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赵晓勇 《新闻通讯》2013,(10):45-46
突发社会新闻,一直以来是都市生活类媒体间争夺的主要新闻资源,而在具体的报道中又多是在拼抢突发性事件,于是就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一旦某处发生了失火、撞车、发病、案件等突发事件,立刻就会有多家媒体记者蜂拥而至,抢发消息。为了争夺新闻线索,各家报纸争相开设新闻热线、有奖征集线索,似乎社会新闻全被浓缩为突发事件了。在新一轮媒体竞争中,随着新闻理念的转变,党报突发社会新闻也站到了“前台”来。笔者结合近年来采写突发社会新闻的一点体会,谈谈如何破解普遍存在、人们也关心的党报突发社会新闻“三问”:  相似文献   

2.
新华社实行24小时“全天候”发稿 从1999年12月1日起,新华社正式实行24小时“全天候”发稿制度,主要发稿线路半夜不再关机,实行不间断发稿。 实行24小时“全天候”发稿,是世界各大通讯社的通常做法。新华社对外英文线“全天候”发稿已实行多年,有效地发挥了影响国际舆论的作用。随着国内各类报纸、广播、电视的迅速发展,媒体对新闻时效的要求越来越强,迫切需要新华社24小时不间断播发新闻。为了更好地发挥国家通讯社的作用,满足各类不同用户的需求,新华社面向国内媒体的主要线路将不再半夜“关机”。我国每晚黄金时…  相似文献   

3.
王立龄 《青年记者》2002,(10):28-28
长期以来,外界包括新闻界对生活类报纸及其记者有一个偏见,就是这些报纸是不入流的“小报”,他们的记者都是“小报记者”,这类报纸关心的大部分是社会新闻和花边新闻,他们的记者做不了主流新闻,也很难做出在某一领域叫得响的有影响的新闻,更不用说在业界有话语权。跑同一个口的记者, “小报记者”比不过中央级媒体,更无法与党报记者平起平坐。事实上,就连这类报纸自身,也有点瞧不起自己的记者。  相似文献   

4.
“投诉类新闻”是一把“双刃剑”热线投诉类专栏、新闻,已逐渐成为报纸上,特别是晚生代都市类报纸上的一个挥之不去的“亮点”,很是吸引记者的视线。在电视媒体上,“热线投诉类新闻”也逐渐变得时兴起来,不仅在新闻节目中以小版块的形式定期出现,有的电视台特别是广播电台还专门开设了接待投诉、处理投诉的栏目。其形式小异大同,纷纷标以诸如“生活110”“新闻110”“热线传真”“投诉热线”之名等等,再配上赫然醒目的投诉电话号码,有的还作出“今天投诉、今天答复”“今天投诉、今天见报”之类的庄重承诺。除这些显性的“投…  相似文献   

5.
王玉明 《新闻窗》2010,(6):19-20
近年来,都市类报纸迅速崛起,在中国报业市场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受市场竞争、商业力量、庸俗文化以及媒体素质等因素的影响,都市报纸也是虚假新闻泛滥的重灾区。有些报纸的“社会新闻”、“特别报道”等专栏内,经常能看到一些离奇的假新闻。一些都市报正在逐步走向低级、庸俗,丧失媒体应有的功能。因此,都市报打假,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6.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真实问题,对于新闻学及新闻传播实践来说,都是一个老得不能再老的问题,重要得不能再重要的问题。然而,在我国近年的新闻实践中,虚假不实报道却屡见不鲜,甚至还有愈演愈烈之势。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媒体的公信力,直接危及新闻工作的安身立命之本。因而,我们当前必须奋起捍卫新闻真实,保证新闻事业健康发展。那么,媒体特别是都市类报纸在激烈的新闻竞争中如何防范、禁绝虚假新闻,严格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本期《前沿关注》栏目刊发的5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就此进行了探讨,不但阐发了他们在增强报纸权威性、维护新闻真实性方面的理念和认识,还介绍了各自报社在防范、堵截虚假新闻上的具体做法和操作途径,相信会给其他媒体以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掌握新闻的三大规则新闻是必须真实的。虚假新闻是媒体的致命伤。《新闻记者》杂志每年都要评出十大假新闻,以此警示媒体,但即便如此,虚假新闻仍然没有得到根治。中宣部每年都要组织都市类报纸编辑参加培训班,2007年的主题即为"反对虚假新闻"。专门用一期来反对虚假新闻,可见中央高层对这个问  相似文献   

8.
热线投诉类专栏、新闻,已逐渐成为报纸 上,特别是晚生代都市类报纸上的一个挥之不去的“亮点”,很是吸引读者的视线。在电视媒体上,“热线投诉类新闻”也逐渐变得时兴起来,不仅在新闻节目中以小版块的形式定期出现,有的电视台特别是广播电台还专门开设了接待投  相似文献   

9.
孙巍  秦峰 《新闻知识》2005,(11):13-14
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以真实为生命的新闻报道,现在不时受到虚假新闻的侵扰。一些或捕风捉影、凭空编造,或夸大其辞、违反常识的虚假报道不断出现,给党的新闻事业带来严重危害。究其产生的根源是,有不少新闻从业人员放松了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学习,没有恪守新闻工作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也有媒体为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责任,将真实性原则让位于所谓“轰动性”,为了“抓住受众眼球”而置新闻真实于不顾;也有记者作风漂浮,追逐名利,不深入采访或根本不采访,随意编造或“编抄”别人的稿件等等。  相似文献   

