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谈及《简·爱》,人们总是津津乐道于罗切斯特与简·爱之间刻骨铭心的曲折爱情,以及简·爱自尊自爱、自强不息、大胆追求独立人格与男女平等权利的精神特质,而对于小说中的另一位女性角色伯莎.梅森则明显忽略、漠视甚至误解。文章拟从疯癫而又清醒、角色定位与人物原型、人物塑造的特定意蕴等方面入手,尝试解读这一重要而又特殊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2.
我言说故我在——论《简·爱》中的话语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爱》作为"女性主义狂热崇拜的文本",其同名主人公简·爱毫无疑问拥有自由言说的权利。男主人公罗切斯特作为推进故事情节和简·爱的性格发展的人物,也享有一定的话语权。而另一关键人物,神秘的疯女人伯莎·梅森是唯一重要却又被完全剥夺了话语权的人,从而成为一个"沉默的他者"。本文试图通过对《简·爱》中的话语权的探讨来揭示言说对确认人物身份和存在价值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简·爱在劳渥德孤儿院度过八年辛酸苦涩的生活后 ,通过在报刊登求职广告 ,来到贵族罗切斯特家当家庭教师 ,教他的养女阿黛勒。罗切斯特有过一段不幸的婚姻 ,为了减轻婚后精神上的巨大痛苦 ,他外出和三个情妇鬼混 ,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 ,后来他不愿再过这种卑下的生活 ,回到桑菲尔德家里。就在此时 ,简·爱来到他家里做家庭教师。在当时 ,一个家庭教师的地位是相当卑微的 ,罗切斯特和简·爱的关系相当于主人和仆人的关系。一方是从未见过世面 ,情窦初开的少女 ;另一方是漫游了半个世界 ,玩世不恭的有妇之夫。简·爱为什么会让罗切斯特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4.
简·爱从小就是一个孤儿,在里德婶婶家里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受尽了虐待。后来又在劳伍德学校生活了十年。她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不幸和痛苦中度过的,但是简顽强,而执着地和命运进行抗争。从学校毕业后,简受聘至罗切斯特的桑菲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简虽然相貌平平,但她的深沉自信,她的不卑不亢,她的高洁秉性以及她的才气彻底征服了罗切斯特那颗早已支离破碎的心。而简也不知不觉地爱上了脾气古怪的男主人。正当他们举行婚礼时,却因为罗切斯特已婚而不能结合。简只得黯然离开。罗切斯特的庄园后来因其疯妻纵火而烧掉,罗切斯特也因此成了盲人。简·爱与他心灵感应,从远方赶回庄园,有情人终成眷属。  相似文献   

5.
<简·爱>是英国19世纪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杰作.夏洛蒂深受基督教的影响.<简·爱>和基督教<圣经>紧密相联.简·爱的宗教意识的形成经历了五个阶段.在上帝的召唤下,从人性对神性的盲目到人性和神性的融合,简爱的宗教意识逐步形成并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6.
运用福科权利话语理论并结合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分析比较《简·爱》与《黄色墙纸》,解读作品中"疯女人"疯癫的现实意义.《简·爱》中"疯女人"伯莎·梅森是帮助简·爱实施其内心隐秘愿望的替身,《黄色墙纸》中疯癫的"我"从幕后走到了台前,以女主人公的身份直接反抗男权统治."疯女人"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女作家们对处于男权中心话语中女性悲惨处境的初步认识,探索了在这个"他者"社会中女性的自我主体意识,遗憾的是她们始终没有突破男性自我的"他者"界定,她们的女性意识也是被迫建构在主体的机构之中,已经变成了文化经验的一个内在部分.但是"疯女人"小说毕竟为寻找女性自己的精神家园做了努力,也为后来者们指出了一条逃逸权威话语模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以女权主义批评来解读<简·爱>女主人公简·爱这个女性反抗的代表人物性格中顺从的一面.目的是想把<简·爱>文评中长期被忽视的简·爱性格另一面提出来, 抛砖引玉, 希望对简·爱这一深受读者喜爱的女主人公能有更多、更客观、更辩证的评论.  相似文献   

8.
<简·爱>是一部具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现实主义小说,夏洛蒂·勃朗特采用了哥特传统,把现实内容与超现实的想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个父权制社会里为自立和平等而抗争的新女性简·爱.这部小说如此成功,更在于它超越了早期哥特传统,尤其是运用哥特手法描写心理活动.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来讨论<简·爱>的"哥特式"特征,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经典作品即主题和情节,恶棍英雄,意象.  相似文献   

