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立新 《新闻实践》2002,(10):58-59
浙江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了广电部优秀记者、全国先进工作者童禅福著的《一个老记者的路》(以下简称《路》)。此书从作者近5000篇的稿件中,选人其中77件,分八章:A 篇《时代记录》,B篇《时代观察》,C 篇《时代见闻》,D 篇《时代思考》,E 篇《时代风采》,F 篇《时代瞭望》,G 篇  相似文献   

2.
一 3月30日,《钱江晚报》头版登出《“3·24”上海撞车事故目击记》,作者是浙江省广播电视厅的一位记者,名叫童禅福。这篇难得的目击新闻震动了浙江新闻界,新闻中披露的撞车和救人的详情,以及记者的非凡人品,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童禅福受到记功、晋级的奖励,成为同行们争相报道的新闻人物。在震惊中外的“3·24”上海撞车事故中,童禅福的双重角色再鲜明不过了。一开始,他是个抢新闻的记者角色。《目击记》第一句话是: “‘哐(口当)’一声巨响,我和乘坐在从长沙至上海的208次列车上的人差不多同时惊叫起来:‘怎么啦!’我看了一下表,是下午2点19分。”在大难临头的这一瞬间,只有具备新闻敏感的记者,才会惊而不慌,迅即记下重大事件发生的时间。  相似文献   

3.
读完了记者童禅福所写的《我为什么没顾上抢头条》(刊《新闻与写作》88年10期)一文,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这样的记者才是真正的记者,人民的记者,称职的记者。对于任何一个新闻工作者来说,上头条就是自己的荣耀,是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的,也是很不容易的。在上海“3·24”事故发  相似文献   

4.
<正>陈布雷(1890—1948),浙江慈溪人。原名陈训恩,号畏垒,字彦及。抗战胜利60周年,陈布雷获爱国人士殊荣,表明他的抗日爱国精神和贡献得到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从毕业后就进入报界的陈布雷,先后任《天铎报》记者,《商报》和《时事新报》的主笔,在报界已享有盛誉。他追随蒋介石后得到蒋介  相似文献   

5.
陈布雷是中国近代著名的记者。1911年毕业于浙江高等学堂。先后任《天铎报》记者,《商报》和《时事新报》的主笔。在从事新闻工作期间,他思想激进,宣传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思想,在舆论界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隆安同志是位老新闻工作者。他1964年入伍后,第二年就开始搞新闻报道工作。为支援石油会战,1970年他随部队集体转业到五七油田,任宣传报道干事,同年3月调江汉石油报社工作。经组织选送上大学。先后任记者、编辑、通联科科长、副总编、副社长。1988年被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评为主任记者。隆安同志对新闻工作专注、执著。他事业心、责任心强,工作热情、扎实,作风深入,富有开拓、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7.
富文同志是一位党的老新闻工作者。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他曾历任晋绥抗战日报记者、编辑,新华社吕梁分社负责人和晋南日报副总编辑。新疆和平解放后,他是人民的《新疆日报》第一任总编辑。1954年9月调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宣传部副部长后,仍兼任报社总编辑。“文革”后,他曾调往中共中央宣传部工作,1982年返回新疆后,在担任自治区党委常委期间,仍主管宣传工作。近年来他转到自治区政协,任副主席。在党的新闻宣传领导岗位上,多年来他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8.
顾页同志1958年从《人民日报》调来《宁夏日报》后,就担任编委和部主任。但他始终以一个记者的身份来对待工作。任总编辑以后,地位变了,工作的份量也加重了,经常考虑的是在报纸上和报社内部工作中怎样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人民的呼声,推动两个文明建设。每天要处理繁杂的日常事务,阅读许多文件,还要参加各种会议,但他始终不忘要当一名好记者;既要处理报社全盘工作,又要坚持写作,这  相似文献   

9.
《今传媒》2010,(6):7-7
曹聚仁(1900年6月26日-1972年7月23日),著名作家、学者、记者和杰出的爱国人士. 出生于浙江浦江蒋畈村(今兰溪市梅江镇蒋畈村),1915年考入杭州浙江第一师范学校,五四运动中任学生自治会主席,主编<浙江新潮>.1921年到上海创办沧笙公学,并在爱国女中任教,同时为<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撰稿.1922年,他笔录了章太炎的国学演讲,后整理成<国学概论>出版.后对章太炎扼杀白话文的论调,撰文做了批评.又编著<国故学大纲>上册,批判胡适派的学术主张,开始引起学术界的注意.  相似文献   

10.
1907年4月2日,元老记者于右任在上海创办了报纸《神州日报》。不到一年,因隔壁广智书局失火而遭殃及。1909年5月15日,于右任又创办《民呼日报》,他说:政府不能保护人民,则政府之资格失;人民而不能监督其政府者,则人民主权利亡。”由于《民  相似文献   

