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市场报理念打造新型高校校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校报自1998年纳入国家出版系统以来,进入了不断发展的新时期,成为我国新闻队伍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校报也是反映和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极为重要的舆论阵地。但是目前,由于很多高校校报自身存在的问题,使其未能发挥出应有的影响力。如果我们能够把成功市场报的办报理念,运用到高校校报上,无疑将会在提高校报影响、强化校报传播能力方面起到积极作用。一、高校校报目前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长期以来,由于受出版周期的限制,高校校报的新闻特征不突出,刊登的新闻经常都是过了半个月甚至是一个月的“旧闻”。而且,由于存在着写作方式陈…  相似文献   

2.
杨洪波 《新闻窗》2011,(1):47-48
在高校校园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高校校报的传统地位受到了挑战,特别是在新闻时效性方面,校报新闻无法与校园网络相比。作为校报的编辑人员,危机感时刻提醒着我们,要想把广大师生的眼球吸引到校报上来,校报编辑要与时俱进,要以独特的思路进行新闻策划。  相似文献   

3.
高校校报编辑的职业素养直接关系着校报质量的提升。目前高校校报编辑队伍职业素养状况并不十分理想。要把校报办好,高校校报编辑应具备五方面的职业素养:较强的政治理论修养和教育理论修养、良好的新闻传播认识和较强的新闻采编能力、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和文学修养、较高的美学修养和审美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提高高校校报编辑的职业素养,可从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4.
校报是在教师、学生、教育管理者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而校报编辑是一支特别的队伍,集采写、排版、编辑、校对于一身,对于办好校报、做好宣传工作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具备一定的交际能力,与人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才能在工作中得心应手、游刃有余;才能获得第一手的新闻线索,掌握更多的消息源,才能采写出符合"三贴近"原则、让师生员工爱看的新闻,从而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发挥校报应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新闻舆论工作历来受我党的高度重视,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的喉舌,做好校报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校报采编人员履行职责的应有之义.为此,采编人员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牢坚持党性原则、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正面宣传为主,确保正确舆论导向;要坚持正确的工作取向,扎根基层,服务师生,深度采写,强化典型报道,清新文风,创作富有思想、饱含温度、拥有品质的作品.  相似文献   

6.
宣传工作是高校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学校建设发展,思想政治工作,校园文化建设,人才培养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校报、校园电视、广播、校园网络这校园四大媒体,是高校党的宣传工作中所掌管的四大重要阵地与喉舌,在高校新闻  相似文献   

7.
赵蔚 《新闻传播》2010,(2):65-65,67
中国高校校报在中国高校的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它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几乎同时出现,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见证。由于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校报的质量与社会上的新闻报纸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要充分利用高校自身资源,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加强科教新闻的报道,开辟理论空间,以解决高校校报发展中的质量问题,使之更好地成为高校宣传的主阵地和重要窗口,成为教育部开展专题调研工作,成为各高校之间、高校和社会之间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8.
《今传媒》2002,(6)
高校校报自身特殊的运行机制决定了它不可能像社会报纸那样分工明确而精细,校报编辑除了要完成常规性的编辑任务外,一般还要兼顾采写、版式设计、校对等工作,这是校报工作有别于其他类报纸的独特之处。校报编辑在服务于校报、塑造校报精神风貌的同时,校报工作也以其自身的特殊性塑造着编辑,对编辑整体素质的提高起着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高校校报是高校党委和行政机关报,校报的版面编排反映着校报对高校各项工作和高校校园生活的态度,也体现着高校校报的特色和个性。一个赏心悦目的校报版面,可以进一步吸引师生阅读,充分展示校报内容,彰显校报内容的新闻价值,有效提升校报的宣传功能和育人功能,极大地发挥校报在宣传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成果和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刚  卫晓君 《新闻传播》2010,(7):138-138,140
高校报网融合已成为校园新闻媒体发展的必由之路。报网融合就是对校报与校园网络媒体两种资源重新整合,以进行优势互补,提高学校新闻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1.
高校校报几乎与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同步发展,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见证.高校校报要想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进程中有立足之地,就必须认清当前发展趋势,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加快改革步伐.校报不应仅仅作为一种宣传工具而存在,要让校报工作者按照新闻业务规律,不断改革创新,创办灵活高效的校报.  相似文献   

