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这样的人共事心里踏实" 我认识穆青是在50年代中期.当时,苏联舰队访问上海,我和戴煌奉总社之命去上海采访报道.我还记得,当时担任上海分社社长的穆青正在生病,面色苍白而虚弱.他躺在锦江饭店一间客房的沙发上,同我们一道研究报道.苏联舰队驶入黄浦江口情景的特写,就是他出的主意.戴煌搭乘一只小艇,冒着风浪颠簸,迎到外海发出第一篇新闻.另一次,则是苏军红旗歌舞团来华访问演出,我奉命随团采访再次到上海,也是在他指导下完成报道的.  相似文献   

2.
《人民日报》去年发表过两组关于自行车问题的报道,一是调整、扩大上海自行车行业的生产能力,一是上海、天津自行车厂直接给超卖万斤粮的农户奖售自行车.比较一下这两组报道的得失,对于改进我们的经济宣传不无裨益.调整、扩大上海自行车行业的宣传,是从一月二日发表上海自行车三厂厂长、副厂长的来信《生产条件稍加改善,凤凰车还可增产》开始的.在这以前读者曾感叹过"'凤凰'何日进山来"——三厂的领导人便以此为由头,向全国读者报告:"只要拨给一万平方米的厂房,三千千瓦的电力,三千万元的投资,今年(1981)可增产二十万辆自行车,明年(1982)还可进一步发展.如果实现不了,情愿"引咎辞职".这封信情真意切,很有气  相似文献   

3.
上海 最是书香能致远 上海是一个具有优良阅读传统的城市,其城市阅读活动主要包括举办上海书展、扶持实体书店、推出"书香上海"等内容. 举办上海书展 打造城市文化地标 上海书展2004年从沪版图书看样订货会"蜕变"为区域性地方书展,2011年成功升格为全国性重要文化展会,并加设"书香中国"上海周,作为全国全民阅读活动的示范平台.上海书展以"我爱读书,我爱生活"为主题,致力于将"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理念送入千家万户.九年来,上海书展已成为中国年度的城市文化地标,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书展".  相似文献   

4.
<正>在当前新媒体浪潮的冲击下,传统媒体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继年初上海新闻晚报停刊后,今年4月份,北京的竞报和上海的天天新报也相继宣布休刊,颇有让人感到传统纸媒体面临山雨欲来的危机局面。但在新旧媒体的竞争中,无论在传统纸媒体还是新媒体,内容永远都是制胜的法宝。笔者在地方报十几年的采编实践中体会到,传统纸媒做好实用性信息方面的报道刊  相似文献   

5.
2006年新年伊始,<解放日报>头版头条发表文章报道"上海牌手表卖出了世界名表价",说的是50块上海自主研发的陀飞轮表以每块10万元的价位一销而空.寂寞已久的上海钟表业终于再次昂起了头.然而,人们或许淡忘了十年前,上海手表厂的一块手表曾经以11.1万元的价位拍卖成交,创造了国产表成交最高价,且这一价位保持至今未有超过者,这就是被称为"中华第一表"的中国第一块全钢细马长三针手表.  相似文献   

6.
上海世博会吸引了全球媒体的高度关注,虽然上海世博会对中国媒体而言是主场,但国内媒体在世博会报道上呈现的时空格局也截然不同.中央媒体、上海媒体、其他省市地方媒体的报道方案和报道重点都不一样,世博会对上海媒体而言是持续的本地新闻,对中央媒体而言是持续的国内要闻,对各地方媒体而言,则从开幕时短暂的国内要闻变成了持续的外地新闻,再到各省市周举办期间来上一点集中而短暂的"本土新闻".  相似文献   

7.
别小家子气     
1月24日上海某报第8版刊有《全英羽毛球赛(引题)中国队收获四金(主题)》一文.笔者发现,它仅报道了我队所获冠军球员的名单及简要赛况,而对该赛事中仅有的一项由外国(丹麦)选手夺取的男双金牌的情况却只字未提.缘于篇幅所限?恐怕不是.窃以为,根子恐怕还是"本位思想"在作祟.但这样做不免会给人以"小家子气"之感.  相似文献   