11.
高贤林,1956年1月出生,浙江金华人。1981年浙师大毕业,分配到衢州报道组工作。1983年调浙江电台,驻金华记者站九年。1992年任省电台采访部副主任,后任新闻中心副主任。1996年任浙江经济电台台长。2000年10月任浙江电台地方部主任。2001年7月调《青年时报》,先后任副社长、总经理、常务副总编,2002年3月任社长、总编辑。以"新闻推动进步"为办报理念,努力将坚持新闻理想和专业化经营管理整合运作,带领时报年轻团队开拓创新,使《青年时报》以主流、青年、新锐的品牌特色,在竞争激烈的浙江报业市场脱颖而出,成为成长最快,成长性最  相似文献   

12.
留下真情从头说王晖王晖,男,1961年生,中共党员,主任记者,现任江西日报总编室副主任。1982年大学毕业后即从事新闻工作。先后任江西日报记者、信息日报驻京记者、江西日报编辑。1993年任现职,同年被破格评为主任记者。从事新闻工作十五年来,他采编了大...  相似文献   

13.
《中国广播》2012,(11):I0010-I0010
高级记者,1980年参加工作,曾担任济南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新闻中心主任等职务,2005年任济南电台总编辑。2009年12月任济南广播电视台副台长,全面分管济南广播电视台广播工作。  相似文献   

14.
正著名学者、革命家华岗(1903-1972)离世已45年多了,然而他的革命业绩,特别是传扬马列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功绩,却永著青史。华岗,浙江龙游人,他中学时代就追求进步读过马恩的《共产党宣言》等著作后深受教育,遂终身信奉了马列主义。192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青年团南京地委书记,1928年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中共六大,任团中央宣传部长,筹办《列宁青年》。1930年任中共中央组织局宣传部长,1937  相似文献   

15.
“《浙江新生报》要办成全国监狱系统第一流的报纸。”这是记者采访最近被评为主任记者的浙江新生报总编辑汪宗保时,他的开场白。他的话并非狂言。在1989年的全国新生报首届综合评比中,《浙江新生报》就以其内容和版面的不同凡响而获一等奖。 1987年的《中国报刊报》(《新闻出版报》的前身)曾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办给罪犯看的报纸——新生报》,第一次向广大读者介绍了这张鲜为人  相似文献   

16.
浙江一向是个人才辈出的地方。在1886年,在这片土地上又诞生了中国历史上一位重要的人物。他一生追求新闻事业,追求民主自由,追求大众梦想,他就是邵飘萍。"余百无一嗜,惟对新闻事业乃有非常趣味,愿终生以之。" ——邵飘萍邵飘萍,原名镜清,后改名振青。自幼聪颖的他,14岁便考中秀才,19岁考入浙江高等学堂读书。在这期间,邵飘萍第一次接触到了新闻事业,开始给上海《申报》写通讯。1908年毕业后,回到他成长的地方——金华任中学教师。同时继续担任《申报》的特约通讯员。教书育人曾是邵飘萍的理想,但是随着他对新闻事业的了解,他发现从事新闻工作,做一个为大众鼓与呼的记者才是自己最向往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陈鹏,1969年1月出生,浙江金华人,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高级编辑。1986年10月入伍.1995年8月到人民日报社工作.先后任市场部、国内政治部记者、编辑。1999年12月任人民日报社《时代潮》杂志副总编辑。2002年6月任人民日报社国内政治部主编、办公室主任。2004年5月任中国和平出版社副总编辑。2005年12月任全国人大新闻局副局长。2011年6月任中国科学报社社长、总编辑。  相似文献   

18.
《声屏世界》2013,(5):44
浙江之声是浙江广播界的一匹黑马!这是很多浙江广播圈内人的评价。比起他的兄弟们,这个浙江广播的老大哥在市场的角逐中迟到得太久了。2008年,他才由浙江人民广播电台更名为浙江之声,正式吹响了踏入市场的号角。但是一旦入场,他就变得势不可挡,短短几年收听率节节攀升,广告收入增长了两倍多,快速挤进  相似文献   

19.
甘惜分先生1916年生于四川省邻水县,今年是甘惜分教授90周年寿诞。甘惜分于1938年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后进入抗日军政大学(马列学院),开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抗日期间他在晋西北党校工作担任政治教员和政策研究员。1946年后开始从事新闻工作,做过记者和编辑,任新华通讯社绥蒙分社记者,参加《绥蒙日报》的创办工作。1947年任新华社晋绥分社编辑。1949年任新华社西南总分社采编部主任。1954年调北京大学任中文系新闻专业副教授,从此开始转向新闻学教育和新闻学理论研究,至今已经50余年。此后,在1958年的院系调整时,甘惜分随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  相似文献   

20.
袁嘉谷(1872—1937)字树五,又字树圃,号屏山,云南省石屏县人。清光绪癸卯(1903)年,经济特科取一等第一名,即授翰林院编修。次年奉派赴日本考察政务和学务,任云南留日学生监督。1905年回国后,先后任学部编译图书局局长,国史馆协修长。宣统元年(1909)九月任浙江提学使。同年十二月兼任浙江布政使。本则史料即宣统元年(1909)九月皇帝给他的敕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