12.
高倩 《新闻界》2003,(6):55-56
1999年,全国高校校报相继获得了全国统一刊号,发展到800余家,出版周期从多数的月刊缩短到旬刊、周刊,从黑白四开四版的小报扩展为彩色的对开八版,整体水平和质量都有了一个飞跃。但实际上,无论从内容到形式,从办报理念到对新闻规律的遵循,校报新闻宣传还是明显落后于时代。党中央提出的宣传思想战线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为新世纪加强和改进高校校报新闻宣传工作提出了重要课题。高校校报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为高校党政“喉舌”的高校校报,由于其“机关报”的性质,多年来遵循传统模式,在组织、编辑稿件、栏目设…  相似文献   

13.
掌握编辑工作特点办好校报□贾永生高校校报编辑工作是编辑工作的特殊门类,有其固有的特点与规律;不深入探寻这些带有特殊性、经验性、规律性的东西,并在实践中正确指导编辑工作,是办不好高校校报的。高校校报编辑工作最重要的特点是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原则,对不同作...  相似文献   

14.
高校校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新闻舆论宣传的重要阵地,对于青年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从传受双方互动的角度切入,分析高校校报在互动传播中的存在的原因、问题和影响,着力研究高校校报在舆论引导中的传受要素,以期找出高校校报传播中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5.
用创优意识办好校报,涉及到诸多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主要就目前校报在新闻采写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或不足.发表一孔之见。一、提高驾驭宏观能力——不可忽视素质培养。校报工作者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切地感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自己活动范围变得如此纷繁复杂:高等教育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与保持自身相对独立性的冲突、高教改革带来的利益调整和重组、人们价值取向趋井多元以及是非标准的重新定位等,给校报工作者工作增加了相当大的难度。高校是社会的缩影.每天都有大量新鲜事情发生,但事实并不等于就是新闻,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高等学校校报研究会,八月中旬在西安举办了新闻业务讲习班,邀请省上老新闻工作者讲授了新闻采写,评论写作、报纸编排、新闻改革及新闻工作者的修养等八个专题。我省五十多所高校中,就有四十多所办起了校报。它们面向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和教师职工,在进行两个文明建设宣传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提高报纸质  相似文献   

17.
正校报副刊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个性鲜明独特,富有文学色彩且与学生校园生活极为贴近。提高校报副刊编辑的人文素养,解决校报副刊稿件编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拓展网络环境下校报副刊的发展途径,是校报副刊编辑面临的重要课题。一、校报副刊编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人文素养才能创造有价值的人类文化。校报副刊编辑应该以更宽阔的文化视野审视现实情况,把握好时代精神,弘扬科学,追求真理并积极传播先进文化知识,具备以下四方面的人文素养。1、具备强烈的新闻敏感。虽然与新闻版面存在不同之处,但报纸副刊附着在新闻媒介却是无容置疑的事实,所以报纸副刊与文学杂志也存在一定的不同,它还具有新  相似文献   

18.
高校校报作为高校党委的机关报,自1999年经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后终于拿到了企盼已久的国内统一刊号,由此站到了与其它地市级报纸的同一起跑线上。然而,由于高校校报存在着一些与生俱来的“先天缺陷”:周期长、发行范围小、稿源窄、信息量小,报纸内容缺乏亲和力;领导认识存在误区、办公条件差、办报经费紧缺、人员素质相对较低,致使校报步履蹒跚困难重重。笔者这几年经大量阅读其它院校的校报后发现,在版式设计、文章内容、图片摄影、新闻采写等诸方面与同级的地市级报纸相比,仍有不少的差距。面对高校校报的这些“先天缺陷”,我们…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和上海市高校校报工作研讨会前不久在山东省烟台市举行。这次会议是由山东省校报研究会、上海市校报研究会联合举办的。出席这次会议的八十名代表,来自山东省和上海的六十九所大专院校校报编辑部,他们向会议提出了三十八篇论文,就校报的党性原则和新闻特点、新闻写作与编辑艺术,以及按照新闻工作规范化的要求加强校报编辑郎的建设问题,作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并且探讨了今后加强横向联系、开展学术交流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杨洪波 《今传媒》2011,19(3):112-113
校报作为校党委行政的喉舌,在宣传报道学校建设与发展过程中要起到指导工作、传递信息、贴近群众、推动工作的作用。而校报编辑要对校党委和校行政负责,要把握宣传报道方向,严把校报质量关,产生好的宣传效应,就要求校报编辑在办报过程中必须体现责任、创新、开放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