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陈潇 《青年记者》2012,(17):85-86
背景概述 1999年,中国内地的省级电视台连同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完成了“上星”的历史转变,中国电视业的“中央电视台一省级卫视一省级地面频道一地市台频道”的结构框架基本确定.经过其后几年的进一步发展,更多的省级卫视频道和副省级卫视频道上星,使得省级卫视逐渐成了中国电视的主力军.但在其迅速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省级卫视也开始面临着同质化严重、竞争加剧的困境.如何抢占市场、提高收视率,进而增强对广告商的吸引力,成了每个卫视都需要思考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2.
钱颖 《声屏世界》2013,(10):143-144
CTR《2013年上半年中国广告市场回顾报告》近期发布,2013年上半年电视广告刊例收入同比增幅为11.3%,增幅高于去年同期,对市场整体拉动明显;广告资源出现两极分化,省级卫视和中央台表现抢眼,省级地面频道增幅最低。而安徽地面频道群,在2013年上半年逆势上扬,创造了周边地区最高同比创收增长10.3%。在群雄逐鹿的电视市场竞争格局中,面对央视、省级卫视的压制、新兴媒体的冲击,省级地面频道的生存压力极大。如何改变这样的被动局面,关系着电视地面频道生存与发展。为了加快地面频道转型升级的步伐,安徽省级地面频道群进行了大刀阔斧的变革。  相似文献   

3.
陈飚  李波 《军事记者》2014,(1):46-47
近年来,军事节目正成为省级卫视相互竞争的一块重要阵地。根据中央电视台市场评估部的统计.目前有近20家省级卫视和地面频道开播了军事节目。这些节目有优有劣,需要扬长避短,形成中央与地方军事电视共同繁荣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2011年底,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要求从2012年起,每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每日6:00至24:00新闻类节目不得少于2小时。但是对于省级卫视来说,收视覆盖面不及中央电视台,新闻的贴近性不如地面台,在新形势下,如何求得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电视媒体正处在一个竞争激烈的大变革时代。从全国来看,央视、省级卫视及地面频道基本上瓜分了全国的市场份额,呈现出三分天下的格局。作为处于第三级的省级地面频道,既没有央视和省级卫视的覆盖,也没有城市电视台与百姓生活的贴近性,被称为  相似文献   

6.
随着"限娱令"等广电新政频出,加上新媒体的挤压,电视媒体遭遇极大冲击,省级卫视经过洗牌后,竞争中被边缘化的地面频道重回人们的视野。省级地面频道因其灵活的节目编排、多变的节目制作和地域接近性,被认为会迎来发展的春天。在各媒体争抢市场的今天,这已不再是电视媒体内部的此消彼长,而是混杂着多方力量的复杂棋局。地面频道如何应对广电新政的激荡?如何在全媒体时代的竞争压力下找到生存之路?地面频道面临四面楚歌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7.
宁耕 《新闻知识》2003,(5):25-26
现在省级电视台都有两个以上的频道,通常的做法是把省级卫视频道办成综合频道,把其余的频道变成都市频道、生活频道、影视频道等专业频道。是否所有的省级卫视频道都要办成综合频道呢?其实不然。把省级卫视频道办成一个专业频道也不失为省级卫视频道的一条发展对策。因为省级卫视频道的节目信号能覆盖全国,这不再仅仅是  相似文献   

8.
5.12四川汶川大地震成为了近日来全国各大新闻媒体关注的焦点,特别是电视媒体,从中央电视台到各个省级卫视频道都在第一时间对这一重大突发性灾害事件投入了大量报道,有的频道甚至是24小时全天候直播,全国观众通过电视及时了解到灾区灾情灾民的最新情况。  相似文献   

9.
在三网融合的趋势下,国内电视市场的竞争不断加剧.上星电视发展势头强劲,卫视之间的竞争日益白热化.2010年上半年省级卫视集团整体收视市场份额达到28.3%,省级卫视集团、央视集团和地面频道集团三分天下的格局基本形成.省级卫视间出现严重的不平衡,其内部竞争影响着我国电视产业的发展,需要对其竞争态势加以反思,并有针对性地适时进行政策调整和市场引导,使其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0.
全媒体时代,省级地面频道不仅面临来自央视、省级卫视、地市台的压力,还面临来自新媒体的挤压,新形势下,如何将压力变为动力,加快转型发展步伐?本文作简要探析。明确频道定位,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企业有好的产品定位,才能有的放失,赢得市场。频道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单位,明确自身地位,不仅利于省级广播电视台内部资源整合,实施差异化、有序竞争,还利于频道自身的长足发展。目前在全国影响力较大的几个频道如齐鲁电视  相似文献   