8.
话“号外”     
近代报纸在得到了突如其来的重要新闻,而又等不及第二天见报的时候,往往临时编印出一种传单式的东西,把消息尽快地报道给读者.这种东西因为习惯上不列入报纸的编号,所以通称为"某某报的号外",简称"号外".中国报纸的第一份"号外",是上海申报在1881年8月6日下午七时发出的.(英国人在我国上海办的字林西报,会于1883年出了一强"号外",报道法帝国主义的军队侵入越南的消息.因为用的是英文,看的人不多,所以知道它的很少.)当时,中法战争巳经爆发,双方正在越南北部进行鏖战.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西方媒体以其意识形态为中心设置议程,配合国际传播力优势和"扒粪"传统,使得国际舆论过度关注中国的阴暗面.面对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时的偏见和"淆乱事实",中国媒体并不是没有相关报道"以正视听",但对这些声音,西方媒体习惯加上如"据中国官方辩称"、"来自中国的报道"一类的标签,将其归为可疑信息.  相似文献   

10.
上海档案信息网:新华网上海频道2007年6月14日报道:"卖宁波黄泥螺咯!"、"收旧报纸旧钢笔咯!"随着一声声清脆的铃铛声,曾经回响在老上  相似文献   

11.
"80后"这一概念从一出现就被贴上了标签,人们对这个群体的认知有一定的偏颇,媒体的报道当然起了一定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国青年报>关于"80后"报道的分析来探讨其报道特色,以及报道中是否存在对"80后"的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12.
突发性灾难事件频发是近年来国际、国内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新闻媒体对突发性灾难事件的报道策略,直接影响社会公众对事件的反应速度和应对策略.以上海"11.15火灾"事件中,<东方早报>、<南方都市报>和<南方周末>三家新闻媒体的报道为例,通过详细的文本比较和分析,探究不同新闻媒体对同一突发性灾难事件的不同报道策略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3.
何坤  李旭 《传媒》2017,(18)
"互联网+"时代,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业界共识,这也对传统的对外传播理念和路径提出了挑战.本文以中国国际电视台(以下简称CGTN)"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报道为例,探讨了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对外传播的路径转变.  相似文献   

14.
上世纪30年代,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发动"大肃反".这场运动造成了灾难性的后果:大批干部被杀.当时红军五名元帅中的三名也死于非命.日前,<上海译报>将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作了详细的报道.报道中还直接披露说,斯大林发动这场运动的直接起因,就是"基洛夫谋杀案"的发生等.而详情到底为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在上海举行的亚洲新人歌手大赛上金奖获得者为玛娜娜,她是哪个国家的选手呢?上海一家大报在一个版面中刊登了两篇报道,一篇题为<亚音节新人歌手大赛昨揭晓>,报道明确无误地写道"来自格鲁吉亚的选手玛娜娜勇夺金奖".  相似文献   

16.
旧上海西侨的赛马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花园"与猎纸会 "一个英国人能长期呆在国外而不作设立跑马赛的尝试,几乎是不可能的.上海租界早期的记录表明这种英国传统消遣早就存在."  相似文献   

17.
都市报先后提出了做主流媒体的办报目标,为达到这一目标,不少媒体努力寻求时政报道的创新与突破,以体现新闻的高度和政治影响力.《衢州晚报》不断颠覆老传统,在时政报道领域进行了各种尝试,把一些政治味浓、面孔严肃的时政新闻"装上"了一张生动鲜活的面孔,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相似文献   

18.
认识叶鹰是在1985年夏天的上海,那一年我从湖南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到校报道后立即得知,同学中有一位来自云南西南林学院图书馆的青年图书馆员,他就是叶鹰.叶鹰入校时即带着许多"传奇"的故事,如他南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只是在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简短进修了半年,却能在短短两年"借借还还"的职业生涯中,编出了一部厚厚的"情报检索"教材,并能在哈尔滨"全国林业院校文献检索首届师资培训班"上担任主讲教师.  相似文献   

19.
纪行式报道是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构成,也是传统媒体新闻优势的最佳体现.进入新世纪以来,大型纪行式报道日益成为国内传统主流媒体展示综合实力的舞台.本期"新闻论坛"以近年来河北日报大型纪行式系列报道为案例,分别从如何增加纪行式报道的广度和深度(内容)、如何在纪行式报道中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媒介)、如何实现纪行式报道的跨文体写作(体裁)、如何确立纪行式报道版面的美学定位(版式)等角度展开论述,对河北日报大型纪行式系列报道展开多层面、全方位的深度解析,对新时代传统主流媒体纪行式报道路径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时政新闻是一座"富矿",各大媒体均视之为最重要的新闻资源.但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很多党报的时政报道成为说空话和套话的程序性报道.时政新闻的创新,往往被称为"带着镣铐跳舞".如何跳出传统的时政报道思维,以崭新的视角和手法,让时政报道好看、耐看,各地党报一直都在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