9.
<简·爱>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部具有独特意义的长篇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它的成功取决于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就是说,简·爱的形象决定了这部书的艺术成就,她的性格发展推动了小说情节的发展,成为故事展开的契机.本文试图通过对简·爱性格的基本特征、形成过程、形成原因进行探讨,以期较全面系统地领会作者的艺术匠心,并进而准确地把握简·爱形象的哲学意味.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在男性居于社会生活舞台中心的英国,夏洛蒂·勃朗特以其特定心理孕育出前所未有的独立、睿智、可爱的女性文学形象--简·爱,从而开辟了女性文学的新天地.<简·爱>与简·爱不仅对英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现代女性的健康成长与自我完善也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是女性文学的一面光彩照人的旗帜.  相似文献   

11.
《藻海无边》是英国当代女作家简.里斯的一部杰出作品。小说基于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重塑了被罗切斯特幽禁在阁楼上的疯女人伯莎(安托瓦内特)。本文通过运用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理论,解析女主人公安托瓦内特的人格结构,理解简.里斯颠覆经典的真正的意图。"疯癫"与"正常"在《藻海无边》当中界限分明。安托瓦内特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相互制约,凸显出原有的潜在力量。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英国女性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塑造了两个性格、命运决然不同的女主人公:简.爱与伯莎.梅森。简.爱追求独立与自我实现,最终被男权中心话语所控制,成为了"家里的天使"。伯莎.梅森勇于挑战男权中心话语,追求与男性平等的女性自我,却没逃脱被男权所迫害的命运,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简.爱与伯莎.梅森的抗争与无奈是女性同胞所共同承受的命运,她们都脱离不了不平等与男性的"他者"境况。  相似文献   

13.
“火”在小说《简·爱》中被反复提到,作者对“火”寄寓了不同的寓意。它是这部小说的一条暗线,在刻画男女主人公罗切斯特和简·爱的情感发展过程以及简·爱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即光明温暖之火、生命之火、可怕之火、比喻之火来谈谈“火”在这部小说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吴娟娟 《海外英语》2015,(9):187-189
Jean Rhys' Wide Sargasso Sea is the classic revisionary novella of Charlotte Bronte's Jane Eyre. It rewrites the tragic story of Mr. Rochester's voiceless and lunatic ex-wife, Berthe Mason. This paper turns to the intertex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texts and argues that the subversive rewriting of Wide Sargasso Sea destabilizes and deconstructs Mr. Rochester's English identity and masculinity, which are manifestly presented in the pre-text. It therefore renders the young Mr. Rochester problematic and insufficient, reveals"the other side"of the story and articulately tells the truth about who is really the mad one.  相似文献   

15.
《简·爱》通过主人公简.爱在逆境中的成长经历及其与罗彻斯特之间一波三折的爱情故事,塑造了一个出身低微、受人歧视、生活道路曲折、却始终坚持维护独立人格、追求自由爱情和经济独立的坚强女性。  相似文献   

16.
运用弗洛伊德的精神人格分析理论,对《简·爱》的主人公的三重人格进行分析。从自我,本我,超我三个方面揭示出简.爱性格的成长历程,以及她与罗切斯特爱情的发展。其中,本我的载体是疯女人伯莎,自我则是简.爱本人,超我的形象则是上帝。  相似文献   

17.
以女性社会性别角色为切入点,运用权力话语理论,解读19世纪英国小说《简.爱》,探讨了女性作家在男权社会文化下的创作是不断挣脱男性权力话语的束缚,反抗男性话语霸权和推崇女性独立意识的矛盾过程。  相似文献   

18.
弥漫着《圣经》气息的《简·爱》在文本及作者的宗教意识方面饱受争议。以叙事结构角度解读《简·爱》,指出简与罗切斯特的爱情经历了“失乐园”到“复乐园”的演变,是对《圣经》结构的完整模仿;但是伊甸园场景、简的出走和回归却又颠覆了《圣经》的原型意象,折射出文本和小说作者矛盾的宗教观。矛盾的原因在于文本中蕴涵了浓厚的女性意识及个体本位主义价值观,这种女性意识与“神学”密切相连,进而造成了文本复杂的圣经情结。《简·爱》是“女性主义神学”的艺术化展现。  相似文献   

19.
尽管简·爱总是被看作一个经典的自信坚强的形象,她毕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她的思想和情感复杂而又时时发生变化。本文旨在通过分析简·爱得知罗切斯特夫人尚在人世之后的想法和行为,来得出结论:简·爱在自信和坚强的同时也充满了自卑和柔弱。然而,正是有了这一份自卑和柔弱,简·爱的形象更为丰满,她对平等和真爱的追求也更加彰显了其超越时代超越性别的非凡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