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丽 《运城学院学报》2007,25(6):109-110
舞蹈的发生在其初始阶段是自发的活动,其本质特征是承载于人体的思想感情的外化。解读和了解舞蹈的发生是理解舞蹈的本质和功能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2.
舞蹈是一种以人体动作为“语言”的艺术形式,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替代的。人们有意识的动作,都是心灵内在的抒发。自古以来舞蹈就是心灵深处之情感世界的形象外化,少儿舞蹈也是一样。少年儿童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状态,决定了少儿舞蹈独特的表现特征。进行少儿舞蹈的教育及少儿舞蹈的创编,必须要熟悉儿童生理、心理特点,情趣,爱好和生活习惯等,必须从一颗童心出发并以舞蹈的艺术眼光去放大他们的生活,完成艺术创造。  相似文献   

3.
舞蹈是一种以肢体为语言的人体动作表达艺术,动作是其核心,情感是其灵魂。作为舞蹈教育者,在舞蹈教学中既要重视训练学生舞蹈技能的提高,更要重视学生舞蹈情感的培养。在舞蹈情感的培养中,要通过对学生进行音乐节奏的训练、音乐情感的培养、表情的训练,以及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全面提升学生舞蹈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4.
陈煜芳 《湘南学院学报》2004,25(3):103-105,124
在少儿舞蹈教学中,要从设计导语、讲解背景、增强趣味、培养想象力等多方面下功夫,努力使少儿了解舞蹈的情感特征和所表现的情感基调,进而培养少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相似文献   

5.
舞以宣情     
杨勐进 《常州师专学报》2002,20(5):38-39,20
舞蹈虽然是动作的艺术,但动作的逻辑最终取决于情感的逻辑。情感的本质决定动态特征。所以舞蹈是人类情感的符号,灵魂的符号,唯其如此情感是舞蹈的本质因素,舞蹈创作意向是情感的意向。  相似文献   

6.
舞蹈是所有艺术门类中生命力最长、发展速度最快的艺术种类之一,随着《云南印象》、《胡桃夹子》等大型舞蹈剧的面世,见证着现在舞美、技巧和观众的欣赏水平都发展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情感因素作为舞蹈的灵魂逐渐受到冷落。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情感在舞蹈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性及其情感表现凭借舞者的肢体形式来抒发人物内心世界,说明舞蹈作品是舞者情绪的宣泄、情感的释放,通过舞蹈语言及动作形式的美感得到真正自由完美的体现。作为舞蹈艺术创作的根基,舞蹈编导更是应当先有内心的感受,再将其与动作的形式高度统一升华,创作出激发观众心灵深处的好作品。  相似文献   

8.
余畅 《教师》2012,(23):43-43
由于受应试教育“余热”的影响,在舞蹈教育教学中,常常忽视了情感教育的因素,偏离了素质的本质舞蹈情感是舞蹈的生命力所在,在舞蹈教育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新元素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舞蹈美,原因之一是包含了情感,只有将情感融入到每个动作中,才能赋予舞蹈生命。舞蹈艺术是运用人体动作的舞动来传情达意的,“情’’是赋予舞蹈作品以勃勃生机的魂。演员只有将真挚的感情融入每一个舞蹈动作之中,以心造舞,以舞传情,才能创造真正的舞蹈艺术。  相似文献   

10.
非职业性舞蹈教育,即舞蹈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自身独特的性质与特征。为了使非职业性舞蹈教育得以健康发展,区分其与职业性舞蹈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充分发挥其自身的功效是非常必要的。只有突出生命情调的综合性和节律性、注重动态性的文化意识、强调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特征,非职业性舞蹈教育才能凌驾于授艺之上对人进行美的教育、陶冶情操、开启智力、增强人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11.
可以采取舞蹈形式将人们思想和情感中所具有的形式用肢体表现出来。而小学舞蹈的情感教育需要以舞蹈的情感激发孩子们的情感,在舞蹈教学中用情感贯穿动作教学,使舞蹈情感教育成为小学生舞蹈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促进小学生舞蹈教学中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舞蹈是以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情感与智慧的一种形体艺术。舞者利用肢体,通过一些特有的规律性动作来传达自己内心的情感世界。动作是舞蹈的核心,情感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教育工作者在舞蹈教学中不但要重视训练学生的舞蹈技能,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舞蹈情感。在舞蹈教学中,要通过对学生进行音乐节奏的训练、表情的训练、音乐情感的培养以及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全面提升学生的舞蹈情感和舞蹈表现力。  相似文献   