11.
目前电视媒体之间以及相同电视频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主要形成了以下竞争格局:卫星电视频道对地面频道的强力挤压,市级电视频道的贴近发展,省级卫视的艰难突围以及省级地面频道的顽强拓展。在几个利益集体的争夺中,在不同的收视市场中取得的收视份额的多寡基本上可以决定这个电视媒体的市场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2.
芦磊  曹伟峰 《视听界》2009,(2):56-59
省级地面频道面临着中央电视台、强势省级卫视和省会城市电视台的共同竞争,并且这三者抢占市场份额的力度越来越大。如何进一步加大自己的影响力,拓展域内和域外两个市场?近几年来,各地省级强势地面频道做过很多探索。正是由于有着共同的诉求和特点,加上体制中“血缘”上的亲近性,逐渐促使全国各省的强势地面频道意识到,他们不仅需要走到一起,而且应当走得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电视媒体的竞争格局中,省级卫视处于一种最为尴尬的境地。上有央视强力挤压,下有地面频道围追堵截,可谓“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省级卫视的现状早就引起学界和业界的高度关注,不少专家撰文为之寻求突围之路, 一些省级卫视也在积极探索改革求变。为了促进省级卫视的成功突围,本期“视听专论”特意策划了“省级卫视的突围与创新”论题,刊登了清华大学教授陆地、南京政治学院的熊忠辉博士等研究人员的论文,从频道定位到品牌栏目打造,从频道经营到中、长期战略发展,多层次、多角度对省级卫视产业发展进行了理性思考;论题还着重讨论了安徽卫视、湖南卫视、东方卫视的运作模式。它们分别以电视剧、娱  相似文献   

14.
省级卫视专业化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我们打开电视,十套左右的中央台节目,十套左右的地方有线台,剩下的便是一个个扎堆上星的省级卫视。如今的省级卫视上有中央级媒体的高端压力,下有地方有线全方位的竞争,省级卫视普遍采用应对竞争的方法是将自己的频道特色化、专业化。专门攻其一点,以得到特定受众的注意,形成稳定的收视群体。就这样国内电视市场兴起了一股专业化频道跑马圈地的热潮。  相似文献   

15.
当下,电视真人秀节目成为各卫视争夺收视版图的一大利器。而对于在收视覆盖和经济实力上均不如省级卫视的地面频道而言,在强大的冲击下,是坐以待毙还是勇于创新?根据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百变美人计》真实案例,分析节目改版对节目风格的影响,为地面频道的发展和突围提出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电视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态势下,中央电视台于2005年推出“频道品牌化”的发展战略。西部各省级卫视紧随其后,将品牌建设作为主攻方向。但是西部省区自然环境差、文化基础弱、现代化程度低、经济欠发达,多数卫视频道在专业化与综合化之间徘徊,收视率长期低迷。在痛切的反思  相似文献   

17.
范愉 《现代传播》2004,(6):82-84
本期个案研究继续关注省级卫视的定位与战略问题 ,因为省级卫视的一系列动作在某种意义上彰示着中国电视改革、发展与前行的方向。江苏卫视 2 0 0 4年初打出“中国情感特色频道”的旗帜 ,在业界产生了很大反响。本刊为此特约请江苏卫视频道策划人、管理者和有关专家撰文 ,对其“情感特色”定位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关于江苏卫视情感地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凌 《现代传播》2004,(6):81-82
本期个案研究继续关注省级卫视的定位与战略问题 ,因为省级卫视的一系列动作在某种意义上彰示着中国电视改革、发展与前行的方向。江苏卫视 2 0 0 4年初打出“中国情感特色频道”的旗帜 ,在业界产生了很大反响。本刊为此特约请江苏卫视频道策划人、管理者和有关专家撰文 ,对其“情感特色”定位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期个案研究继续关注省级卫视的定位与战略问题 ,因为省级卫视的一系列动作在某种意义上彰示着中国电视改革、发展与前行的方向。江苏卫视 2 0 0 4年初打出“中国情感特色频道”的旗帜 ,在业界产生了很大反响。本刊为此特约请江苏卫视频道策划人、管理者和有关专家撰文 ,对其“情感特色”定位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南言 《现代传播》2004,(6):75-77
本期个案研究继续关注省级卫视的定位与战略问题 ,因为省级卫视的一系列动作在某种意义上彰示着中国电视改革、发展与前行的方向。江苏卫视 2 0 0 4年初打出“中国情感特色频道”的旗帜 ,在业界产生了很大反响。本刊为此特约请江苏卫视频道策划人、管理者和有关专家撰文 ,对其“情感特色”定位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