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编辑》2005,(1):20-20
《编辑心语》是中国青年出版社编审、原副总编辑郑一奇的编辑工作研究文集。郑一奇从事编辑工作近30年.这部书既是他编辑工作研究的心血之作,也是他多年来编辑业务教学成果的汇集。全书分8个部分:出版理念、编辑实务、编辑案例、出版调研、读者工作、图书点评、史学散论、出版史与出版人物。  相似文献   

2.
柳诒徵(1880~1956),号劬堂,江苏镇江人,以历史学闻名,鲜有人谈及其期刊编辑思想。实际上,柳诒徵曾经创办或参与创办过《史地学报》、《学衡》、《史学与地学》《、史学杂志》《、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年刊》《、国风》等刊物,对于期刊编辑形成了自己的独到见解。重温柳诒徵的期刊编辑思想,不仅有助于全面理解这位民  相似文献   

3.
纵观时下的编辑学著作,无不将编辑一般理论和实际编辑工作作为主要表述对象。任火先生的《编辑独语》(以下简称《独语》)也提到:编辑学的位置就是多维交叉点上的应用学科,应用是编辑学的基石,应用是编辑活动的根本属性。然而《独语》还在应用研究中让人感到一种希冀,  相似文献   

4.
樊京娜 《出版参考》2007,(9X):31-31
“今天的编辑和老一辈编辑不同,他们必须十八般武艺样样俱全,既要精通书籍制作、行销、谈判、促销、心理学、政治、外交等,还必须有绝佳的编辑技巧。而编辑工作又包括各式各样的活动,其中许多工作几乎无法让人联想过去在办公室埋头校对的编辑刻板的印象”(《编辑人的世界》,格罗斯主编)。这段话生动而深刻地表述了现代编辑角色的转变和应有的素养。[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文史类图书编辑要善于“存疑查证”张永钦【福州】“存疑”是史学研究中对史料进行考证的前提,是史学研究者的一项基本素质。现代著名史学家陈垣先生在《通鉴胡注表微·考证篇》中说道:“考证贵能疑,疑而后能致其思,思而后能得其理。”也就是说,首先要能发现问题,提...  相似文献   

6.
司马迁是我国历史上名的学家、史学家和编辑家,他《史记》而开创的纪传体成为我国历史的规范写法。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古今学都对《史记》有着极大的兴趣。“历代以来有众多的学研究和注解《史记》,积聚了丰硕的成果。粗略统计,迄今累计有论4000余篇,论300余部,字数12000万字”。《史记》不仅在学与史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更首创了纪传体的编辑学体裁。司马迁编辑《史记》,投入了自己一生的心血。  相似文献   

7.
编辑含量是指出版物在生产过程中,编辑劳动量之多少及其对出版物质量、价值之影响。从编辑工作全过程看,编辑含量涵发现、把关、完善、推广四个方面。这四个方面依次递进,互有交叉。编辑既要依次开展工作,又要根据书稿情况,在某一阶段突出抓住一个方面,深入开展工作。《中国史学入门——顾颉刚讲史录》是作者责编的一部编辑含量较高的书。作者以这本书的编辑出版过程及部分书稿档案为例,说明如何实施编辑工作的动态管理以及不断提升编辑含量。  相似文献   

8.
艾东  吴志刚 《编辑学报》1994,6(4):232-234
也谈编辑学与编辑理论艾东,吴志刚编辑工作的理论研究(有人称编辑学)近几年发展很快,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已有《编辑学报》、《编辑学刊》、《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之友》、《出版工作》、《出版发行研究》等刊物为编辑学研究提供论坛;有关的论文和著作不...  相似文献   

9.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对恩格斯编辑《资本论》第二、三卷的经验作了研究,重点探讨了恩格斯编辑《资本论》第二、三卷的方法,对其进行了归纳,并指出学习、研究恩格斯编辑《资本论》第二、三卷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编辑风采     
《中国编辑》2007,(6):F0002-F0002
周振甫(1911—2000),浙江平湖人。原名麟瑞,笔名卞慧。著名中国古代文史研究家、资深编辑。1932年,在无锡国专学习时,经徐调孚推荐,进上海开明书店.从事校对、编辑工作。40年代责编钱锺书《谈艺录》、80年代责编钱锤书《管锥篇》、《管锥篇增订》,树立了编辑与作者密切合作的榜样,被出版界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11.
首先,对高等教育出版社在新的一年到来之前召开《中国编辑》工作研讨会表示赞赏。说到高教社与中国编辑学会和《中国编辑》的关系,我的印象是“三个非常”,即:对编辑理论建设非常重视,对编辑学会的工作非常支持,对办好《中国编辑》杂志非常尽心。高教社把办好《中国编辑》看成不仅是对全国编辑学科建设的贡献,而且是实现本社“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举措。这就把认识提到了战略高度。接受《中国编辑》出版任务以后,社领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配备了精干的编辑力量,提供了有力的经济保障,今天又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学者来共同研讨,这些都是很好的兆头,  相似文献   

