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组合拳在拳击比赛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合拳就拳法的技术而言,它可分为单个拳法的技术动作和组合拳技术动作两大类。单个拳法技术分为直拳、摆拳、勾拳等拳法,组合拳技术分为左直拳接右直拳、三次扰视拳接右直拳、左直拳接右摆拳接左钩拳等。在拳击比赛中组合拳是一种常用的拳法。阐述了在拳击比赛中运用组合拳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2.
连洋 《精武》2006,(1):20-21
龙形取意取虎之气势威猛:虎为百兽之王,故虎拳须练就一股君临天下的王者风范,拳法姿态讲的是威仪,动作要威猛雄浑,有种猛虎下山的气势。取虎之力实沉着:“虎背熊腰”用来形容一个人有力气。虎拳是以力量的厚实雄浑为本,拳法招招势势有沉着之力,所以该拳对于爆发力的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3.
散打是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互以对方技击动作为转移的斗智、较技的对抗性竞赛项目。其技术可大体分为拳法、腿法、摔法三大部分。拳法技术在比赛中占有一定的比重,直拳是主要的进攻动作之一。他的特点是攻击距离长,进攻速度快、动作简单,能充分利用蹬腿转腰的力量加大冲拳的力度。运用得好在实战中具有较强的威胁力,  相似文献   

4.
邓许庚 《武当》2011,(6):35-36
真正的武技应当是在实战中能取胜的技法。要想在实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平时就应加强实战能力的训练。而实战能力的提高,是离不开科学的训练步骤和方法的。一、提高技术动作的娴熟性技术动作的娴熟性是指训练人员能够熟练地运用各种技术动作。它包括技术动作的连贯性、多用性和组合性。(一)连贯性技术动作的连贯性,是指具有把单个动作连接使用的性能。例如,拳法、腿法、摔法的连接使用,  相似文献   

5.
<正>竞技跆拳道对腿法技术动作的要求非常高,腿法是运动员获取比赛胜利的关键。跆拳道后踢是跆拳道项目中重要的技术动作之一,杀伤力强,具有代表性。跆拳道中的拳法使用频率不高,却不可忽视,拳法配合腿法技术动作用于实战中,可成为灵活多变的技战术。运动员只有熟练运用技术动作,才可以取得比赛的胜利。本文就跆拳道后踢技术在实战中的应用技巧阐明观点。  相似文献   

6.
武兵 《武当》2004,(2):34-36
一、简介 通背拳是传统武术之精品,拳理、拳功、拳技都十分系统完善,流传非常广泛。在武林界存有三种同音异字的名称。即通背、通臂、通备,三种拳义各不相同,通臂拳是因拳法多上肢动作,两臂犹如猿  相似文献   

7.
练拳三步曲     
拳法,是练武者的重要内容。拳法运动迅速、动作路线短、攻击方位多,加上灵活的步法与身法,可以做到动如闪电、静如处子,攻如猛虎、防守密封。拳法是以手臂为运动对象、以敌方为攻击目标、以步法身法为辅助的技法,也是运用各种打法战胜敌手、运用  相似文献   

8.
靳爱祥 《精武》2008,(2):48-49
本文的主题,是要谈一谈拳法结构的动态问题。 哪一家的拳法动作不是动态的?这是一个毫无疑问的问题,正是这样一个看来毫无疑问的问题,据我们几十年的活体对抗实践并伴以理论上的检验,这里面却是大有文章的。它关系到传统武术究竟有没有超越性的东西。一味地强调什么“心、意、气、内力”,是经不住科学验证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撷敢的五组一招制敌的技击方法.都是振藩截拳道的自卫术精华。全部由李小龙本人与他最杰出的门徒共同示范。其中,“振藩拳法”一组动作技术照摄于1963年.示范:李小龙、李小龙振藩拳法大弟子木村武之;“截拳道”部分的四组动作照摄于1967年和1968年,示范:李小龙、李小龙截拳道两大顶峰门徒伊鲁山度、黄锦铭。  相似文献   

10.
从解剖学的角度,采用环节受力分析法,分析拳击各拳法在出拳过程中人体各环节之间的机械运动规律,总结拳击各拳法出拳技术动作的基本运动形式和肌肉的工作规律。为科学地进行拳击专项力量训练提供运动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手靶练习打手靶是练习拳法很重要的手段,有利于运动员形成正确的距离感,可以感受拳法发力的通透与否。基本要求是运动员击中靶面时拳头和小臂连成一个整体,使力量的前冲方向垂直于靶面。分为固定靶、活动靶、实战靶等多种。固定靶:双方脚下均无移动,运动员做击打手靶的练习,目的是学习巩固基本技术,纠正错误的动作细节。  相似文献   

