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福州市三坊七巷传统聚落为例,空间句法建构可视化聚落形态纬度定量分析模型,从凸空间分析、轴线分析、视域分析等角度,解析传统聚落结构网络系统。 通过计算分析全局整合度、连接度、平均深度和控制度等定量指标参数,揭示三坊七巷的院落形态、街道形态和聚落形态的空间层级、组织层级、活力层级等特征,以寻找福州三坊七巷传统聚落形态空间层级特征规律,为现代建筑继承传统聚落空间特征提供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2.
王家大院是一处保存完好的清代民居建筑群。本文在多次考察、测绘红门堡,探访当地资深耆老、了解背景文化的基础上,从全局规划、四合院类型及院落空间三个层次对红门堡建筑空间艺术提出看法,旨在阐明传统民居环境中符合居住要求的空间特色。  相似文献   

3.
作为鲁西北平原的主要城市,德州民居具有典型的北方平原民居特点,京杭大运河开通之后,德州又成为重要的码头城市,从而使整个地区的民居形式受到了运河文化带来的影响,形成了具有明显运河文化痕迹的北方民居形式。其聚落形式、院落布局、建筑形式等方面具有德州地区传统民居的特点,应该加以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4.
挖掘晋南民居院落装饰雕刻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一方面旨在弘扬民族传统雕刻艺术,另一方面以引起人们对晋南民居院落装饰雕刻艺术的重视和保护.从雕刻艺术美学角度分析,晋南的民居院落装饰雕刻表现出拙古凝重、气势雄浑,图文并茂、传道颂义,巧营布局、疏密有致等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5.
以研究安徽中部丘陵地区合肥六家畈镇生土建筑为出发点,从建筑选址、空间布局、建筑材料、营建技术、院落形式等多方面对合肥地区六家畈镇传统生土民居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该地区传统生土民居的地域性特征,探析该地区传统生土民居建筑的营建,以期为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在适宜地区和经济条件下传承和再利用传统地域性生土建筑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乡村建设的发展在逐渐破败、慢慢消失.通过对青海东部地区传统村落的调查研究,发现其优势特征与存在问题,针对有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提出"新陈代谢式"更新保护策略和单体院落民居的改造技术措施,以此来保护传统村落,提高民居安全保障,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7.
随着乡村建设的发展在逐渐破败、慢慢消失.通过对青海东部地区传统村落的调查研究,发现其优势特征与存在问题,针对有保护价值的传统村落,提出"新陈代谢式"更新保护策略和单体院落民居的改造技术措施,以此来保护传统村落,提高民居安全保障,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8.
客家传统民居的主要类型及其文化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客家传统民居是集家、堡、祠于一体的天井式民居,其主要类型大致可分为围屋、土楼、围龙屋、天井式院落。追根溯源,客家传统民居的形成,是特殊群体在特定时空下的必然产物,其中承载着客家人独特的生存情感。  相似文献   

9.
概述福州三坊七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发展情况,对三坊七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的竞争力进行解析,并从架构整体性的文化空间,培育文化品牌,更新文化旅游产品的传统开发观念及应用体验式的创意展演模式等四个方面,提出对提升福州三坊七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院落是中国传统的居住空间形式,更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居住观念。文章主要从院落在住宅空间中的运用、院落新形式、现代住宅的院落建构等方面探讨院落在现代居住空间中的继承与发扬,并呼唤人们更好地传承文脉,构建有“中国味儿”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1.
闽都福州是一座具有2 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三坊七巷是其最具代表的一个缩影。三坊七巷奇特的建筑"精"髓、浓烈的闽都"气"息及深厚的文化"神"韵,揭示了三坊七巷不仅是空间建筑的存在和一些名人足迹的存在,更是历史的存在形式,是闽都古城福州千百年来"精.气.神"的一种特别的呈现方式。从它身上折射出福州独具特色的"天.地.人"和谐融合、钟灵毓秀的城市特征和文化性格。通过对三坊七巷"精.气.神"的诠释、宣传、推介,唤醒人们对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意识与价值认同,激发榕城儿女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与动力。  相似文献   

12.
福州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悠久的历史使得福州形成了自己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三坊七巷作为福州市中心一片古老的历史街区。历来是社会上层人士的聚居地,由此形成的三坊七巷文化是福州文化内涵的集中体现。我们可以通过保护修复三坊七巷、发掘三坊七巷文化素材、发展相关文化产业、构造福州城市主题文化等措施,开发三坊七巷文化,提升福州文化竞争力,进而推动整个城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福州历史文化街区调查与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三坊七巷”和“朱紫坊”两街区的实地调查研究,从历史和文化的视角,运用比较的方法,指出福州历史文化街区所具有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及其对现代建筑创作的影响和建设社区和谐生活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福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更新的四项原则及其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福州"三坊七巷"历史街区保护之研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福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而“三坊七巷”是市内保留较完整、规模较大的为数不多的历史街区之一。文章主要介绍了“三坊七巷”的情况,并对它的保护提出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5.
说明接受美学在一般读者及牌示解说词译文读者中的意义。以福州三坊七巷为例,分析在牌示解说词英译中,译者应综合考虑外国读者的期待视野差异、求异求悦需求及阅读时间限制等因素,选取合理的翻译策略,即内容上尽量准确而充分,满足读者求异期待,表达上符合读者习惯,降低译文的阅读难度,提高读者求异过程愉悦度。  相似文献   

16.
在调研福州大学城部分高校学生食堂总体设计的基础上,分析了福州大学城部分高校食堂在总体设计的生态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福州地区的气候、地域特点,提出了注重高校食堂选址及类型设置的人性化设计,注重高校食堂室外空间环境的节能设计及室外空间环境的可持续设计等多项"适宜技术"的生态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17.
历史街区是旅游城市的特色载体,真实地反映出一个城市历史与文化的积淀。针对武夷山市南门历史街区展开调研,以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余庆桥为链接,从设计开发的定位、地域特色的表达、防灾景观的结合、公共设施的建设四个方面对南门历史街区的空间形态作出规划设想,试图总结出保护城市历史街区的景观改造方法,从而实现武夷山市南门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地名是人们为特定地域所约定的专有名词,它往往承载着深厚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历史内涵。江门老城区100个主要街道、里巷名称,在命名特点、历史文化内涵、方言用字、地名用字及音节等方面都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