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的历史主体是现实的个人,是能活动的个人,这种实践性、能动性和主动性,使这个主体有个强烈的个体性征。而这种个体性征的出场是现实和历史主体自身的要求,它有自身的结构和含义以及特征,是个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我的相互交叉的产物。具有个体属性和历史的主体性特征。从横纵两个方面可以看出其与自然、社会、自我的矛盾性存在,以及作为定在的主体在时间上的三位一体,而这些的落脚点最终是为我国一段时间以来失落的个体性找回合、法性。正视个人的历史作用,真正认识了个体,就真正认识了历史,也只有明确了历史,才能真正认清楚个体的主体性、主体的个体性征。  相似文献   

2.
个体的人的本质是标示和体现个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的质的规定性,它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一是自然素质与个人努力。自然素质的特定状况为人的各种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能否变为现实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变为现实则取决于个人的努力。二是社会条件和个人选择。社会条件制约着个人能力的发展和发挥,影响着个人的生活态度和方式;但在既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个人又可以进行自我人生的自觉创造和选择。三是个体意识和个人活动。个体意识是个人人生的观念设计和超前反映,是个人活动的动力源和导向器;个人活动是个人意识的现实表现,是个人人生的自我创造和实现。  相似文献   

3.
主体意识作为人的精神自觉,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价值的实现等。个体主体意识的普遍发展无疑是人类对自身的自主地位、主体能力和价值自觉认识的深化,极大地促进了现代文明的发展。因此,个体主体意识的增强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的日益市场化和国家的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  相似文献   

4.
人对自身的认识是哲学史求索的主题。通过社会实践的方式仅能认识到部分的自我,不能认识全面的自我。全面认识自我既离不开具体社会历史环境的存在,也离不开认知主体对具体存在的社会历史环境的审视与反思。《庄子·庚桑楚》篇以"静"与"独"的方式认知自我,包含有认知主体跳脱自身过度的主观认知、认知主体与社会价值准则保持审视距离的意味。中国古代哲学倾向于采用向内认识的路径,这一点在《庄子·庚桑楚》认知自我中得到直接印证。认知真正自我,既要采用社会实践等向外的方式,也要采用"静"与"独"向内求索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正>一 主体能力是人所具有的实现和确证自身本质力量的内在机能。它是一个全面综合的系统,是自然机能与社会机能、认识能力与实践能力 个体主体能力与社会主体能力的统一体。主体能力随着社会历史活动的展开而不断发展。从历史的必然趋势来看,世界的运动发展是无限的,主体能力的发展也是无限的,但这种无限是通过无数有限积累而逐步展开的。 主体能力发展的动力与根源在于人与外部世界的矛盾。这种矛盾的性质与状况决定着主体能力的性质与状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与自然矛盾关系的性质与状况表现出不同的特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职业女性继续教育之矛盾的表现、成因以及化解,认为职业女性继续教育遭遇了现实与传统、外来压力大与内在需求小的矛盾;女性自然特征和社会价值取向是矛盾的客观成因,女性主体意识和自我价值取向是矛盾的主观成因;化解矛盾的途径是营造社会性别意识主流化、推进个体性别意识现代化、实施家务劳动社会化、促进继续教育人本化。  相似文献   

7.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现实的人"是实有具体社会关系的人,而"现实的个人"是在现实实践活动中自我解放的个人。在使用上,二者均表明了马克思对"人"的关注,并在社会历史和现实的社会关系上建立起联系,但二者用以说明的具体问题和实现解放的路径是不同的。"现实的人"为了实现真正的解放,必须打破被资本所剥削和压迫的历史现状,扬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制度;"现实的个人"为了实现自身与他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必须扬弃由资本主义所建构的抽象的、虚假的社会关系,发展自身才能的同时为他人的解放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自我,通常是指个体对自身状况、人一我关系的认识,情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情感意向,包括自我认知、自我情感和自我意向三种成分。它是激发个体对环境信息选择加工和价值估价的积极代理者,从而形成不同的社会行为。嘲这种社会行为的产生,一方面来自个体的人格特质,另一方面来自传统文化的塑造,  相似文献   

9.
一、对教师“自我教育”的认识 1.何为教师的“自我教育”?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真正的教育乃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指个体根据社会的要求和自身发展的要求,发挥主体的自主性,有意识的把“自我”作为教育对象,以提高和完善自我素质而进行的活动。而教师的自我教育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掌握适应教育发展和社会生活需要的各科知识和各种教育教学技能而自觉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活动过程,是教师实现自我发展目标而进行的自我培养活动。  相似文献   

