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国优秀运动员培养社会化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是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全球化给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带来的必然选择。但优秀运动员社会化存在政策性、条件性、观念性和体制性障碍。为此,应当从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改革与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正确认识并恰如其分地发挥社会与市场在培养优秀运动员中的作用。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调整政府体育部门在培养优秀运动员过程中的作用点和着力点;在竞技体育体制改革中,加快推进制度创新,寻求我国优秀运动员培养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李建设 《体育科学》2012,32(6):3-13
浙江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与管理体制院校化的制度安排,以及基于这一制度的体制与机制设计,在解决普遍存在的老问题及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上,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实践探索。"浙江实践"的核心是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与管理体制院校化,在人才培养上,实现了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到优秀运动员的大学学历教育的院校化培养体制,在体制机制上,创新了"竞技体育系—项目管理中心—协会秘书处三位一体"的院校化管理体制。"浙江实践"是一种改革方向明确和道路预先设计,但需逐渐体制成型和机制完善。  相似文献   

3.
分析我国优秀运动员培养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体教脱节,原运动员培养体制的基础受到削弱;政事不分,运动员培养难以走向健康发展轨道;资源短缺,普通学校培养优秀运动员举步维艰。探寻我国优秀运动员培养体制改革的目标、方向和时机,提出以人为本、公平竞争、市场经济和举国体制等改革原则,以及更新培养目标,转变培养方式,优化培养环境,拓宽培养渠道,强化激励机制,推进依法治体等改革举措。  相似文献   

4.
体育体制改革是当前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首要任务,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是改革训练体制,训练体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能否培养出一大批高水平的优秀运动员,直接关系到我国能否实现本世纪末成为世界体育强国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5.
运用Cite SpaceⅢ软件,对1986—2013年中国期刊网收录的有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论文及其相关参考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可持续发展、体教结合与教体结合、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与运动员培养、后备人才培养体制与培养模式改革、不同地域与不同运动项目后备人才培养、学训矛盾与运动员文化素质教育等领域。重视后备人才综合素质提升,运用定量化的分析方法探寻后备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将是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教体结合”工作必要性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教体结合”是运动员培养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竞技体育、教育和人们自我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划经济被市场经济的取而代之,我国经济在不断的高速发展,这推动了各行各业的改革与发展。在这种条件下,体育事业也正在进行着前无史例的改革与创新,这在客观上就要求业余体校要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提高运动员的训练积极性、引进高水平的教练员,缓解训练经费不足的压力。本人针对以上问题的解决,在对有偿训练的探索和研究中提出几点认识和看法,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培养机构、训练与学习体制、竞赛体制、运动技术水平等方面,对中美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培养体制进行比较.在分析两种体制各自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对我国青少年田径运动员培养体制的改革提出建议:完善体校培养体制,构建中学培养体制.  相似文献   

9.
公安民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带来了公安机关选人、育人、进人机制的深刻变化。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根据中央和公安部的总体部署,按照服务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这一根本要求,积极推进教育体制创新、办学模式创新和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成功实现了公安民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专业学生的角色转型。  相似文献   

10.
杨江明 《精武》2012,(29):14-15
排球运动员的训练水平直接与教练员运用的训练手段有关,教练员在训练手段的选择上单纯墨守成规或盲目照搬他人的经验是不行的,只有不断探索创新,才能提高训练课的质量。同时不应人为的把沙滩排球与室内排球分割开,而应相互借鉴,相互取长补短,并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样借助沙滩排球练习就可以提高室内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  相似文献   

