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实验结果表明,在酸性镀液中加入酒石酸体系添加剂可明显改善镀液稳定性,该 添加剂具有抗*“-氧化,抑制Sn“”,3n““水解的作月,镀液中加入该添加剂能维持镀液长期稳 定,清嫩透明S他提高阴极化值,增强锭液的分散能力及屎镀能力,获得结晶细致、结合力强 的银白色光亮镀锡层。  相似文献   

2.
酸性光亮镀锡稳定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结果表明,在酸性镀液中加入酒石酸体系添加剂可明显改善镀液稳定性,该添加剂具有抗Sn^2 氧化,抑制Sn^2 ,Sn^4 水解的作用。镀液中加入该添加剂能维持镀液长期稳定,清澈透明;能提高阴极化值,增强镀液的分散能力及深镀能力,获得结果细致、结合力强的银白色光亮镀锡层。  相似文献   

3.
采用镀硬铬溶液 ,用电解法改变镀液中Cr3 + 浓度 ,实验Cr3 + 浓度对镀铬液性能及镀铬层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镀铬溶液中Cr3 + 浓度偏低时 ,镀液深镀能力差 ,镀层光泽不良 ,清洗性差。随着Cr3 + 浓度升高 ,镀液分散能力和电流效率降低 ,光亮区电流强度范围减小 ,而镀液深镀能力、镀层硬度及耐磨性随Cr3 + 的浓度升高而出现极值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甲基磺酸盐体系Pb-Sn-Cu合金镀液的参数,测试了镀液的分散能力、深镀能力以及镀液的稳定性.试验表明:镀液的电导率随游离甲基磺酸浓度的增加而增大;电流效率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在镀液中加入添加剂,可以增大阴极极化及增加镀液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焦磷酸盐仿金电镀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一种用焦磷酸盐代替剧毒氰化物的仿金电镀新工艺,总结出镀层中铜、锌、锡含量不同对仿金镀层色泽的影响,由于镀液中采用了新的络合剂和添加剂,因此本工艺具有阳极溶解性能良好,允许电流密度高,在规定的阴极电流密度下仿金镀层色泽逼真,镀层光亮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首饰工艺品和电子、电器元件、印制电路板的镀金正在迅速发展.本文作者通过对镀金锑电镀液性能的研究,探索光亮镀金锑镀液的配制新方法,提高了镀液的使用寿命,获得了优质金镀层.同时对镀金的理论与工艺发表了有新意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在次亚磷酸钠体系Fe-Ni-P合金电沉积新工艺中引进抗坏血酸和漆加剂,是到了光亮的Fe-Ni-P合金,解决了槽液存在的不稳定因素,经能量色散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证实得到了Fe-Ni-P非晶态合金,稳定电位测定表明,Fe-Ni-P合金耐蚀能力不亚于Ni-P合金,并高于光亮镀Ni层。  相似文献   

8.
研究用于Ni-P/Al2O3化学复合镀液的Al2O3悬浮液分散剂.将140 nm的α-Al2O3干粉与表面活性剂溶液混合,采用高速机械搅拌和超声波分散Al2O3悬浮液.通过分光光度计测定悬浮液吸光度,用PdCl2测试镀液稳定性;通过孔隙率试验和结合力试验测试化学复合镀层性能,用SEM和EDS测试镀层形貌和化学成分.试验结果表明,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复配,对Al2O3悬浮液的分散稳定有较好的协同效果,适宜的复配分散剂组成为:20 mg/L十二烷基硫酸钠,150 mg/L Tween-80,80 mg/L聚乙二醇.用其配置2 g/L纳米Al2O3悬浮液,静置24 h后吸光度为1.595.该悬浮液配置的镀液稳定性试验时间为165 s,镀速为16.5μm/h.复合镀层中Al2O3粒子呈弥散状分布,Al2O3含量为0.77%.镀层光亮、致密.孔隙率为0.06个/cm2.结合力符合GB/T13913-92标准.该复配分散剂适应于Ni-P/Al2O3化学复合镀液.  相似文献   

