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中国报业党政规制的演变 (一)报业政府规制与党政规制 报业政府规制是政府职能部门为完善市场规则、弥补市场失灵、体现政府的社会和政治意图,通过法律法规、所有权制度、税收政策、财政支持政策、产业调整和导向政策、兼并收购政策等对传媒产业实行的中观和微观控制.① 当今世界传媒产业的主要政府规制模式有三种:一种以美国为代表,传媒几乎全部市场化,政府对传媒的控制较弱;另一种以欧洲为典型,实行双轨制管理;还有一种国家垄断型,几乎不存在市场化传媒.  相似文献   

2.
从发展的角度讲,新中国半个多世纪的报业史也是一部体制创新的历史。由于中国特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规定性,使得中国的报业体制创新实践表现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完全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考察百余年来的世界新闻发展史,报业集团发展一直是贯穿其中的历史主线,代表着报业产业运作的演进方向,本以世界史的视角全面阐述了西方报业集团的产生,发展,壮大的历程以及其变化趋势,深入挖掘其迅猛发展背后所隐藏的政治与经济原因。并针对我国报业集团发展的现状,提出西方报业集团发展历史与规律所带来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4.
报业集团化自本世纪初出现以来,在西方新闻业中不断发展壮大,已形成很大规模。在美国、欧洲等的主要西方发达国家中,报业集团掌握和控制了绝大多数的报纸,在新闻业和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实影响。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亚洲国家的报业集团化也有了较大发展。了解和研究当今世界报业集团的发展原因,对改革和探索中的我国报业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报业集团化的发端.开始于本世纪初期。随着西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新闻业自身规律的作用,报业集团有了长足的发展。美国的新闻业十分发达,报业集团的规模十分庞大。全国前12…  相似文献   

5.
当代传媒作为世界最重要的产业之一,也是世界全球化的基本条件和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首先要经历诸多重大制度变迁和历史转型.而制度转型的最直接表现则体现在传媒政策上,可以说任何国家每个时期的传媒政策都要适应制度转型的需要.梳理世界传媒政策的发展轨迹,通过比较世界传媒政策的内容,指出世界传媒的传播政策范式为各国传媒提供了一种动态的、变化的架构逻辑.对传媒政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剖析,有助于我们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教训,找到适合中国文化语境发展的最佳传媒政策.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数字化的大背景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提出大力发展数字报业的战略目标,同时启动了“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计划”,这为报业集团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为现代传媒产业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的报业应如何面对新媒体的竞争与挑战,如何创新报业的竞争管理,数字化将如何发展,这些是所有传媒人都十分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报业集团的发展及其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成 《传媒观察》2004,(3):44-46
中国报业集团化改革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叶,最初是报业摆脱经济困境或者政府松卸财政包袱的一种尝试,后来成为传媒领域改革“边缘突破”的典范。如今,政府、报业管理层和业外资本怀着各自不同的目的,在共同推动这一进程。也正因如此,已渐成趋势和潮流的报业集团化改革,  相似文献   

8.
“狼”真的来了今年9月,在南京、深圳相继举行了“全国百强报刊社长总编高层论坛”,“世界华文传媒年会”和“世界华文报纸年会”,10月中国报业创新奖颁奖大会和中国传媒年会又分别在北京召开;与此同时,第三届亚太地区媒体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上,北京有关方面负责人宣布:琉璃厂旁边将兴起包括国际新闻中心、国际传媒展示中心、中国报业大厦等一批以传媒产业为主的现代化建筑。奥运会召开之  相似文献   