12.
关于编辑情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牟进 《编辑之友》1999,(5):52-53
编辑情感是编辑学理论和实践的基本问题。编辑主体与编辑客体形成的编辑活动的关系上是认知和情感的关系。认知伴随着情感,情感升华着认知。所以,列宁曾精辟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lO月版,第255页)。审视编辑和编辑活动,首先应深刻认识编辑情感问题。进而秉要执本、  相似文献   

13.
胡风不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优秀的文艺理论家、诗人,而且是一位颇有建树的报刊编辑,先后主编过《七月》、《希望》等著名杂志。虽然他很少从事过严格意义上的新闻报道工作,但曾经为《国民日报》和《新华日报》编辑过文艺副刊,对新闻媒体的运作深有体察。另外,作为一位忧国忧一位忧国忧民、关心时事的知识分子,诚如他自己所说,报纸“是一直在看,所积的感想自然不少”。他关于新闻报道的一系列观点颇具特色,值得我们珍视。一1942年,胡风已经是一个成名的编辑,常有年轻编辑向他询问“有没有什么当编辑的秘诀”这样的问题。根据…  相似文献   

14.
编辑概念必须同一──答张洪玲同志叶向荣长沙张洪玲同志《从〈著作权法〉谈编辑的两重含义》一文(见《编辑之友》1996年第4期)对我的《编辑概念诸说之辩证探析》(见编辑之友》1995年第5期,一文的基本论点、论据提出了否定意见。我见了感到非常高兴,因为《...  相似文献   

15.
老鸣 《出版科学》2001,(4):79-80
1998年9月,我在台北诚品书店购得美国资深编辑格罗斯主编的《编辑人的世界》,这本由37位编辑写的论集,一下子吸引了我,几乎是一口气把它读完了。2000年9月,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了中简体字译本,译还是齐若兰,内容完全一样,只是开篇为刘杲所写的中译本序《美国编辑怎样看待编辑工作》,代替了原繁体字版吴程远写的编辑笔记。2001年6月,北京的编辑同行为《编辑人的世界》举行了座谈会,有关报刊发表了消息和章.我从中受到很大启发,并产生了重读这本书的兴趣,读后觉得有些话还要说一说。  相似文献   

16.
编辑作品概念重构●叶向荣【长沙】在研究编辑概念的过程中涉及到编辑作品概念,我发现我国《著作权法》的编辑概念和相应的编辑作品概念,存在逻辑矛盾和法理缺陷,应当纠正。我认为编辑是组织、审阅、编选、加工原创作品而形成新作品(编辑作品)的著作活动,及从事这种...  相似文献   

17.
我在解放军报社工作期间,有11个年头在理论处当编辑。理论处的几任领导叶寒青、林平、吴牧华、卢文华和许多老编辑的品格和工作精神,给我很多教益,至今难以忘怀。翻阅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解放军报》的《思想战线》专版,在文章作者中,可以见到一个经常出现的名字———李嘉。这是理论宣传处编辑常用的一个共同笔名,与这个笔名类似的,还有李增之、黎佳、施佳等等。处领导、编辑自己撰写的文章,有时也用这类笔名。当时,《思想战线》专版刊登的稿件,许多是部队做实际工作的同志撰写的。这些同志生活在部队,实践经验丰富,部队现实…  相似文献   

18.
研读江泽民关于编辑工作的论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我国人民带人21世纪的时候,作为党和国家新一代领导核心的江泽民同志高瞻远瞩,对新闻出版事业给予了极大关怀。他的编辑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一系列讲话之中,其时代特征尤为突出。1996年1月2日的《江泽民在接见《解放军报》社师以上干部时的讲话》(下称《接见讲话》)、1996年9月26日的《江泽民同志视察人民日报社时的讲话》(下称《视察讲话》)。可以视为他的编辑理论的专论。江泽民的编辑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毛泽东的编辑思想和邓小平的编辑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一字之师”:编辑应当追求的美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40年来最权威的编辑业务教科书”——《编辑人的世界》如是说:“编辑在手稿上画下第一个修改符号之前,作者和编辑就已展开创造性的合作过程。作者的责任是尽最大努力写出一本最好的书,编辑的责任是帮助作者达到这个目标。”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对出版工作如此定性:“社会主义的出版工作,是出版者和译著者共同的工作,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在论及编辑与作者的关系时,学界一直保持着“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这一“口径”,一般不越“雷池”。  相似文献   

20.
《大学图书馆学报》编辑委员会成立暨第一次会议纪要为加强和规范《大学图书馆学报》编辑工作,经全国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聘任的《大学图书馆学报》编辑委员会于1995年10月26日至27日在北京宣告成立并举行第一次会议。编委会成员13人出席,2人因事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