10.
传统德育强调德育的功能在于维护集体利益,将规范性与约束性视为道德的真正本质,重视的是如何将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忽视德育对人的个体性、发展性功能,以及道德对人的自我肯定、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积极意义。这种观点在片面强调道德的社会功能的同时,否认或贬低了德育的个体性功能,也没有真正揭示道德的本质。在这种思维主导下,德育目标设置上就出现了以社会的要求和标准攘括了学生个体道德需要;只注重讲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而对其包容性认识不深等现象。由此,又引发了由于对价值的不同…  相似文献   

11.
所谓素质,是指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这个概念强调了素质形成过程的内化特征,即将社会所期待的各种知识、能力、意识内化为个体自身的稳定品质。因此,从社会化理论来看,素质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个体素质社会化过程,是社会化主体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的素质自我社会化过程。  相似文献   

12.
自我评价是一种主体性活动,是主体按照自身的意愿能动地改变现实的客体属性最终实现"自我"与"社会"的最佳契合。基于上述认识,本文截取大学生的评级活动为横断面,对其自我评价机制问题进行研究,旨在通过此研究能使大学生客观正确地评价自我,为大学生就业及个体未来发展提供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个体道德的发生和发展是有规律的。首先,个体道德依赖自然生理、社会和个人自身的主客观条件。条件效应对个体道德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客观可能性,只有通过个体道德主体与社会和他人之间的交互作用,这种客观可能性才能实现。其次,个体道德的发生发展过程是一个量的积累的过程,充分的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质量工变规律。最后,个体道德的发生发展过程是一个以旧易新的辩证否定的曲折上升的前进过程。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主体、客体及其关系的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有三种形式,即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它们各有不同的特卢、和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体观,一方面要反对把社会主体当作唯一的主体,否定个体主体;另一方面又要反对只承认个体主体,否定社会主体。构成主体的人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客体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客体的特征有三卢、,第一,对象性。对象性是构成客体的最根本的特征。第二,客观性。客观性是客体的基本属性。第三,系统性。客体系统又有四种形式,即自我客体、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这四种形式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有三种,第一,是实践关系。第二,是价值关系。第三,是认识关系。在这三种关系中,实践关系是首要的基本的关系,其他两种关系都是在实践关系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这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在“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5.
优先政策与教育公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教育公平,可以从机会与结果两个层面来讨论,然而,不论是机会还是结果,都不可能达到一种完全均等的状态,因而也就有了制定优先政策以实现教育公平的必要。从个人所处的自然和社会条件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角度来看,社会应对由此所产生的不公平负起责任,通过采取一定的优先政策,来弥补个体某些先赋性的不平等以及后天社会因素而导致的结果的不平等;同时,还存在优先政策自身的公平性问题。只有既注意到不同个体自身所存在的差别,也注意到由社会因素而引起的发展起点的不同,这样的优先政策才真正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个人利他与社会利己──论普列汉诺夫的伦理思想沈玉龙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任何人首先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而独立自存。但这种人又“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  相似文献   

17.
自我是个人发展中整个人格形成的核心,理解自我时涉及个体的自我和发展的自我两个方面,青少年时期是自我发展的关键期和转折期,在青少年时期,个体的生理、认知机能和社会的期望的变化第一次聚合在了一起,使整个的自我的发展在内涵上表现出了明显的特征。自我认同是个人个体与自我身份的确认,青少年阶段的核心任务是自我认同的实现,青少年的自我认同有早定、拖延、迷茫、达成四种方式。青少年要正确认识自我,积极促进自我认同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因此,对唯物史观一系列范畴和原理的全面深刻理解都关联着"现实的个人"范畴.文章着重从三个方面分析了"现实的个人"作为唯物史观范畴的地位和意义"现实的个人"范畴关系到唯物史观的前提和出发点;"现实的个人"范畴有助于全面深刻认识社会范畴;"现实的个人"范畴有助于把握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客体向度与主体向度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继承和超越了德国古典哲学对主客体关系的理解。一方面,现实的个人是通过社会历史的发展直观自身的本质对象。由于对象是人实践创造的外化物,主体的需要构成主体对象性关系的桥梁,因此需要主体本身就具有社会性。另一方面,价值是社会发展中可通约的关系性存在。因此,构成价值基础的需要只能是主体的社会需要,而不可能是其生物性与特殊性需要。正确理解需要概念对于惩治腐败、化解生态危机以及贫富分化问题都有巨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强调,教学必须进入儿童的内心世界,在求索中叩问个体的灵魂,从而培育茫茫宇宙中独特的这一个。通过心灵的沟通与共鸣,使主体真正成为自我生命的体验者和创造者,实现儿童与自我、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的自然融合。武装着这样的新理念,我走上了艰辛而又愉快的与新理念磨合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