13.
舞蹈是长于抒情的艺术种类,抒情性是所有舞蹈作品都不可缺少的,"抒"与"情"两者的结合,共同组成了舞蹈中的"抒情性"。"抒"是手段,"情"是目的,二者互为依托,密不可分。一个好的舞蹈作品需要通过合理、科学的"抒"的方式,达到传递"真、善、美"的"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儿童舞蹈是儿童艺术教育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对儿童进行德、智、体、美综合教育的重要手段。由于儿童舞蹈重在表现儿童的生活、思想和情趣,所以,它的创作,既要考虑儿童的心理状态、儿童情趣、爱好和生活习惯,又要考虑儿童舞蹈的创作特征和创作要素。由于儿童在心理、生理、生活情趣等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儿童舞蹈较之于成人舞蹈具有特殊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5.
舞蹈,是用肢体语言来展现和表达人们内心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而中国民族舞蹈是当今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现在所学习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就是要将民族文化和民族情感,用舞蹈语汇继续传递和发扬。然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如今的民族舞在教学上,更多的只是在强调动作的规范程度,和每个民族舞蹈的风格韵律的体现,而忽略了在完成动作的同时应兼顾着各个民族特有的民族情感的表达。因此,如何在舞蹈中将源于民族本身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更放大式的宣泄,成为笔者想要表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6.
将情感融入到每个动作中,才能赋予舞蹈以生命。舞蹈艺术是运用人体动作的舞动来传情达意的,"情"是赋予舞蹈作品以勃勃生机的魂。舞蹈演员只有将真挚的感情融入每一个舞蹈动作之中,以心造舞,以舞传情,才能创造出一个情感世界,才能创造真正的艺术。本文通过对舞蹈创作来阐述情感与动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运用音乐编舞法,在编舞的过程中给音乐一个位置,不能把它看作是舞蹈语言的附属品,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们是相辅相成的,要让音乐与舞蹈成为合作伙伴,来共同完成舞蹈的创作。  相似文献   

18.
论少儿舞蹈的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璞  袁源 《华章》2011,(30)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舞蹈艺术是对少年儿童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占重要的位置和作用.少年儿童成长发育日益更新的生理特征,以及其五色斑斓的心理状态,决定了他们对舞蹈独特的表现特征的把握.  相似文献   

19.
周黔玲 《教师》2008,(24):94-95
舞蹈中含有许多元素,“时间”“空间”“力度”三要素是舞蹈的生命体。舞蹈是时间的艺术。节奏是舞蹈的血液;动作是舞蹈的肉体;情感是舞蹈的灵魂。舞蹈是生命情调勃发的激烈运动,这种运动是“本于心”的激情冲动,冲动是节奏快慢、动作大小、力度刚柔的相关内容,这些内容都是根据“情”的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20.
艺术包含着很多门类,各个艺术门类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具有某种或某些相通的共同规律。其中,某些艺术门类之间的联系尤为密切,而且随着艺术的不断发展,这种联系变得越来越紧密,舞蹈与音乐就是最具代表性的组合之一。音乐和舞蹈都源于情感节奏。舞蹈节奏的“有形无声”和音乐节奏的“有声无形”,在表达人类情感节奏中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本文分别从舞蹈与音乐的起源、舞蹈与音乐的表达和舞蹈与音乐的灵魂三个方面,逐一对舞蹈和音乐的情感节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