10.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众多的社会生活类报纸,为了产生轰动效应和提高发行量.大量刊登所谓社会的“奇闻逸事”,不惜笔墨地大肆渲染色情和凶杀的场面,有时甚至把道听途说、子虚乌有的事,编造得栩栩如生、“真实有据”。连有的权威媒体也出现了《纸馅做的包子》这样令新闻界蒙羞的虚假新闻。  相似文献   

11.
张晓雪 《今传媒》2008,(2):66-67
<驻济高校大学生都市生活类报纸阅读情况调查>2006年被确定为山东大学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山东大学新闻调查组通过近2个月调查,对目前驻济高校大学生在报纸阅读,特别是都市生活类报纸阅读方面的情况有了基本了解,掌握了大量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在对这些数据资料进行详尽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撰写了这份调查报告.希望该报告对于密切济南当地媒体与驻济大学生的关系,引导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媒介接触习惯,推动都市生活类报纸更好地进入大学校园,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大与小“大报”、“小报”的提法,近几年来频频出现在一些新闻从业人员口中,这一对似是而非的概念已严重影响了人们对报纸发展的正确判断。按照刘健同志的说法,“严肃的、庄重的综合性日报,特别是全国性综合新闻报”是大报,而那些“都市生活”类报则是街头小报。有了“大报”、“小报”的机械划分,接下来便是对所谓  相似文献   

13.
吴载文 《传媒》2015,(14):30-31
随着两岸关系进入巩固深化阶段,两岸交流日益频繁,人们对海峡东岸发生的新闻越来越关注,都市生活类媒体纷纷开辟台海新闻版.近年来,台海新闻成了各媒体吸引读者的重要阵地.尽管地处大陆离台湾最近的省会城市,《福州晚报》既没有入台驻点“直播”岛内新闻的优势,又没有像权威媒体那样获取第一手资料的便利,只能与同行共享互联网上的岛内新闻资源.面对客观实际,《福州晚报》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突出重围,在自己的报纸版面上精心“烹制”,做出让读者喜欢的精神大餐,并在把好政治导向关,提升可读性上下功夫,形成了报道内容丰富、版面特色鲜明的台海新闻风格,成为报纸的一大亮点,深受广大读者的喜欢.  相似文献   

14.
赵志刚 《新闻知识》2003,(11):14-15
提起“新闻策划”,在新闻业界和新闻学术界仍然有不同的看法和争论,但已处于市场经济大潮下的党报的广告工作却需要广告策划这种经营手段,并且这种广告策划所起的作用已被实践证明,是切实可“用”的。 党报广告需要“策划” 党报的广告之所以需要策划,是因为目前党报广告所面临的局面。 近几年,随着媒体数量的增多,尤其是都市生活类报纸的冲击,我国大部分的党报的广告工作都受  相似文献   

15.
中国目前的地市城市一般都有二张以上的都市生活类报纸,多的城市会有四张以上。报纸的地方新闻版面也越来越多,都在十几版以上。在这种媒体环境下,媒体内容生产遇到困境,时政新闻太硬,不好读,报纸不愿做;舆论监督太难,好读,报纸做不了;社会新闻好看,报纸抢着做。报纸内容的同质化非常严重,所以,要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内容创新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6.
新闻真实性问题是新闻理论与实践的基本问题,也是一个至今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在愈演愈烈的新闻竞争中,一些媒体不时出现虚假新闻,已经成为影响媒体形象、损害媒体公信力的一大“公害”。中宣部和全国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前不久专门召开会议部署开展制止虚假  相似文献   

17.
一、坚持“新闻立报、新闻优先”不动摇 报纸首先是新闻纸,新闻传播是报纸的首要功能.部分党报在市场类报纸和新兴媒体的双重挤压下,日益萎缩,种种突围之路都没有走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忘掉了这个基本常识,背离了这个基本规律.我们自2004年以来确立的“新闻强报 特色立报”的编辑方针和办报理念,之所以在日常采编工作中反复强调,就是因为担心出现反复和回潮,从而使改革成果毁于中途半端.  相似文献   

18.
增强记者的新闻敏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熙珩 《新闻爱好者》2010,(10):130-131
经常有记者抱怨,新闻采访难,会议稿不好写,呆板乏味,焦点问题难把握,操作不便等,而报纸又多以新闻发稿量论业绩,这的确让一些记者感到"生存的压力":没新闻源、采访难、发稿不易、完不成工作量等,继而产生了从业困惑,有的记者甚至因此对新闻产生了畏缩心理。  相似文献   

19.
一直以来,原体制下的报纸媒体在新闻报道中有着比较稳定的新闻框架。自从传统媒体从“事业”开始向“产业”转变后,其衡量新闻价值的标准也开始寻求突破。网络媒体出现后,其特有的属性为商业嗅觉逐渐敏感的报纸提供了一种衡量新闻价值的标准,在针对某一个新闻事件的报道中,报纸媒体相对稳定的新闻框架可能会由于网络媒体的介入而重构。本文以“周久耕事件”为分析对象,以新浪网对有关周久耕的新闻报道为分析数据,以实证的研究方法来分析网络舆论是如何介入并重构报纸媒体新闻框架的。  相似文献   

20.
利成志 《新闻世界》2013,(10):82-83
传统经济类报纸向来以文字为主,可随着科技发展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受众逐渐趋向快餐式新闻阅读。经济类报纸因此变成了“奢饰品”,成为了“精英媒体”。本文从新闻传播与平面媒体发展的角度,浅析新闻图片对经济类报纸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