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是结合女性主义批评和生态批评的一种方法.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对斯坦贝克的《菊花》和劳伦斯的《菊花的清香》这两部作品进行比较,分析解读两部小说中女主人公的相似心路历程,旨在体现男权社会下女性和自然的困境以及男权统治在女性压迫和自然压迫两者中所起到的类似作用,旨在加深人们对这两部作品的理解,发掘并解读那些蕴含生态意识的经典文学作品对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构建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驯悍记》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喜剧,多数研究者从女性主义出发,将《驯悍记》解读为女性主体意识的悲歌,男主人公彼特鲁乔是男权和夫权的代表,而女主人公凯瑟丽娜则是男权下的牺牲品。本文试着从文本角度,对作品的人物和主题作些新解,以多角度了解莎士比亚的创作意图和婚恋观念。  相似文献   

3.
贾平凹的《废都》是一个从男性中心主义视角表述的故事。小说主要围绕作家庄之蝶的生活展开.描写了庄之蝶与几位女性在爱欲中的沉浮与挣扎,在整部小说中作者以一种男权话语对女性进行想像和叙述,小说中出现的女性已被男权意识所异化。她们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属于自己的语言,实质上只是一群生活在男权规范下的木偶,本文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出发来考察这部作品,解构小说中虚假的女性形象。观照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4.
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十九号房间>的女主人公苏姗·罗林斯受男权社会压迫而形成的"理智"的"完美天使"形象,在面对男权社会不断的禁锢中,内心世界开始觉醒,因此,她不断追求、寻找自我,最终以死为代价冲出"天使"的枷锁,获得精神自由,同时也以死亡的方式无声地反抗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迫.  相似文献   

5.
定莹莹  王琴琴 《文教资料》2006,(15):216-217
本文以“芙蓉姐姐”为例,从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视角,来探讨一下在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女性是怎样利用网络这一新兴媒介拓展女性在当今男权中心社会中的话语空间的,同时又遭遇到了怎样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视角来解读斯蒂芬·茨威格的作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通过对男性作家写作中的隐形男权意识以及以女主人公为代表的传统女性观念两方面的分析,揭示现实男权社会下女性的悲剧。  相似文献   

7.
《简爱》作为反映被压迫女性反抗男权社会,追求自由平等的经典之作,人们从多个方面来研究这一角色,比如从女性主义等。本文试着从双性同体的角度来研究这一角色。这一双性同体的角色标志着妇女从男权社会中解放出来,并在女性反抗传统的男权社会运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简爱》作为反映被压迫女性反抗男权社会,追求自由平等的经典之作,人们从多个方面来研究这一角色,比如从女性主义等。本文试着从双性同体的角度来研究这一角色。这一双性同体的角色标志着妇女从男权社会中解放出来,并在女性反抗传统的男权社会运动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关于宫本百合子的"自传体"小说《伸子》,历来多围绕女性形象、女性意识、人物形象对比或从女性主义、社会性别、叙事学等角度进行研究。本文拟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来探讨作家对"男权中心社会"的解构,解读作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的《空床日记》中,女主人公坎迪达·威尔顿步入老年,遭遇离婚,亲情淡漠,只能靠前夫的赡养费度日,表面上她输给了另一个女人,灰溜溜让出光鲜的主妇生活,去挑战实际并且残酷的后半辈子,实质上是男权社会造就了她平庸惨淡的一生。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解构男权政体社会对女性的束缚和压抑,试图找寻女性理想生活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女巫》作为一部童话作品,作者披着儿童视角的外衣站在男权中心主义的立场,刻画了两类女性:一类是以漫画手法刻画的女巫形象,作者对于这类独立女性的代表极尽丑化和恶化之能事.另一类是以姥姥和詹金斯太太为代表的传统女性的典型,顺从和牺牲是她们的特质,而作者对其赞美有加.根据这两类不同女性的塑造,凸显了作者的女性观.作者这种“文学厌女症”的形成,并毫不避讳的在童话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原因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出于对童话的特殊职能的男权渗透的因素.总之,这部童话到处充斥着男权思想,在女性主义方面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斯通纳》是约翰·威廉斯的学院派小说代表作,该小说围绕主人公斯通纳展现了价值观截然相反的两种女性形象。本文从后现代女性主义视角出发,以《斯通纳》中的伊迪丝与凯瑟琳两位女性角色为研究对象,通过形象对比,揭露父权制社会中的男权思想对女性的限制和压迫。笔者认为女性有追求自由的权利,女性只有获得平等的话语权才有机会在社会中得到尊重。  相似文献   