11.
Training to reduce landing forces is a common component of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injury prevention programm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training incorporating instructions promoting an internal versus external attentional focus on landing forces in adolescent rugby athletes. Twenty-two rugby athlete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groups that received instructions promoting an internal versus an external focus during a two week training programme. Landing forces were recorded before and after completion of the programme. During follow-up testing, landings were performed with and without a secondary cognitive task. Both groups exhibited a similar reduction in landing forces following training for trials performed without the secondary cognitive task. However, the groups responded differently when the secondary cognitive task was imposed. Athletes who were trained with an internal focus demonstrated a prominent increase in landing forces for trials that included the secondary cognitive task (vs. trials performed without the secondary cognitive task), whereas the secondary cognitive task had minimal influence for athletes who were trained with an external focus. It appears that training with an external focus may promote adaptations in landing mechanics that can be implemented more automatically.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9名女子散打运动员大负荷训练期间生理生化等指标的监测研究,发现血红蛋白(HGB)、红细胞计数(RBC)、血清睾酮(T)、血尿素氮(BUN)对负荷量反映较敏感,血清皮质醇(C)、肌酸激酶(CK)、主观体力感觉等级(RPE)对负荷强度反应较敏感,血红蛋白应结合其他反应较灵敏的指标如BUN、CK、RPE等综合使用,并注意个体差异性,以及时制定和调整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13.
退役运动员由于自身素质与能力的不足,加之社会变革和退役运动员就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导致在就业竞争中陷入困境。研究认为:应改变以往只注重运动成绩的"单一发展观",要确立以"终身发展"为核心的运动员培养的观念,加强优秀运动员的培养体制的改革;结合运动员自身情况,加强对运动员的文化课教育,实施退役运动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立各种健全的退役运动员的再就业保障制度,以及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等问题是今后为退役运动员解决就业难的重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14.
运动训练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熊文  朱咏贤 《体育学刊》2004,11(5):132-134
探讨了运动训练学在竞技体育中指向直接获得竞技状态;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包括相关的实践内容和学科自身研究;运动训练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发展还不成熟;运动训练学学科地位具有确定性,但属性还存在分歧;学科的研究方法还不成熟,方法运用应注意适用性问题;学科应注重科学学的研究,在科研机制、设置、人才建设等方面也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5.
杨宝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12):104+108-104,10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法等对课余训练经费、训练组织形式、训练待遇和运动员及教练员的管理等现状的满意度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多数高职院校对训练队的管理方式是有比赛,即组队集中训练;对教练员和运动员采取平时训练补助和赛后奖励两种办法,运动员对训练补助和奖励机制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教练员;运动员对于教练员的训练方法不满人数居多,教练员和运动员对体育场地、设施满意度偏低。  相似文献   

16.
"六三三"赛制对我国男子体操训练格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六三三”赛制进行剖析,研究结果表明:“六三三”赛制使团体赛竞争呈现出不稳定性,竞争更加激烈。我国应改变传统训练的指导思想。合理地配置和使用好全能型和特长型运动员,训练模式和国家队选拔工作要适时改变,训练方向应向单一的全能型向多元的全能型与单项并存的方向转变,有意识地向富有特长的单项型运动员倾斜。  相似文献   

17.
不同项目青少年运动员的血清睾酮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青少年运动员血清睾酮值进行了对比研究。根据不同能量代谢系统特点分为5组:(A)项目ATP能量系统供能为主的运动员;(B)项目以糖酵解能量系统供能为主的运动员;(c)项目以有氧能量系统供能为主的运动员;(D)球类运动员;(E)普通青少年。通过对比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所有运动员组血清睾酮高于普通青少年组;(2)第1组运动员血清睾酮值明显高于其他4组;(3)第2、3、4组血清睾酮值无显差异。血清睾酮值可以作为运动员选材的指标,特别是在进行项目以ATP—CP能量系统供能为主的运动员的选择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文章依据运动训练学对现代竞技体育不同项群中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训练特征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近些年来国内外对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研究成果及现状的基础上,从体能主导和技能主导两大类下八个项群的专项体能训练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结论:旨在为更合理有效地安排各项目运动员的专项体能训练活动提供一些理论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学校体育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业余运动队的训练,则是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体育人才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学校业余运动队的成绩进行有效业余训练,让队员在训练中感到苦而不疲、累中有乐、乐趣无穷,始终保持乐观向上的良好状态,在泗门镇中学田径队运用了“快乐训练”的方法进行业余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文章依据复杂理论观点,从最佳竞技状态形成的层次性、动态性以及诸影响因子间关系等方面,探讨了个人运动项目竞技状态形成的复杂性特征,研究认为:特定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形成的训练必需有一个全面的、有序的、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并予以认真实施,否则就无法达到应有的最佳竞技状态;大多情况下脱离具体受训对象也就不存在一种绝对好的,或另一种绝对差的训练方案或体系;除了抓好训练环节外,不能忽视先天因素的选材和训练环境的营造等问题;运动员在发展过程中某阶段达到理想竞技状态后,为了继续进步,就必须抛弃旧的状态并为获得新的状态建立基础,就要求本质性地对运动员训练过程中的所有组成的成份,进行改造和优化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