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1 毫秒
1.
本文对“右文说”、“借声兼义”、“相反为义”等观点,提出了异议。文章指出“声符兼义”的“声符”和形声字的概念不相同,不能兼义。认为一些所谓“兼义声旁”是一些似是而非的“同类”现象,是一些牵强附会的“同义”现象,是一些随心所欲的“借声表义”。真正的表义声旁,必须和形声字的概念相同,只有“加形定义”的形声字才有表义声旁。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我国“80后”使用网络传播的社会条件以及网络传播“满足”了“80后”的“需要”,着重探讨了“80后”在使用网络传播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且尝试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翻阅一些学校的档案,笔者发现“加强”“强化”“狠抓”之类的词语使用频率很高,如果仅仅是文字表达方面为了突出某项工作,倒也罢了,可是与一些校长交谈,许多人对于“强化”“狠抓”这种逼迫式的管理推崇备至,这就不能不引起我们的一些思考了。  相似文献   

4.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把作文比作“炊”的话,那么写作的素材就可以称得上是“米”了,这句话意在告诉我们作文素材积累的重要性。但我们一些同学虽然也积累了一些“米”,但因不善“厨艺”,没能将“生米煮成熟饭”.更不用说酿造出什么“米酒”这样高难度的技术活了。  相似文献   

5.
为修订教科书,广泛征求意见。有教师提出,“能不能把教参编得厚一些”,比如,“文本分析”更细一些,“参考资料”更丰富一些,可提供给教师的“教学建议”更全一些,教科书上专题的“练习与思考”的“参考答案”更具体一些,再如“作文提示”,是不是可以多提供一些“思路”、范例,等等。对此,我感到费解,也无可奈何。听说教育发  相似文献   

6.
代保民 《教书育人》2008,(10):16-17
此文所言“抄教案”,主要是指教师在备课时对一些名家教案的全盘“复制”或“粘贴”。笔者刚当教师时,就在一些刊物上看到了对“抄教案”的声讨,转瞬过了近25年,可为什么“抄教案”之风并没有减弱?为什么教师还“乐此不疲”呢?  相似文献   

7.
异曲同工     
2008年第11期“我来发明”栏目提出了“不用踮脚尖的书柜”的问题,很多同学寄来了精彩的发明方案,小编也挑选了一些陆续刊登。本期“异曲同工”栏目选取了一些国外的趣味书柜设计作品,给同学们参考一下,也许能带来一些启示哦。  相似文献   

8.
一谈及班主任的威信 ,一些班主任自然以“严”字当头 ,认为无“严”则不“威” ,所谓“严师出高徒”嘛。而一些班主任的“严”主要是以“罚”来“镇住”学生 ,如罚站、跑步、抄作业等。一些班主任更是以“枪打出头鸟”的方式给学生来个“下马威” ,认为只要制住了“猴王” ,其余的“猴子、猴孙”就会“乖顺听话了”。然后你就会看到这样的一幅景象 :只要班主任在场 ,学生便鸦雀无声 ;只要是班主任说的 ,学生就不敢越“雷池”一步。学生对班主任敬而远之。班主任一不在场 ,那就是放“猴子进桃园了”。更有甚者 ,一些班主任在学生中培植“亲信…  相似文献   

9.
实事求是地说,对于新近进入新课程实施的教师来说,他们到底有多少有效的准备?我们无法把握。如果实施“有效教学”只是响应一种号召,只是记住了关于“有效教学”的一些概念、术语就匆忙上阵,那么“有效教学”的实施质量、效果就要大打折扣,反思一下现今的一些“有效教学”课堂,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浮躁与虚假”的现象。对此,笔者想谈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0.
程燕 《文教资料》2011,(36):179-180
新课改下,由于过分追求“多元解读”导致语文阅读教学出现了一些隐忧。本文针对隐忧分析了“多元解读”与文本核心的关系.提出了“多元解读”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城中村”不适应现代城市经济的发展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区域经济的竞争,“城中村”的改造问题将成为各个城市不得不面对的迫切问题。文章探讨了“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同时介绍了一些城市“城中村”改造的经验,提出了加速改造“城中村”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汉语一些方言有程度副词前置后置同现现象,如吴语的“忒葛小猛”“太大猛”,徽语的“太小很喽”“太热很了”,赣语的“太厉害很了”“太懂事很了”,江淮官话的“太好很着”“太高很了”,西南官话的“太瘦很了”“太咸很了”,南方一些民族语言也有。程度副词前置后置同现现象体现了认知语言学象似性特点,体现了“形式越多,内容越多”原则,有“过量”的特点。有的有历史层次,有的有方言或语言接触,具有类型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经常看到一些“恨铁不成钢”的家长教育孩子时做一些“定格的事”:看到孩子成绩太差,就干脆不让上学;看到孩子不服管教,就任由其发展……也经常听到一些教师对着屡教不改的学生说一些“定格的话”:你是“出窑的砖——定型了”,再费力教育也不会有什么出息;你就是出苦力的“料”,再学习也不会改变;你没有什么希望啦,扫大街都不够格……可是,许多事实证明类似的育人行为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育人的键盘没有设置“定格键”。每个人身上没有永远被定格的“缺陷”和“天分”,因为在不同的“人生网络”里或者生活“频道”上,原本看来是“缺陷”或者是…  相似文献   

14.
所谓“校中校”就是优质公办学校办的分校,即公办“名校”在同一校园内办“民校”。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期,作为“校中校”初级形式的“实验班”就在一些重点中学出现了,当初的“实验班”是把一些学习成绩较好或者单科成绩突出的学生单独组班,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课程改革,然而近年来“实验班”却逐渐变味,成为一些学校收取高费用的托辞。当择校班还无法容纳更多学生的时候,“校中校”就应运而生了。于是,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一个新现象,原有的公办学校里边又办起了民办学校,而且集中在一些名牌学校,这种“校中校”公私不分,产权模糊,严重冲击着教育公平,违背了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则。——编者  相似文献   

15.
此前,我们对过去年代里出现的关于教师角色形象的一些说法诸如“蜡烛论”“工程师论”“园丁论”和“桶水论”进行了逐一的梳理和辨析,肯定了其中的积极之义,也反思了它们的某些不足与局限,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军校博士生学术研究中的一些基本现象入手,分析其矛盾,提出了博士生学术交流的新模式——“志愿者”模式,阐述了“志愿者”模式的内容、方法和意义,最后,指出了“志愿者”模式中需要思考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的教育理念提倡“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重要地位。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笔者对思想政治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试图打破教学“单调”、“枯燥”、“沉闷”的氛围,力求充满情趣与灵动,取得了一些经验,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试就此进行初步的探讨和阐述。  相似文献   

18.
左强 《教育》2009,(12):29-29
通过各种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的竞相报道,“麻辣教师”们在课堂上的个性化教学方式和“麻辣语录”逐渐为更多的人们所了解。“麻辣教师”现象引起了一些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当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这些“麻辣教师”未来会怎样发展?“麻辣教师”现象会给基础教育领域带来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同步卫星”是“万有引力定律”一章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虽会做一些与“同步卫星”有关的习题,但无法构建一幅“卫星相对地球静止”的物理图景,导致学生对“同步卫星”始终存在一些疑虑,为此,笔者用“3DS Max”制作出了“同步卫星绕地球运动”的模拟动画,在教学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其制作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20.
谈课后作业     
本文以数学课为例对目前关于学生课外作业的现状,以及一些老师对课外作业的误区做了浅层次的分析,对为什么布置课外作业”、“布置什么作业”、“怎样布置作业”、“怎样评价作业”提出了一些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