13.
《曼斯菲尔德庄园》是简·奥斯丁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她以独特的女性意识如实地剖析了女主人公的成长经历、生活环境、性格特点等。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曼斯菲尔德庄园》,从自然和女性在男权社会的生存状态、女性与自然的交融以及女性在男权社会的抗争三方面去阐述,从中窥探作者超前的女性意识,有助于更加深刻地理解小说的主旨和涵义。  相似文献   

14.
《女巫》作为一部童话作品,作者披着儿童视角的外衣站在男权中心主义的立场,刻画了两类女性:一类是以漫画手法刻画的女巫形象,作者对于这类独立女性的代表极尽丑化和恶化之能事。另一类是以姥姥和詹金斯太太为代表的传统女性的典型,顺从和牺牲是她们的特质,而作者对其赞美有加。根据这两类不同女性的塑造,凸显了作者的女性观。作者这种"文学厌女症"的形成,并毫不避讳的在童话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原因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出于对童话的特殊职能的男权渗透的因素。总之,这部童话到处充斥着男权思想,在女性主义方面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多丽丝·莱辛的著名短篇小说《另外那个女人》中的女主角柔斯形象进行分析,得出女主人公无论是"强势型"、"受害者型"还是"天使型",都是男权文化下的消费品的结论,并且,这种女性形象也体现了社会对于女性的矛盾心理。  相似文献   

16.
徐小斌中篇小说《双鱼星座》暗合了女性主义的某些观点,作家通过神秘主义氛围的营造、星座文化以及梦,隐喻了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尴尬处境,并从另一个层面来揭示现代社会中变质的男女关系,揭示物质高度发达的现代工业社会对整个人类的异化。面对困境,女性选择了抗争,但是,女性对男权社会的抗争微不足道,只能发生在想像中,无法触及这个社会存在的根基,最终只能逃离。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对阿特伍德的小说进行解读,揭示男权社会统治下自然与女性的双重困境和双重反抗,呼吁人们从生态整体观的角度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之关系,构建人与自然二元相联、共同发展、和谐共生的理想社会。  相似文献   

18.
赵娜 《海外英语》2011,(14):273-274
女性主义的话题从来都不局限于女性作家笔下,男性作家也从自身的角度,创作出无数优秀的女性主义题材的文学作品。1850年霍桑在小说《红字》中塑造的女主人公海丝特这一女性主义先驱的角色,引发了后代多个电影创作者在荧幕上再现小说的女性主义题材的创作热情。文章选择了95版电影为研究对象,从电影编剧的角度,通过电影对小说情节的演绎来分析电影表现这一女性主义先驱的视角和电影所体现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9.
《朱丽小姐》中的女性身份与自我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丽小姐》是瑞典戏剧大师斯特林堡创作中期的一部重要剧作,反映了两性之间不可避免的冲突。从女性主义的立场出发,该剧的社会意义在于揭露了虚伪的传统道德对女性的迫害,以及强大的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残酷统治。主人公朱丽的最终死亡不仅是对生的解脱,也是对不公的社会制度的最大抗议。  相似文献   

20.
劳拉·埃斯基韦尔的小说《恰似水之于巧克力》,描述了墨西哥资产阶级民主大革命时期一个没落庄园家庭内部四个女性的不同命运,小说一经问世在拉丁美洲文坛引起巨大反响。大部分的文学评论都把视点集中于从小说女主人公蒂塔身上所体现出来的女性意识,但实质上,无论是蒂塔,还是家族三代女性中的其他角色,甚至是作者本人的命运都或多或少受到了男权的影响。本文将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探求小说中所暴露出来的当时墨西哥社会,男权意识对女性角色的期待,限制,甚至是捆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