建构。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和职业发展生涯规划课程普遍忽视"就业危机教育"。将以促进大学生对"就业危机"的理性认知为主要内容的大学生就业危机教育纳入到现行的教育实践体系中,加强对大学生就业观和择业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大学生就业危机干预,构建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大学生就业危机教育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是西部经济发展人才补给的重要资源,在国家鼓励毕业生支援西部建设的大环境下.如何把毕业生引向西部就业,需要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和大学生共同做出努力才能得到解决。本文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从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大学生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到西部基层就业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大学生就业能力不足。找出大学生就业能力欠缺的原因并努力寻求对策,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1999年大学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笔者在分析了"供给说"、"需求说"、"政策说"和"次贷说"等解释大学生就业难的理论后,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最重要的措施是约束和规范政府自身行为,使其承诺可信度大大提高,这样民营中小企业才能发展壮大,进而才能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相似文献   

7.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事关社会稳定发展、影响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焦点问题。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是造成"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学生在就业中出现的错误或消极观念进一步导致了就业难。因此,找出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强他们的道德素质教育,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就业道德观,对化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浅谈大学生就业的从众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长,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日益凸显。除了整体就业形势严峻以外,许多就业心理问题也阻碍着大学生顺利就业,就业心理问题中的从众心理就会导致大学生非理性就业。大学生就业的从众心理是指择业时的盲目从众,盲从的主要原因是对主客观情况认知不准确,不能科学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只有大学生个人、高校、政府三方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好大学生就业从众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性失衡,大学生就业逐步呈现出“眼高手低”的就业心态与“驱东避西”的就业取向,由此相互交织而引发的失业现象以及相关社会问题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改善不仅与我国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经济体制改革的完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等紧密联系,同时也取决于大学毕业生个人就业观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与社会就业逐步融为一体。高校改革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基础。高校要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课程改革,加强就业准备教育。  相似文献   

11.
当前全球化的金融危机使得原本就紧张的就业市场变得越来越艰难了。在这场就业危机中,如何通过创业教育增强自身的就业能力,在社会用工市场中合理地定位自己,是解决体育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从当前社会用工市场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来看,体育大学生只有转变原有传统的就业观念,适应当前社会市场的用工需求,明确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抓住危机中的机遇,认识自身对社会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高校贫困毕业生由于经济贫困的制约、心理贫困的影响、综合素质的局限、人际交往的贫乏、社会资源的稀少,这些使得他们的就业道路更加艰难,容易形成贫者更贫的"马太效应"。为了避免负面效应的出现,高校要从课程建设、心理辅导、人文关怀、经费支持、信息畅通等多方面为贫困生创造就业条件,提高就业竞争力,帮助贫困生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13.
以“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大学生就业,在大学生当中进行“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是缓解当前就业压力的方法和举措,也是“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内容.针对目前高校学生创业的现状及问题,探究“预就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大学生创业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4.
高校"双困生"是目前高校毕业生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在经济状况、就业技能、就业观念、性格、就业政策上都处于弱势。属于家庭经济、就业都困难的学生。针对"双困生"面临的问题,为培养更多高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等教育人才,政府和学校应建立健全相关政策、设计相关课程有针对性的关怀就业弱势群体,增强他们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的要素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更给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农民工就业市场上出现的供求"两难"、"三抢"局面,与"刘易斯拐点"两个阶段理论有着密切联系,只有正确认识其中的关系,才能在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方面寻找有效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生数量骤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突出。而"世界进入了弹性劳动与经济不稳定、工作不稳定时代"。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影响到我国实体经济,相关行业用人数量下降,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高校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既减轻社会就业压力,又可以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受到政府、社会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成为缓解就业矛盾的一条途径。本文从分析新形势下我国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界定及现状入手,分析了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成因及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促进灵活就业的思路与对策,以期对高校毕业生成功就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之严峻,决不是简单地归结为“供大于求”所能概括的,其间包含着社会供求矛盾、教育结构矛盾、人事体制矛盾、学生自身矛盾等诸多因素。在存在众多深层次复杂原因的情况下,要做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工作,就需要准确理解该工作的内涵,进一步完善就业导向机制、无障碍就业机制、就业评价制度等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国正经历一个高就业压力、高失业率时期。面对新的形势,要求我们的发展战略转到就业优先上来。我们的政策选择也应该以增加就业为主。经济结构的调整不能牺牲就业率。要认识到。从某种意义上说,在现代社会就业就是经济增长的目的所在。采取正规和非正规就业相结合的就业措施。切实解决城市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在严峻的就业情势下,大学生对于目前的高校教学有着明确的实践性创新需求,为此有必要形成"入职导向"的教学创新理路,在模拟"入学即入职"中,实行学习、练习及实习并重的教学模式,通过提升学生的就业力而达致提升就业率。  相似文献   

20.
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事关广大毕业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事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特殊时期的冲击下,高校就业形势更为严峻。结合大学生心理及国家政策对于特殊时期下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问题展开分析,探讨了特殊时期基层辅导员指导毕业生就业应采取的对策,指出辅导员应将就业工作渗透到平时的学生工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