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表象是头脑中所保持的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映象,人对这些映象进行加工改造产生新形象就是想象。可见,想象是以丰富的表象为基础的。表象越丰富,其想象越开阔、深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的头脑中就必须有可供“加工改造”的表象。多观察事物,积累知识和生活经验,是培养想象力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想象的水平是依据一个人所具有的表象的数量和质量的情况为转移的。表象越丰富,其想象越开阔、深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的头脑中必须先有可供加工改造的表象。而对语文教材的学习,正是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储存知识、丰富表象的重要途径。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亲  相似文献   

3.
想象的水平是依据一个人所具有的表象的数量和质量的情况为转移的。表象越丰富,其想象越开阔、深刻。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的头脑中必须先有可供“加工改造”的表象。而对语文教材的学习,正是让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储存知识、丰富表象的重要途径。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亲近教材,激发想象?笔者结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部分课文,略谈如下。  相似文献   

4.
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这里所说的表象是指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印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作为教师,我们要重视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要努力排除当前干扰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一些消极因素。让学生拥有丰富的想象力,让他们的思维能在广阔的想象空间里自由驰骋应该成为我们不懈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想象能起到对机体的调节作用,还能起到预见未来的作用。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学生的想象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地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6.
想象是人们在头脑中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极其重要的智力因素。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力在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它是学生学习的必要条件。阅读文艺作品只有借助想象,才能理解意境;作文时只有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使所写的内容具体、生动。想象力不是先天的,它是在后天的实践活动过程中发展和培养起来的。那么,教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 一、在阅读教学中培养想象力 阅读教学是…  相似文献   

7.
想象是人脑对记忆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和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爱因斯坦曾指出:“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那么,我们在口语训练中如何去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呢?下面试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丰富表象 引导想象。想象的基本材料是表象。所谓表象,是指印刻、保留、活跃于人脑中的事物的形象。表象的积累和丰富在想象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表象越丰富,想象越深刻,开阔;反之,表象越贫乏,想象就越肤浅、狭窄。要发展小学生的想象,就必须使他们获得足够的表象。因此,我们在口语训练中,课内就要积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课外就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丰富多采的活动,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9,(47):43-44
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想象是智力活动的翅膀,想象特别是再造想象不会凭空产生,它在语言的调节下进行,并且具有个人的创造性成分,要形成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而语文教学最适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我们语文老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大力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语文阅读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具有独特的优势,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不仅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内容、获得美感,而且能够丰富和深化阅读的内容,使读者发现和再造新的形象。本文主要从语文阅读教学方面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想象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保兵 《云南教育》2000,(23):29-30
想象是一种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通过想象,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借助想象,可以加深对词语、句子和课文的理解,发展思维能力,提高读写水平。所以,语文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文教材第 12册的“读写例话”就有《分辨事物和联想》、《展开合理的想象》的专门训练。实际上,想象力的培养不是到六年级才进行,从一年级就开始训练了。   一、通过观察,丰富表象   想象又分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根据某些事物的图像、图解和语言描述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关于某一事物的新…  相似文献   

11.
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不仅可以使文中所描绘的事物具体化、形象化,帮助读者理解内容、获得美感,而且能够丰富阅读的内容,使读者发现和再造新的形象,从而培养创新能力。本文通过阅读教学阐述如何培养学生思维想象力。  相似文献   

12.
想象力是人们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能力。想象力是学生学习与创新的必要条件。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既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词语,理解课文,领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提高阅读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迁移、创造能力。那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迁移能力呢?笔者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3.
想象作文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灵活性与独创性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有人曾形象地把想象作文比喻为锻炼思维,培养想象力的"头脑体操"。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一切机会培养、发展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指导学生大胆选材、构思,不拘形式地任意表达,锻炼他们敢想敢写的心理品质。一般而言,想象作文的教学应遵循以下"三部曲":一、丰富表象储备丰富表象是写好想象作文的前提。所谓想象作文,是以已有的表象材料作基础,运用心理学的"想象"来写  相似文献   

14.
想象是人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造就创新人才的重要一环.在作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种手段,指导学生写好想象作文,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5.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想象能起到对机体的调节作用,还能起到预见未来的作用。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学生的想象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地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16.
想象是人脑对过去形成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阅读,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开阔视野、储存知识、丰富表象的重要法门。在阅读教学中发挥想象的功效,  相似文献   

17.
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想象力是智力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想象力的培养是发展学生智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学生正处于想象力高速发展时期,有效地抓住这一时期对学生进行想象力的培养和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实践证明:各科教学内容都具有培养和训练学生想象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想象是人们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它不仅在艺术创作、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就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因此,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文本优势,开发学生的想象潜能呢?  相似文献   

19.
想象是人们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它不仅在艺术创作、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中起着特殊的作用,就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因此,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文本优势,开发学生的想象潜能呢?  相似文献   

20.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发展他们的想象力。想象,就是把头脑中已有形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在文学作品的创作中,想象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篇作品如果没有想象,就会像一只没有翅膀的鸟,是无法生动、丰富起来的。想象是孩子的天性,他们的求和欲、好奇心特别强烈,捅上想象的翅膀,写出文章富有个性、富有童趣。作文教学中想象的基本要求,主要有以下三点:想象要新颖大胆;想象要合情合理;想象要有深度。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呢?笔者认为教学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