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教育公平问题在我国的教育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职业教育公平问题更是已经成为影响和制约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近些年教育公平问题开始备受职业院校的重视。而作为社会公平中最为基本的人文取向的幸福感,是衡量人们生活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标准。本文将职业教育公平与民生幸福进行联系并分析,指出职业教育公平是预测职业学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指标,并对职业院校学生的教育公平和学生的幸福感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使人幸福的事业,教师也是一份幸福的职业。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教育培养幸福人的基础,是教育活动充满生命力的必要条件,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教师有无职业幸福感以及教师对幸福不同程度的追求,不仅影响着教师的职业生涯、专业发展,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幸福感和对幸福的认识。在学校管理中,我们应该怎样去引领、创造和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呢?笔者结合自己在蒙山中学的办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3.
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是指在学校内、外部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下,中学校长在校长职位上因需要的满足和期望的达成而产生的愉悦的心理体验。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水平的高低受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其中教育评价的偏差以及教育行政部门过多的干预制约校长办学的自主性对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水平的影响最为显著。因此,要提升中学校长职业幸福感,需要建立发展性教育评价体系,以及为校长创造良好的办学环境和自由空间。  相似文献   

4.
职业院校教师幸福感是实现职业教育目标过程中的愉悦感受,它是衡量职业教育工作环境和教育工作质量的重要前提。它不仅关乎职业教育主体个人能力的自我提升,也影响着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与未来发展。从需要层次理论角度出发,分析了职业院校教师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提高职业幸福感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宋晶 《职教论坛》2012,(21):28-31
工具理性职业教育目的带来伦理的困惑:工具化导致职业教育目的的伦理意蕴丧失,理性化致使职业教育目的的人本价值虚无。现代教育目的不能放弃人的幸福之终极追求,追求职业幸福感是现代职业教育目的的应有之义。职业教育目的的伦理诉求最终将体现于职业教育的课程,将职业的文化价值认同作为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目的前提条件,对职业活动效能的理解和信念置于职业教育课程的核心,职业活动的环境体验是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蔡军 《教育探索》2009,(5):92-93
教育是幸福的事业.面对一度缺失的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教育要回归原点,回归对生命的尊重.在生命关怀视野下重新审视幼儿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应结合职业特点,从逻辑上理顺幸福的内在联系,如创造与享受、物质与精神、过程与结果、教师与幼儿、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等,这是认识和重建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职业人才培养实现了重大突破,但也存在着职业人才幸福感不高、职业认同淡漠等问题。培养职业人才幸福感对于提升工作绩效,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以及和谐企业、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试着从职业教育过程设计、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幸福感受能力的提高等方面对职业人才幸福感培养进行有益的教育探索。  相似文献   

8.
职业幸福感是职教工作者的必备能力,我们可以通过个人学会享受课堂、欣赏学生,发现职业幸福感的源泉;学校搭建良好工作环境,为中职教师的发展提供空间;社会创造职业平等大环境,提升中职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的方法,培养中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打造一支具有幸福感的中职教育团队.  相似文献   

9.
论点摘编     
职业技术教育要创造未来,就必须对自身发展趋势有充分的了解。(1)在概念和内涵上,“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取代“职业教育”是当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2)在教育目标上,对学生品德、能力、身体全面素质的培养,已成为世界职业教育所追求的共同目标,这具体  相似文献   

10.
刘伟 《职教通讯》2012,(7):41-44
大学毕业生大多会有一段较长的"职业迷茫期",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基础教育缺失了"职业规划教育"。职业规划教育旨在帮助学生发现自我天资和兴趣,并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活中取用它们。职业规划教育必须尽早实施,而最好在高中阶段;职业规划教育是一门隐性的职业教育课程,其本质是职业幸福感教育。  相似文献   

11.
何清儒提倡职业教育是着重于职业生活的一种类型的教育,应具有一定的高低层次,其功能在于使职业生活与人生更加圆满;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应突出实用性,彰显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职业教育教材采用职业工作分析的方法编制;职业教育教学采用通过个人分析的因材施教及与实际工作相符的教学方法。何清儒的这些职业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今的职业教育发展具有着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职业工作的跟踪调查表明,高职高专临床医学职业关键能力培养至关重要.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应将职业关键能力培养上升到人生规划,将其贯穿于临床专业学习以及学生的一日生活制度之中,并大力提高学生自我培养职业关键能力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3.
探讨高职生生活事件与其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为提高高职生的主观幸福感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以扬州职业大学的859名高职生为对象,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袁和幸福幸福感指数量表进行测试。主观幸福感在不同性别、专业、家庭经济状况、是否为独生子女等变量问,均未发现显著性差异。非独生子女的高职生生活事件量表显著高于独生子女,家庭经济宽裕的高职生生活事件量表显著高于家庭经济困难的高职生。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显著负相关,主要表现在学习压力和健康适应因子上。结论:生活事件是影响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把高职生作为独立群体,研究其幸福感,对提升高职生的幸福感,促进高职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和分析性别、年级、专业、成绩等因素及是否为独生子女和学生干部对高职生心理幸福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只有中职和大专两个学历层次,没有学位。本文通过职业教育与学科教育、工程教育的比较,从职业知识、职业理论、职业能力三个方面,阐述了职业教育的学历结构及其人才规格、教学定位。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与职业培训有本质区别,其学历结构应该低、中、高搭配,人才规格齐全,并突出学生职业能力中社会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生命是一切教育的基础。近年来,高职生轻视与伤害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高职院校高职生自杀的现象也屡有发生,引导高职生寻求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学会热爱与尊重生命显得非常重要。文章就高职院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内涵、意义及实施途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等职业教育出现严重滑坡的现象,导致人们在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和功能方面产生了一些错误认识或疑虑。针对此问题,本文从职业教育的教育性和职业性两个方面深入分析职业教育的内在本质和社会功能,阐述职业教育的作用与地位。并指出,在当前的形势下,如何正确认识职业教育的本质和功能,实施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基于职业胜任力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及属性,指出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特殊性以及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高职学生职业胜任力的概念和研究思路,给出了我国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研究的职业胜任力视角.  相似文献   

19.
职业意识教育是对儿童生命的深切关照,其宗旨是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增强人的社会适应性。儿童期是实施职业意识教育的关键期。文章分析了儿童职业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了家庭、社会、学校(教师)是儿童职业意识教育的三大支柱力量。  相似文献   

20.
职业教育法修订首先必须对职业教育进行明确的定位,如职业教育法的性质定位、职业教育法的职能定位、职业教育法的作用范畴定位等;二是审慎对待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热点入法问题,需要从轻重缓急来分别对待各类问题,需要从可行性上认真研究进入职业教育法的问题;三是职业教育法修订要从一个完整的职业教育法律体系建设来考虑,可以从不同的行政主体或调整关系分别从其他相关法律等多方面进行逐步立法共同组成职业教育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