12.
一套好的拳术形式应当是攻防兼备、动作流畅、动静结合、气意神随,其内容应当包容基本动作、基本打法、基本步法、基本手型、基本身法等。下面与广大读者一起分享制暴十六式的9-12式。这一套拳术,容基本拳法、腿法、肘法、  相似文献   

13.
李飞林  周广卿 《精武》2004,(6):12-14
太极螳螂拳法以乱接、分身八肘为母拳,有“摘要的手,八肘的劲”之说。 摘要拳法产生于梁学香及姜化龙传拳时期,梁学香所著拳谱《可使有勇》所载的“三堂捶九十招”(或名秘手)实际上就是摘要拳的雏形。三堂捶(秘手)里的动作均可在摘要拳中找到,可以说摘要拳法是螳螂门实战精华的集成。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与健身气功具有密切联系,两者的发源、功用和功法基本相通。太极拳是综合地继承和发展各家拳法,把武术中的手、眼、身、步协调动作,结合古代导引术和吐纳术,吸取了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的阴阳学说和中医理论的经络学说,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等运动为基本运动形式,是一种内外兼修、轻灵柔和、缓慢沉稳的中华民族传统武术项目。  相似文献   

15.
泰拳是一种可自由发挥的搏击术,拳手常常可以随机应变,使用各种非正规的拳法。因此,除了基本的直击、钩击、上击和摆击这四种拳法外,尚有许多特殊的拳法,以利在实战中配合使用。 技艺精湛,经验老练的技术型拳手,都有许多拳法。它们往往使对手茫然失措,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但拳艺不精或防守不严的拳手,则不宜  相似文献   

16.
转身鞭拳是散打技术中弧线型拳法之一,适用于远距离进攻.本文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转身鞭拳的动作技术进行详细分析,并从时机、作用、进攻防守等方面对转身鞭拳技术在实战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总结专门的训练方法为散打运动员更好地掌握和利用转身鞭拳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转身鞭拳的动作要点为转身要快,在实战中的应用要抓住破绽,准确把握距离感和时间差,动作练习要以掌握动作方位为前提,遵照攻防特点由技术过渡到战术训练.  相似文献   

17.
《中华武术》2001,(6):1-11
可用招法:武术各流派的攻防招法,包括拳法、腿法、摔法和膝法,但不得使用犯规动作。 得分部位:头部、躯干、大腿和小腿。 禁击部位:后脑,颈部、裆部。 一、得分标准 (一)得2分 1 使用拳法或腿法(推、拉和搂抱动作除外)击倒对方。 2 对方受警告。 (二)得1分 1 对方倒地(除击倒以外,两脚以外任何部位支撑台面或支撑拳台最下方的围绳)。 2 用腿法击中对方得分部位。 3 用手法击中对方得分部位。 4 用膝法击中对方腰带以上头部以下的躯干部位。  相似文献   

18.
一套好的拳术形式应当是攻防兼备、动作流畅、动静结合、气意神随,其内容应当包容基本动作、基本打法、基本步法、基本手型、基本身法等。下面与广大读者一起分享制暴十六式的5-8式。这一套拳术,容基本拳法、腿法、肘法、膝法于一体,结合了  相似文献   

19.
孙保才  周美良 《精武》2007,(3):18-18
十大真形归定把中的虎形虎扑双把,是在龙形枯树盘根之后的第三个单练动作,取意为虎的扑食之勇。虎在扑食之前,静静地寻找猎物,称之为虎搜山,找准目标后再快速勇猛一扑。心意拳法取虎形正是指此而言,不但取其轻灵的一扑,还参悟出其中含有的拳法之理,即“动静相兼,欲前先后”,这在具体动作中都有表现,如虎搜山时,头与颈同时转动,在心意拳四把捶中的“出手横拳无敌家”、“青龙出水”式后也有转  相似文献   

20.
谭湘竹 《武当》2014,(3):58-58
深秋时节的清晨,记者在哈尔滨恒祥城小区里见到了正在带领大家打太极拳的老刘,老刘今年七十有六,身材高大的他打起拳来动作舒缓,连绵不断,把一套拳法行云流水般地展现在记者的眼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