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本教育刊物上刊登了这样两则案例:一则案例说: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提问学生“雪融化了是什么?”一位学生回答:“雪化了是云。”另一位学生说:“雪融化了是彩虹。”还有学生说:“雪融化了是春天。”老师说:“都错!答案是泥水。”  相似文献   

2.
雪融化了是什么?这是一堂语文课上老师给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位同学站起来富有诗意地回答:“雪融化了以后是春天!”没想到老师一本正经地说:“错了。正确的答案应该是——雪化了以后是水。”雪融化了是什么?答案应来自于学生的理解,学生的体验。对农村孩子来说,雪化了以后可能  相似文献   

3.
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提问学生——雪融化了是什么?一名学生回答:"雪化了是云。"另一名学生说:"雪融化了是彩虹。"还有一名学生近乎异想天开地回答道:"春天!"老师一本正经地说:"都错了!答案是水。"并把"标准答案"写在黑板上,叫学生们用心记住。  相似文献   

4.
如此规定     
全区数学教研大组研讨活动时,一位教师在《年、月、日》课堂教学的尾声,进行了质疑问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年、月、日,你还有什么问题吗?”有学生问“:老师,为什么一年中有大月又有小月呢?”教师迟疑了一会儿,说“:这是规定。”又有学生举手“:老师,为什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呢?”教师说“:这是规定。”第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为什么一年有12个月而不是13个月呢?”教师说“:这也是规定。”举着的小手不约而同地放下了。教师问“:还有什么问题吗?”一位男生小声地说“:有什么好问的,都是规定嘛!”就这样,在教师的规定声中,结…  相似文献   

5.
廖纪元 《今日教育》2011,(11):45-45
一次考试中,有一道题是“雪化了是什么?”有学生答“雪化了是春天”,结果被判为零分,因为正确答案是“雪化了是水”。这个故事成为现行中小学语文教育中“文学性”缺失的一个典型案例,被用来说明教师的判卷是多么荒谬,这样的语文教育是怎样地扼杀了学生的文学天赋。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曾兴致勃勃地去听了一位年轻数学教师执教的“连加连减”课。课堂上,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描述,进而列式计算。学生是这样描述的:“有3个鸭子,游走了2个,又游来了2个,共有几个?”“有8只丝瓜,摘了3只放在篮子里,手里有1只,还有几只丝瓜?”学生观察仔细,数量关系描述准确,教师大加褒奖:“说得很好!”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听了学生的描述,心里却不是滋味:鸭子能说“3个”“2个”吗?丝瓜说成“8只”“3只”合适吗?学生的描述不够完整,表达不够流畅,什么地方的鸭子?哪儿的丝瓜?谁摘丝瓜?对此,数学教师没…  相似文献   

7.
巧招儿     
这是去年教学《第一场雪》的事,当时有二三十位青年教师来听课。在导读理解中,有学生提问“瑞雪兆丰年”中的“兆”是什么意思?有一位学生答“预兆”,我说:“对”。但一转念觉得“预兆”一词学生也不一定懂,就又问:“‘预兆’是什么意思?”学生答不出来。  相似文献   

8.
几年前,笔者曾在一份报纸上看到这样一篇报道,大意是:一位家长要求讨论教师对孩子的一道试题的判分标准。那是一道小学自然试题;“雪化了以后是什么?”有孩子回答“雪化了以后是水。”也有孩子富有诗意的回答“雪化了以后是春天。”对于后一种答案,教师判为错误,理由是与标准答案不符。  相似文献   

9.
缪丽霞 《师道》2003,(3):32-33
“雪化后变成了什么”的案例,早已是众所周知的教育中思维僵化的典型了。于是,现在的老师和孩子们又都知道了“正确”的答案:雪化后变成了春天。新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积累运用六”的阅读训练,又选了篇短文:《雪化后变成了什么》我在上这则阅读短文时,便对这“最好的答案”试着做了新的阐释。课前,我先让学生预习了文章。一上课,我便问学生:雪化后变成了什么?大多数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雪化后变成了春天!也有部分学生发出不同的声音:水,水蒸汽……还有一个学生郑重地问:“雪化后分明变成了水,为什么说是变成了春天呢………  相似文献   

10.
《雪化后变成了什么》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积累、运用六”中的一篇阅读文章。教学时,两位老师都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由于引导的方法不同,所以效果也不一样。教法一师:雪化后变成了什么?你同意谁的观点?生:我同意爸爸的第一个观点。生:我认为爸爸的第二个观点才是正确的。生:我觉得隔壁小孩说的对。师:那么,到底谁说的对呢?生:还是隔壁小孩说得对。师:好!(教师很满意地坚起大拇指)教法二师:雪化后变成了什么?你同意谁的观点?生:我同意爸爸的第一个观点。生:我认为爸爸的第二个观点也是正确的。生:我觉得隔壁小孩说得对…  相似文献   