9.
一、中国报业集团目前存在的问题 报业集团化的出现,使中国报纸的经济规模扩张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一些大的报业集团的年经营收入已接近20亿人民币。但是,如果与拥有数百亿美元资产的国际传媒集团相比,中国报业的集团化程度充其量也只能算是初级阶段。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大型报业集团,多为上市公司,其资本市值及年实际收入是我们无法企及的,这些差距固然与中国现在整体的经济水平直接相关,但报业自身与此相关的一些政策因素,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从世界报业集团化的整体水平及一般状况来看,中国报业的集团化目前还存在着三个方面的局…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有如下趋势: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世界政治的多极化、世界文化的多元化。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广电行业也能感受到世界经济一体化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只有大型的传媒集团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中国广电业如何抓住机遇,加速改革,发现并把握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广电业的巨大潜力和优势、实现跨越性发展.进而打造中国传媒业的“航空母舰”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影响全局的根本性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中国的经济在全面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同时,政治、文化各个领域也在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作为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传媒,走上了一条前所未有的崭新道路。在计划经济时期,各级党报一直掌握着中国报业稀缺的传播资源,无限享受着体制上的种种优势。但是,当市场经济成为我们经济生活的主导时,报业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变。党报走向了市场,不得不开始面对报业市场的大战烽火,不得不开始面对受众、争夺受众。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大指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我国报业经济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与发达国家报业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发展报业经济,我们首先要精心搞好主业经济,经营好自己的主产品,树立市场品牌,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必须努力形成以报业为主的多元化发展经济的战略布局,稳步拓展多元化经营,要不失时机地进入其它行业,形成非报业经济支柱。在“本期特别视点”专栏里,我们强势推出山东聊城日报社在办好报纸的同时,快速发展非报业经济的经验和做法,供地市报同仁学习借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报业集团的组织转型是政策性强制和利益性诱致相结合所驱动的,但来自制度缺陷、利益牵绊、路径依赖的阻力,导致报业集团组织能力与独立市场运营主体的实际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落差.报业集团要向创新型传媒集团转型,必须优化组织设计,加大对管理结构的投资与建设,以便能够对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反应,适应多媒体的生产营销方式的要求,支持持续创新.建设创新型的传媒集团应该具备三个社会条件:组织整合、财务投入和战略控制.能否具备这三个社会条件取决于宏观制度、传媒集团本身与传媒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4.
放眼世界,在几乎所有的国家,报业的发展水准往往是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标志。富裕发达的社会,拥有高水平的报业;贫困、落后的国家,其报业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报业作为社会机体的一环,受到诸多社会因素的制约,它包括经济增长、文化教育、城市化进程、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等。正是这些因素,为报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没有上述条件,报业就象失去了阳光和空气的花蕾,表现不出任何生命力。这是世界报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但是,中国报业近十余年来的发展演变,却是一个例外。虽然它  相似文献   

15.
1.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化发展总体战略 传媒产业既具有报业的特性.义具有产业的一般共性,因此,大力发展报业就必须使报业回归其产业化属性。产业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客观要求.我国应按照报业A身的发展规律和要求.尽快制定出适合我国报业快速发展的产业政策和总体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把握中国视听传媒内容生产与传播的规律,当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多个维度予以定位与审视。传媒平台的升级迭代,网络视听的兴起与发展,关涉主流价值导向和公众精神文化需求,《视听传媒的内容生产与传播》一书对中国视听传播发展新景观的研究,兼具实践性、学理性与系统性。正视大众文化视域下的传媒内容新生态,以建设性文化批评构建理性、平衡和相对稳定的媒介观,有助于中国视听传媒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武汉报业同质化的现状、利弊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汉两大报业集团共有四家市民报,竞争十分激烈。这虽对提高武汉报业水平有利,亦贻害无穷。本文运用新闻学和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了武汉报业同质化的现状、利弊,并提出了趋利弊害的对策。本文认为,目前武汉四家市民报的竞争已是恶性竞争,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并使媚俗报道层出不穷,虚假广告屡禁不止。武汉报业应细分市场,整合力量,通过开展跨地域办报和多元化经营手段,增加综合实力,谋求更大的发展。一、学术界对报业同质化竞争的不同看法伴随着国家对传媒政策的不断放宽,传媒尤其是报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同质化竞…  相似文献   

18.
报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力和人才的竞争。人力与人才,是事业发展、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首要资源。迎接对世纪的中国报业,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充分开发我国报业巨大的人力资源,发挥其优势,是揭开中国报业发展史崭新篇章的根本保障。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开始步人知识经济时代,以知识或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知识经济,开始占据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知识经济的发展取决于智力资源的占有,而人才是智力资源的载体,人才是知识经济的命脉,当然也是报业发展的命脉。发展中国报业的潜力,在于能…  相似文献   

19.
杨春兰  黄逸秋 《传媒》2007,(11):13-14
"一主两翼"实现从报业集团向多元化传媒集团的战略转变 报业集团从产业形态上讲是复合型的,从资本形态上讲是社会型的,从经营形态上讲是多元化的.从报业集团向多元化传媒集团的演变不是谁逼着我们进行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了一定阶段产生的客观社会需求,作为传媒集团的领导人必须认识到这种需求的客观性和适应这种需求的必要性,要主动地去适应规律,完成战略性的转变,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同时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新闻文化产品多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广州是中国的南大门,地处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也是20年来我国报业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报业的发展首先得益于广东改革开放的大环境,同时与广东传统的商业文化气氛、广泛的受众基础和超前的人才意识有密切的关系。 经济因素是报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传播学者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大众传媒的发展有着内在的密切关系,经济增长对大众传媒的发展起着召唤、催生、启动和促成的作用。这不仅体现在报业经营新思想、新观念的导人,体现在报业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而实现的从机制、内容形式的转变,而且经济发展为广东报业的繁荣奠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