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敏红 《教育导刊》2001,(12):46-47
一堂语文课要想上得好,教师讲课的导入语就显得特别重要,一个恰到好处、形式活泼、吸引人的导入语能吸引住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去获得知识,更为教者顺利完成教学计划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谈谈语文教学的导入四法.……  相似文献   

2.
姚国静 《小学生》2012,(11):74-74
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首先,老师是否有积极饱满的教学情绪,这是创造课堂气氛的主要条件。同时,老师能否以新鲜的教学计划,去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兴趣,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角色",也是至关重要的。实践证明,课堂教学的导入要害,对良好课堂气氛构建具有决定作用。现在笔者就教学的导入,以语文课为例,谈以下几方面入手点:一、从玩入手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有些课的导入,如能配合新课内容设计游戏,从玩入手,可以很快唤起学生强烈、高昂的学习情绪。此  相似文献   

3.
导入新课对一堂新课来说至关重要。好的导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可以渲染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一堂语文的成功与否,不仅仅在于教师如何教,更重要的是在于学生如何参与,教师与学生如何互动。这就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兴趣爱好。只要学生倾心于此,才会积极主动地乐于学习,乐于和老师互动,进而达到较高效率的教学。下面我就介绍几种导入新课的方法,和大家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4.
安定区打造高效课堂已经有好几个年头了。在多年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我认为一节好的语文课首先要有好的导入设计,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只要我们将语文课堂的导入环节设计精彩,语文高效课堂就会向我们走来。因为一节课堂的导入语设置是一节完整课堂的伊始,也是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情境的重要一环。一堂语文课如果有个好的导入设计,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渐浓,学习积极性高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学生会以最佳的学习状态全身心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来。因此语文课的导入设计成为了我们每一个语文教育者必须探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5.
杨利华 《考试周刊》2013,(22):50-50
<正>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导入是课堂导入的前奏,是艺术中的艺术,是一出戏的"序幕"。导入语,又叫导语、开讲语,俗称开场白,是教师在讲课之前围绕教学目标而精心设计的简练的教学语言。好的导入能集中学生注意力,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老师所说:"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一段生动形象的导语,会像一股伴随美妙音律的涓涓甘泉,流进学生的心田,潜入他们的记忆深处,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那么如何设计好一堂语文课的导入呢?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每节语文课而言亦是如此。导入新课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语文教师精妙的导入语往往能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住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更快地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产生情感的共鸣。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设计导入语昵?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成功的艺术在于使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兴趣。"教学艺术在于激励学生,引导学生。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要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讲究"导"的艺术。导入新课是一种教学艺术,它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一个成功的导入可以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所以,精心设计历史课的"导入语"是中学历史教学不可  相似文献   

8.
孙德燕 《黑河教育》2010,(11):35-35
一、导语激趣 课堂上好的导入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渲染良好的课堂气氛。精彩的导入是一种教学艺术,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  相似文献   

9.
<正>在课改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学改革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态势。语文课到底怎么上?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具有十几年教学生涯的我,对此心中一片茫然,不好作答,因为"教无定法"。我总结这些年来的教学经验,分析教学得失,认为以下几方面是一堂好语文课所必不可少的。一、设计好导入语"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导入新课是一门需要教师精心设计的艺术。教师应精心设计好开场白,把学生的注意  相似文献   

10.
导入语,又叫导语、开讲语,俗称开场白,是教师在讲课之前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的一段简练的教学语言。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在语文课上,好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一堂课的良好开端。因此,设计导入语要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切入点,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11.
<正>一、教师的教态促成良好的课堂气氛教态是教师讲课时情绪的外在表现,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学生在课堂上不仅会通过教师有声语言的讲解而"察其容",而且会通过教师的教态而"观其色"。教师的教态在无形中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或好或坏的课堂气氛。因此,教师的教态直接影响课堂气氛。教师的教态有先入为主的作用。教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教师教态会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一、课堂教学巧设导入语语文教学是和语言文字打交道的,所教的文章也是文质兼美的,而老师面对的对象又是生机勃勃、有思想有感情的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从讲课伊始就要以高屋建领、掷地有声的气势来吊起学生的胃口,要求教师根据所教的文章来潜心设计“提神”的导入语。好的导人语能起到感染学生、调动情绪、增强兴趣、引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轻松愉悦的作用。如果每堂课都设置一个恰到好处的导入语,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无疑是很重要的。如我讲到《鱼我所欲也})一文时设置了如下的导人语:同学们,我们在初中第二册学过了陈毅元…  相似文献   