9.
一、概述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光亮镀Sn-Pb合金解决电子元器件可焊性问题。光亮Sn-Ph合金镀层,其优点是抗氧化,可焊性好,表面光亮,外观装饰性好,但是,由于Sn-Ph合金镀液中,含有许多结构复杂的有机光亮剂,在电镀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夹杂在电子元器件表面镀层中,其量过多,会造成在隧道炉熔焊时,受热变色,产生气泡、麻坑等,使镀层可焊性下降,外观装饰性变差。为了保持电镀液中光亮剂的适宜比例,应根据实际消耗量经常补充。在工业生产中,是通过赫尔槽试验或根据操作者的实践经验来估计补充量,很难做到准确控制。本文采…  相似文献   

10.
溅射铜基材上浸镀银的微结构表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铜基材上采用电化学浸镀技术沉积银已成为当今一项热门技术。研究采用了含有添加剂的乙醇溶液作为镀液。沉积的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术(FESEM)和原子力显微术(AFM)加以表征。研究表明,采用乙醇基镀槽制备的浸银层具有很强的表面轮廓覆盖能力,在铜基材的凸台区覆盖的银粒子尺寸为15nm左右,而在低凹区的银粒子的尺寸为10m左右。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加法范畴中引入了Kothe根的概念,给出了加法范畴Kothe根的刻划,得到了与环论中结论类似的结构定理。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氨基磺酸盐体系电沉积铅镉及其合金的极化行为,测定了在不同温度、搅拌、添加剂等因素对单金属镀液和混合镀液的极化曲线,表明添加剂间苯二酚对电沉积铅的极化影响较大,可实现铅镉共沉积的目的,初步研究了不同电流对合金镀层成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些年来,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我国在无机非金属材料制造领域取得了很多成就,有着良好应用空间。概括了先进增材技术,简单阐述了增材制造的分类,以无机非金属材料增材制造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发展现状、性能不良原因及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4.
利用四球摩擦磨损实验机考察了粒径约为3nm的二烷基二硫代磷酸(DDP)修饰ZnS纳米微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抗磨行为,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量散射谱(EDS)等现代分析手段对其摩擦表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DP修饰ZnS纳米微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能够明显提高基础油的抗磨能力.SEM及EDS的分析结果表明摩擦过程中在摩擦表面形成了一层富含Zn、S、P元素的反应膜,正是这层膜的存在使得DDP修饰ZnS纳米微粒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扼要阐述氟哌酸(诺氟沙星)的抗菌机理、抗菌作用、药代动力学、毒性及用途。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加入1#、2#和3#柴油添加剂的油品1#、2#和3#和未加添加剂的油品0#,分别进行十六皖值等物理性质的机理实验,以及3种柴油添加剂的除碳能力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加入不同柴油添加剂,油品的各项物理性质均有变化。经分析,十六烷值的提高和表面张力的降低对油品有积极的影响。胶质实验和柴油添加剂除碳能力实验的结果显示,柴油添加剂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减少胶质生成和去除积碳的功效。  相似文献   

17.
在以肉桂醛选择性加氢制肉桂醇的反应中,通过反应筛选出助剂性能优异的助剂,并确定助、主剂的最佳配比为0.2(mol/mol).结合催化剂表征手段结果发现:Fe对Co3O4晶体的完整程度产生影响并能导致晶体缺陷数增加,Fe引入使催化剂在载体硅藻土表面分散性更好,分散的单层性更明显,负载在硅藻土上催化剂的晶粒粒径有变小趋势.  相似文献   

18.
自“三鹿奶粉”事件之后,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问题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并亟待解决的热门问题.食品添加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食品添加剂使用不当影响了食品安全性,必须加强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  相似文献   

19.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FA) is widely used for analyzing multitrait-multimethod (MTMM) data. But there is no consensus about whether multiplicative or additive trait-method effect of its parameterization, most appropriately represents the underlying structure of MTMM data. Given the popularity of two additive CFA models, the CT-CM model and the CT-CU model, this simulation investigates their performance for multiplicative MTMM data.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T-CM model had much lower convergence and proper solution rates than the CT-CU model. Although both models had adequate fit for the converged solutions, all parameter estimates from the CT-CM model were unacceptably biased. The CT-CU model worked well in most conditions and was quite robust to the multiplicative data when the matrix size was 3T3M.  相似文献   

20.
对可加性模糊系统的标准可加性模型进行研究,用标准可加性模型进行函数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