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纵观目前农村学生作文现状,大多数农村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畏惧作文".我感到疑惑,为什么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置身于如诗如画美丽的大自然中的农村孩子,在作文时会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叙,无情可抒呢?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就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作文.因此本人谈谈几点农村学生的快乐作文,希望能对农村学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课程标准不仅把写作兴趣的培养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手段,更把学生写作兴趣的提高作为作文教学的目标之一。而在现实中,特别是在农村,作文教学似乎成了一道不可逾越的"坎"。特别是农村初中学生写作兴趣的缺失,使很多一线教师感到困惑。笔者就此作些探讨,并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3.
陆功武 《考试》2009,(2):36-37
一提到写作文,农村中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他们怕作文不爱写作文。作文难,难在哪里?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其实,只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和借鉴,尝试解决学生们作文的题材和方法问题,那么,就是成功的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水平是体现学生语文素质水平的关键因素。长期以来,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量少,知识面狭窄,农村地区的初中作文教学往往停留在"教师命题—学生苦写—教师批改—教师讲评"这一呆板模式,导致农村初中生写作兴趣不浓,习作内容比较空洞乏味。久而久之,一提起作文,教师摇头,学生叹气,作文教学不可避免地陷入低效率的泥潭之中。要改变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这种被动的局面,就要努力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开  相似文献   

5.
大多数学生对作文往往有一种恐惧感,尤其是农村学生,由于生活面狭窄,缺乏阅读积累,再加上师资的限制,写起作文来有很重的心理压力,因而导致对写作缺乏兴趣,感到无所适从.那么,如何使农村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让学生快乐作文巧练笔呢?  相似文献   

6.
提到写作文,农村小学生就感到无从下手。他们视作文为畏途,怕作文不爱写作文。作文难,难在哪里呢?学生认为作文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其实农村孩子是最亲近自然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写出农村特色。  相似文献   

7.
一提到写作文,农村小学生就感到无从下手。他们视作文为畏途,怕作文不爱写作文。作文难,难在哪里呢?学生认为作文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其实农村孩子是最亲近自然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写出农村特色。  相似文献   

8.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学生的习作只有向生活敞开,才有无穷的生气。在农村有美丽而神奇的大自然,有丰富的人文底蕴,这为农村的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教师应充分发挥、利用好这一资源,帮助学生寻找到作文的活水之源,让学生飞出单一、封闭的课堂,接触自然、社会,在丰富的农村资源中挖掘素材,写出富有生机的作文来。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说实话,喜欢写作文的学生并不多,尤其是农村学生,写得好的更是凤毛麟角。 有的教师认为,农村学生的生活单调,信息贫乏,阅读量少,所以作文选题单一,内容单调,语言贫乏。其实,相对城市而言,农村学生并不缺少习作资源。淳朴的民风、温暖的人情、美丽的大自然、丰富的农家生活,无不是学生习作取之不尽的活水。那么如何利用本色生活让农村孩子爱上作文?  相似文献   

10.
很多学生存在"害怕"作文心理。因此,我一直在作文教学方面努力实践,寻求各种有效的路径,让学生喜欢上作文,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本文主要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改变传统作文课的上课模式等方面来探讨转变农村中学生"害怕"作文的心理。  相似文献   

11.
许多学生一听要作文就感到怕,一提笔作文就感到苦。面对作文课堂里那种"横眉冷对作文纸,俯首咬碎铅笔头"的现象,很多语文教师也在深思,并在不断地努力探求解决的途径和方法。如何使学生作文有话可说,怎样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激活学生潜在的知识储备,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使作文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从而提高写作  相似文献   

12.
农村有美丽的大自然,有丰厚的人文底蕴,这些为农村的小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作文素材。那么,我们如何发挥、利用这一资源,帮助学生寻找到作文的活水,进而达到既作文又育人之目的呢? 1.引导学生领略家乡风光,抒发自然之美。农村的小学生,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大自然就是他们的摇篮。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看绿树红花,听百鸟争鸣,春之绿、冬之雪,夏之泳,秋之游。让学生深深地体验到大自然之美!  相似文献   

13.
作文?难教!难写!看到作文就头疼,特别是初中生,尤其在农村地区。由于学生所接触的新鲜事物较少,缺乏积累,教师普遍觉得教学难度很大,作文教学的效果很不明显,故而也厌教——恶性循环,导致现在农村中学好作文越来越少。我就曾经陷入这个循环中,非常苦恼,似乎没有出路。但不懈的学习与摸索让我觉得:其实"万紫千红总是春",农村也有着自己特色的美,如果我们教师能方法得当,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好写作素材,变换方式激发写作兴趣培养自信,农村的学生也会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从而爱上作文。下面就谈谈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4.
作文是语文这一学科组成部分之一,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且决定学生的语文学科成绩。但是作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学习成果见效慢,因此初中学生对于作文这一板块的热情和兴趣不太高,农村初中学生更是如此。本文将提出农村初中学生作文写作存在的一些不足,以及探究激发农村初中学生作文写作兴趣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尽心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提高农村学生的写作能力呢?一、让兴趣带动作文的欲望作为教师,我们需要用各种办法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把他们的眼球吸引到作文当中来,消除对作文的"害怕"  相似文献   

16.
初中作文教学,尤其是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许多教师都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和要求布置学生作文,题目写在黑板上,学生总是"猫吃河鳖——不知从何下手"。一般教师对此都会感到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17.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水平和素质的综合表现,但是,农村小学的作文教学,长期以来是广大师生的"老大难"问题。那么如何提高农村学生的作文水平呢?一、把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放在第一位目前,许多学生把作文当成一种负担,一写作文就叫苦不迭,唉声叹气,重要原因之一是对作文缺乏兴趣。因此,激发学生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写作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短板,也是大部分语文教师头疼的事情。尤其是农村小学,学生作文一直在低层次水平上徘徊。那么,如何激发农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他们的习作水平呢?我认为有两点至关重要,一是兴趣,二是素材。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是最根本的1.表扬学生每一次奇思妙想的造句。作文教学应该贯穿在每一  相似文献   

19.
农村孩子的作文状况不容乐观。试图从培养兴趣、开阔视野、抒发真情、打开思路四个方面谈谈农村学生摆脱作文困境的一点思考。  相似文献   

20.
提高农村小学作文能力,一直是广大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潜心探究的热点课题。当前,农村小学作文的一个弊端是题材不广,命题过于“公式化”。加上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呆在教室里,对学校以外的事物,关心不够,了解不多,接触甚微,作文时往往感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叙,无理可议,无情可抒。存在着抄袭作文,说空话,说假话,凭空捏造作文等现象。为了扩大学生的作文题材范围,丰富学生作文内容,拓展学生作文思路,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