13.
<正>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能营造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情境,能为教师顺利进行语文教学创造积极的条件,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探究知识,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思维等不断增益,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那么,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氛围呢?一、教师的教态促成良好课堂气氛教态是教师讲课时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学生在课堂上会通过教师有声语言的讲解而"察其容",而且还会通过教师的教态而"观其色"。教师的教态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教学气氛,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一种课堂气氛。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课堂气氛。教师的教态有先入为主的作用。当教师走进教室的那一刻,教师教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上课的情绪,这种先入为主的方式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师要用亲和、自然的教  相似文献   

14.
曾干贤 《师道》2006,(8):36-37
教学艺术在于激励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家第斯多惠就说过,“教学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教的东西感兴趣。”然而,要做到学生乐意听讲,并非一件易事,这需要教师不断摸索和完善各个教学环节,总结经验教训。其中,历史教学导入语设计尤为重要,一个成功的导入语可以马上引起同学们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5.
正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在教学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气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影响着课堂教学气氛。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呢?一.教师的教态促成良好课堂气氛教态是教师讲课时的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6.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语文课,导入非常关键,如果课导入得好,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渲染课堂气氛,自然的进入到语文课的学习,又能发挥语文教师“口才言语”的特长,让学生一开始就能感受到语言的无穷魅力,从而使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兴趣盎然。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要上得有趣味,就必须打破程式化教学,创设优化的教学情境。一、精心设计导入导语,俗称“开场白”,是一堂课的“第一道工序”。一个好的导语会对一节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代学生大多好奇心强,拿到课本后,立刻翻个遍,专选精彩的篇章看。加上教学前要求预习,所以当教师授课时,课文对学生来说已无多大的新鲜感。要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课堂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设计好导语,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的方法很多,诸如故事导入、悬念导入、情景导入、歌曲导入、温故导入等。如教《愚公移山》时,我巧妙地融入流行歌曲《愚公移山》的M T…  相似文献   

18.
正在地理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注意力和课堂学习兴致,将学生转化为学习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比较多,课堂导入的设计就是其中一种很好的方法.课堂导入语,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一个精心设计的教学语言,即所谓的"开场白".俗语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语是一节课的开始,老师必须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特点精心设计开场白,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创设情景,提高参与意识和课堂教学效果.本文结合湘教版教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以前那种老式的、呆板的歌曲教唱模式学生早就乏味,而学生在沉重的语、数课后,像解下“紧箍咒”似的也只能把音乐课视为放松、体息的间隙,也就更谈不上完成什么教学目的了。同时,教学的改革也使我们意识到音乐课的重要性。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要使学生对音乐课有兴趣,教学中必须少不了一个“乐”字。一、新课的导入导入新课的成功,能活跃课堂气氛,唤起学生学习新歌曲或其他音乐知识的强烈欲望和浓厚的兴趣,通过音乐的美、教师语言的美,学生会产生一种愉悦的心态。如,笔者在教《大鹿》这一课之前,…  相似文献   

20.
叶桂玉 《师道》2013,(3):25-27
语文课应该具有诗意和美感,具有滋养人性的功能。语文教育没有诗意,好比月下不见杨柳,园中不闻鸟鸣,就失去了本应有的风姿。语文课应是学生情感释放的自由场所,学生在充满诗意的课堂气氛中经历百感交集的心灵旅行,才会感到心灵成长的愉悦,所以必须让语文课堂成为诗意栖息的家园。一、让导语拉开诗意课堂的序幕语文教师的导入要"未成曲调先有情",老师的语言具有诗意,才能在学生的语言中播下诗意的种子,才能拉开诗意课堂的序幕;教师的导入语要形象优美、韵味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