11.
爱因斯坦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的源泉。严格地说 ,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现在的学生不是缺乏想象力 ,而是现行的教学模式制约着他们发挥想象力。把他们解放出来 ,让他们重新张开想象的翅膀 ,站在教学第一线的老师 (特别是我们语文老师 ) ,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有一则材料说 :“有一个小学老师问学生 :‘雪化后是什么 ?’有学生回答化成水 ,有学生回答变成水汽 ,他们都得到了老师的肯定 ;但当有一位学生回答雪化后是明媚的春天时 ,却被老师否定了 !”…  相似文献   

12.
近来,我听了两位教师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七”中同一词语的不同教法,有一些思考。案例一: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对子歌里出现的“热情”与“冷淡”这一对反义词的意思,在生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后,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小朋友,你们知道什么叫‘热情’和‘冷淡’吗?”生面面相觑,不知如何作答。师见状,不慌不忙,面带微笑地说“:我相信大家看了这一幅图后就会明白的。”师在黑板上张贴了一幅画:家里来了一位客人,小男孩给客人倒茶喝,小女孩坐在凳子上玩玩具。师“:你们看到了什么?”生七嘴八舌地描述画面内容。师小结“:这位小男孩见客人来…  相似文献   

13.
都说写诗难,可在一次教学中,我班的46名学生写了一首小诗,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这还得从那堂阅读课说起。那节课是四年级的语文课,上的是“积累·运用六”的阅读《雪化后是什么》。短文后有一个问题:你对短文中的三种答案是怎样看的,你的答案是什么?在提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这还用问,当然是“雪化后是春天”这个答案最好了。可谁知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回答:“雪化后就是水呀。”“雪化后怎么能是春天呢?”“雪化后应该是冰”。……孩子们的回答让我很吃惊,也很失望,但我没有埋怨孩子们,我只是告诉他们:“你们的生活空间是宽广的,可你们的思维就像被…  相似文献   

14.
曾经有这么一个故事:老师问学生,雪化了以后会成为什么。一个学生说“春天”,老师脸上有些茫然;另一个学生连忙纠错说“水”,教师才露出“此乃标准答案”的微笑。其实,孩子们的思维是活跃的,在他们身上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能。作为教师,我们只有努力去开发,而不是简单地扼杀。那  相似文献   

15.
一次课余闲谈,一位老师出了这样一则谜语:“雪化了以后是什么?”某老师听后随口答道:“太简单了,雪化了以后是水嘛!”这位老师说:“你的答案太古老了,不对。”另一位老师说:“雪化了以后是春天!”大家听后,不约而同地叫好,随后你一言我一语地评说起来,纷纷赞许,雪化了以后是春天,这种想法太奇妙了!  相似文献   

16.
同学们要去实习了,我想结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些实例,和大家谈谈教师必须具有应变能力这个话题。应变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面对意外的、变化的情况,能敏感、迅速而准确地判断,能正确、机敏而妥善地处理,从而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能力。马卡连柯说: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比如:一次,某小学一位语文教师在教《游园不值》这首诗时,有位学生迟到,忽然“砰”的一声,他推门而入,径直入座。于是教师随机应变,就诗取材,问道:“小扣柴门久不开”,诗人去拜访朋友,为什么是“小扣”而不是“猛扣”呢?学生们议论了一番,结果是因为诗人知书达礼,有教养,讲礼貌。然后教师走到那位迟到学生身边,弯腰轻声问他:“你说大家说的对吗?你赞成‘小扣’还是‘猛扣’?”  相似文献   

17.
案例1:一节数学公开课,教师执教人教版小学数学12册《圆柱的认识》。在教学进程中巩固练习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完成书上练习:指出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圆柱。(1)(2)(3)(4)学生根据直圆柱的定义,将(2)(4)判断成圆柱。此时,有学生举手问:“老师,(1)(3)我经常见到,它们既然不是圆柱,哪是什么?”教师在讲台上,脸涨得通红,说:“它们既不是圆柱,你说它是什么?”学生也茫然,无奈坐下。教师却往下处理练习。案例2:有教师教学“球”一节时,教材只对球的各部分名称作简单介绍。有学生发问,篮球的体积怎么算?教师说:这部分知识进入中学再学,现在我们暂不学习…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图通过案例分析,研究当前探究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找寻导致探究无效的原因,从而提出探究学习的几条有效策略。一、探究的问题要有针对性案例:有位老师在教学“年月日”时,让每位学生买了一本万年历。教师说:“面对1993年~2004年的年历,你最想研究的是什么?”教师的本意是要让学生探究这12年中每月“天数”的变化规律。可是学生并不这么想,既然你问我“最想研究什么”,那么就实话实说:我最想研究出一种非常漂亮的年历画。我最想研究一年中到底有多少个星期天。我发现每年1月1日是星期几并不固定,我想研究一下这是为什么。我想研究地…  相似文献   

19.
“雪融化了是什么?”由于媒体的频频渲染,这个案例已经成了反面的教育经典,它的寓意是:有些平庸的教师扼杀学生富有诗意的创造性思维火花,认为“雪融化了是春天”是错误的,他们只承认一个答案:水。  相似文献   

20.
“雪融化了是什么?”由于媒体的频频渲染,这个案例似乎已经成了一个反面的教育经典,它的寓意是:有些平庸的教师扼杀学生富有创造性的思维火花,认为“雪融化了是春天”是错误的,他们只承认一个答案:“是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