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教师起着决定性作用.和学生平等交流是师生关系的前提;真挚的情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加强师生交往.走进学生心灵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强化剂;理解尊重学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催化剂。  相似文献   

2.
《河西学院学报》2016,(5):92-96
随着大学生面临的矛盾、冲突以及压力的剧增,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成为困扰众多高校管理的关键因素.教师和学生是高校的主体,师生关系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选取某高校354名学生,考察高校师生关系的现状.结果发现:目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集中反映在交流频率低,交流方式单一,交流内容狭窄等方面;而教师与学生交流所用时间和精力是影响高校师生交流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3.
王世娟 《教学研究》2007,(4):312-314
现有师生关系忽视本身所具有的耗散结构特性,表现出种种弊端.建构合理的师生关系必须走出封闭,实现交流;建构师生间的非线性的多元关系;把握学生成长的临界点,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浅谈学生数学交流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学生数学交流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起点,有利于确立学生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学生数学交流能力可以通过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创设数学交流教学氛围;发散型教学内容,丰富数学交流的内涵;开放教学方法,促进数学交流教学实践;正确理解数学语言,准确使用数学语言,以及改进作业内容,促进师生交流等若干方式来培养.  相似文献   

5.
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加深师生之间的了解,增进感情交流;激发教师爱生热情,形成学生尊师风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优良品格的形成.本文从童心、爱心、信心三个方面谈了谈如何创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6.
一、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相互影响和作用而形成并建立起来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心理压力的缓解;有助于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的形成;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此:1.教师要充分发扬民主,注重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师生关系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教师的素质和态度会直接影响师生关系的和谐与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尊重每位…  相似文献   

7.
张婷 《考试周刊》2010,(40):146-147
当今的英语课堂忽视情感互动,导致英语课堂师生关系失衡。课堂师生关系失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当的学生观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教学评价语言单一导致师生关系失衡;不当的非语言交流影响师生互动的和谐.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英语教育目的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师生关系影响学生学习心理的健康,重新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有必要性和重要性。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有以下举措:提高英语教师自身素质;改善教学方法与技巧,促进师生情感交流;以“学生为主体”,营造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新型师生关系;注意评价方式,多予表扬和鼓励,保护学生自尊心。  相似文献   

9.
本文立足高三生物教学实践,采用"活动单导学"复习模式,仅就课堂交流这一教学环节的有效性谈些粗浅认识,与同仁们切磋交流. 1确立新型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交流场",是课堂有效交流的前提 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有效课堂交流的前提.有效的课堂交流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为了实现有效的课堂交流,教师必须转变观念,重新定位师生关系:学生是主体,是发现问题、学习知识、接受信息的知识探求者;教师则是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和教学工作的反思者为一身的新型角色.  相似文献   

10.
叶映华  高婷婷 《教育研究》2021,42(11):96-106
积极的师生关系对实现高等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高等学校"双维结构"师生关系模型,探究师生关系的结构、特征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大学生对师生关系的感知整体较为积极;师生关系等研究变量存在区域、学校类型等差异;师生关系受教师支持、教师可接近性预测,并影响学生的专业感知、能力不确定性及专业持续意向,师生关系是整个影响模型的中介变量;专业感知则在师生关系影响学生专业持续意向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基于实证研究结果,建议在高等学校拓展"生评教"的内涵,在"生评教"中尝试引入师生关系测评;多方式传递与学生课外交流的信号,改变教师可接近性困难的认知误区;进一步改进教学和科研融通机制,以科教融通作为实现教师可接近性的有效方式;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多面性,由专业课程教师的融入重构其广度与深度.  相似文献   

11.
李晓菊 《甘肃教育》2014,(17):59-59
正重视情感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1.关注学生心理动态,构建良好师生关系。英语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要关心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重视正面激励引导,树立学习信心。教师要充分运用激励引导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意识,强调学生的进步,促进自我满足。  相似文献   

12.
主体间性:职业教育师生关系的应然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职业教育师生关系囿于认识论的哲学基础,始终无法真正体现师生的主体性.主体间性师生关系具有平等性、交互性、发展性、主动性的特点,能够彻底摆脱职业教育师生关系的主体性危机,从而能够真正实现职业教育师生关系的和谐.为实现向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转型,教师应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加强与学生的平等交流和对话,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入人文和情感成分.  相似文献   

13.
师生关系是学校生活中的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最直接的途径.师生关系作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氛围的构成因素,其和谐度影响着英语教育教学目标的顺利实施.作为一名新时期的教育工作者.我对在工作中要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重要性深有体会.探究和改善目前的师生关系状况.对于提高高等院校的英语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从教师对学生的鼓励程度、师生间课余交流的机会、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和师生关系的满意度等方面,通过对广州地区7所公办高校与5所民办高校的学生开展调查与数据对比,分析影响两类高校师生关系的因素,在了解我国高等教育师生关系整体状况的基础上,阐明民办高校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喜欢体育课的前提 在新课程体系中,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在学校教育中确立新型师生关系,构建融洽、和谐的学习气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是学校教育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6.
师生关系,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交流、交往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相互影响、相互认识、相互之间信息交流而形成的。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一个涉及多种因素的复杂工程,需要从多角度综合建设。1.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从学校发展的角度看,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师德每时每刻都在师生心灵之间碰撞。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追问和反问,正确对待学生的插话、打断和辩论,正确对待学生给教师造成的难堪等,都是师生关系中良好师德的表现。高尚的师德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2.更新教育观念,优化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教育观念。正确的学…  相似文献   

17.
一、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影响 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生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不但是开展学校工作的主要心理背景.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而且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最直接的途径.对教学活动以及素质教育的展开都有重大影响.师生关系作为学生的学习环境和成长氛围的构成凶素,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  相似文献   

18.
当今的英语课堂忽视情感互动,导致英语课堂师生关系失衡.课堂师生关系失衡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当的学生观导致师生关系紧张:教学评价语言单一导致师生关系失衡:不当的非语言交流影响师生互动的和谐.  相似文献   

19.
师生关系是一种情感交流的过程,也是一种相互学习的过程.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和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积极的意义,而且对学生性格的培养、身心健康的发展也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正师生关系是学校教学的重点,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究其根本,师生关系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在教育这个特定的背景下,教师与学生通过信息的交流沟通逐步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另一方面,健康的师生关系也有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顺利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