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论园本课程的建设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一、校本课程与园本课程 园本课程作为一个术语是从校本课程(school-basedCurriculum)借鉴而来的。校本课程,也称学校本位课程,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70年代初期西方的课程研究领域。在西方教育民主化的标志之一就是教育决策权的下放,逐步地从集权化决策走向不完全集权化决策或非集权化决策。与此同时,追求教育的本体目的,强调关注学习者的现实需要成了教育领域的核心点之一。此外,教师教育水准的提高,教师  相似文献   

2.
“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术语是中国课程研究者从西方教育文献中引进的新名词。新课程改革以来,义务教育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地方与学校的课程决策权力,教育形势的发展给我国校本课程开发提出了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3.
牛丽红 《天津教育》2001,(11):10-12
20世纪70年代,英美等发达国家广泛重视与国家课程相对应的,由教师为决策主体的课程开发模式———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1973年欧洲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所辖的“教育研究革新中心”在一次国际研讨会上最早提出开发校本课程,之后,许多国家开始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验。我国是在90年代后期,逐渐有学者提出“三级课程、三级管理”的设想,“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提出来的。它是课程管理行政主体变化的一种表现,是课程管理权利的一次再分配。它的具体含义是:学校的领导、教师、…  相似文献   

4.
“课程领导”这一术语,在西方教育理论领域凸显于20世纪70年代,这与此时兴起的校本课程开发运动密切相关.贯穿半个世纪的历程,“课程领导”的发展始终与课程理论和学校领导理论的发展相连,总体上呈现出从“工具”取向的课程领导观到“价值”取向的课程领导观的发展脉络,亦即从侧重技术、手段转向关注目的、意义,强调愿景性、民主性、合作性、建构性和批判反思性.我国的课程领导研究在学习借鉴西方课程领导理论的同时,应立足于变革性教育实践,努力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课程领导理论.  相似文献   

5.
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的思想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思想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的弊端,要求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的开发,实现课程开发的民主化;主张学校的教师、学生、学生家长和社区代表等参与课程的决策。校本课程开发的重点在于在课程开发中基于学生需要、社会需要和学校实际情况,既重视社会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达到的目的,又重视学生个性的发挥。所以应该是未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种基本取向。  相似文献   

6.
校本课程开发是基于学校的课程开发,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三种课程开发反映了不同的课程行政权力分配取向。校本课程开发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曾一度占据课程开发的主导地位,而发展至今大多数国家都采取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课程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7.
徐佳   《当代教育科学》2007,(5):60-63
1980年代以来,西方校本课程开发在经历了兴盛时期之后,开始出现回落,并在90年代初进一步转型。集权和分权机制的国家均强调校本课程开发和国家课程开发的融合,强调国家调控下的学校自主;同时,不再仅仅把校本课程开发当作一种变革的口号,而是更加重视校本课程开发在学校中的实际发生程度,重视学校和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提高,重视对校本课程开发效果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校本课程开发已成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在实践中,要保证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质量,教师的研究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条件。要让教师成为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进行教师“叙事研究”是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作为对国家课程一种补充的校本课程,随着对其开发研究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的价值所在越来越不可否认,其对“教育生活化”同样有着新的价值,给这一教育原则增添了实效。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刚开始那阵子,一些教育新理念让许多教师应接不暇,兴奋不已,校本课程就是其中之一。校本课程是一个以前从没听说过的新概念,它是新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实行国本、地本和校本“三级管理”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但是很可惜,在农村的一些学校里,校本课程热闹一阵就过去了。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刚开始那阵子,一些教育新理念让许多教师应接不暇,兴奋不已,校本课程就是其中之一。校本课程是一个以前从没听说过的新概念,它是新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实行国本、地本和校本“三级管理”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但是很可惜,在农村的一些学校里,校本课程热闹一阵就过去了。  相似文献   

12.
影响农村校本课程开发的教师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三级课程管理的实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我国,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形成城乡二元的社会,在这种条件下,农村校本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农村,校本课程开发是实现国家教育目标,实现农村教育为农服务的主要途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农村校本课程开发如何,直接影响农村教育的质量。校本课程开发,意味着教师角色的新转变。正像马什所说:“校本开发试图打破教师作为‘消极接受者’的角色,而将其定位为‘课程决策者’,除非教师能完成这个转变,否则校本课程开发就不可能有效地实施。”教师拥有了部分课程开发的权利,开始参与课程开发,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从另一个角度说,教师角色从一元走向多元。由于教师成为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教师本身的素质就成了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批判课程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是西方“唯科学主义”的泛滥、社会公正的衰微以及人的意识的日益虚假化,其哲学基础是人本主义哲学理论之一的“社会批判理论”,社会学基础则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流行于英美的“新教育社会学”。整体论、理性观、批判认识论为理论基础,批判课程论的课程哲学观。批判课程理论在对传统课程范式进行批判的基础之上视课程为“反思性实践”,并关注学校教育及其课程的相对自主性、教师和学生的能动作用、学校化中的矛盾和冲突性质。  相似文献   

14.
课程决策(curriculum decision-making)是在课程发展过程中,对教育的目的与手段进行判断和选择从而决定学生学习怎样的课程的过程。课程决策是课程运作的首要环节,在整个课程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将课程决策的部分权限与职责下放到学校,在一定范围内,由学校自主地进行课程决策,即开展校本课程决策(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cision-making)。这里的“一定范围”主要是指校本课程这一范围。如何提高校本课程决策的水平,就成为当前课程改革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为此,我们需要探讨提高校本课程决策水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是指以某所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课程。它的目的在于尽可能满足社区、学校、学生的差异性.充分利用社区、学校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可供选择的课程。在国际上,校本课程始于20世纪70年代,它的出现源于对50年代和60年代课程发展趋势的反思。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办学方针。这为校本课程在我国的顺利开发提供了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教育科学课程研究领域开始超越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具有理性主义性格的“课程开发式”,走向“课程理解范式”——把课程作为一种多元“文本”来理解的研究范式,教师开始运用多学科的话语来解读教学的无尽意义,课程整合就此拉开了大幕。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强调校本课程决策,这对教师专业发展构成了新的挑战。适应校本课程决策需要的教师专业素质主要有课程意识、课程理念和课程决策能力。面向校本课程决策的教师专业发展策略主要有理论学习、反思性实践和课程研究。  相似文献   

18.
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从学校的教育价值来定位校本课程的规划,制定具体而翔实的校本课程“领域”目标,不断加大学科整合的力度,突出以名师为核心的课程论证过程,立足于校本,科学规划,有效研发,规范实施。通过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和规范实施,不断塑造教师的专业精神和专业品格,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19.
首先,推行校本课程的用意在于使课程多元化和教师专业化,因此,从教师角度看,样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知识能力的要求很高,需要教师对于课程设计有专业水准。然而,在目前的状态下,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者在课程开发范式、研究视野、术语把握、问题意识、求知方式等方面许多人不具备应有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围绕学校的办学理念,从学校的教育价值来定位校本课程的规划,制定具体而翔实的校本课程“领域”目标。不断加大学科整合的力度,突出以名师为核心的课程论证过程,立足于校本,科学规划,有效研发,规范实施。通过校本课程的有效开发和规范实施,不断塑造教师的专业精神和专业品格,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