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当前社会实际需求,分析了互联网技术在教学管理领域的研究现状,深入剖析了在教学管理中应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与特点,并对应用结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教学管理中应用互联网技术效果卓然,符合当前教学管理需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职人员面临知识更新,成人高等教育除了举办学历教育,还应开展岗位职业教育。近年来,成人高等教育及其管理出现新变化,成人高等教育需要结合成人学生的特点,探索适合成人高等教育需要的自主型管理模式。为了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管理效率,利用信息化的教育技术提供灵活的教学管理服务,能够有效地缓解学生的工学矛盾,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万琰 《学周刊C版》2019,(1):14-15
本文首先阐述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方向与重点,然后分析了高职院校运用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管理的现状,最后从加强数字化校园建设、运用数据进行教学管理、运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教学、加强网络资源课程建设、完善质量监控体系这五点提出"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策略,希望对校领导及教师提供帮助,使其更好地进行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4.
教学管理信息化是指教学管理中借助现代计算机与通讯技术,使教学管理的手段与方式发生革新.文章对国内外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研究现状以及成人高等教育管理信息化问题进行了梳理,以期针对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开发一套功能齐全、安全可靠、灵活、维护升级方便、符合自身实际管理情况的信息系统,提高管理效益.  相似文献   

5.
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高校教学方法及学生学习方式的巨大变化。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是推进高等教育普及化和国际化的有效手段,更是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外合作办学涉及高等教育资源的跨境流动与课程体系的共建共享,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前沿。“云校园”概念的引入旨在通过基于互联网线上教学管理平台,建立中外合作办学高校间共享课程、师资、教学资源和学生的“课程联盟”,实现中外高校教学管理、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的优化,对创新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正>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正在加速与教育教学融合,重构高等教育教学生态,推动高等教育教学向信息化、网络化、个性化、泛在化变革。在这一背景下,新时期课程建设应用与共享、教学方法与教学管理创新、师资队伍与支撑条件建设等,成为我们当前利用信息技术推动教学改革的重要议题。世界范围内网络公开课、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兴起和发展,对高等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基于互联网的教学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校的发展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类教学信息日益繁杂,教学管理工作量不断增加。目前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虽然给师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有效地提高了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但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与问题。当前,移动互联网技术已深刻地影响着各行各业。就高校教学管理而言,把移动互联网技术与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科学合理地设计移动教学信息系统的功能,探索移动终端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创新路径,在移动终端实现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利用计算机网络推进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高等教育,不仅更新了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同时对改革传统的教学管理制度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和管理特点与学分制的要求相吻合,利用网络教学和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教学管理能有力地推进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作为我国知识型社会发展的新态势,为社会发展多领域革新与创新带来机遇.依据"互联网+"思维及技术的特性,分析"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学管理变革的优势及价值,并提出"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教学管理变革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0.
构建“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是现代社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客观要求.文章对传统的“以规章制度为本”的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进行了反思,并分析了“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内涵与特征,从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实施人本化管理的教学评价机制、形成有共同价值观的学校文化三个方面提出了构建“以人为本”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当前社会的主要发展趋势,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都得到了十分良好的效果。在教育领域中,基于"互联网+"的视野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将逐步朝着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和转变。基于此,本文对"互联网+"视野下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进行了研究,然后通过分析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对"互联网+"视野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方法与措施进行了研究,以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12.
高校教学管理是整个高等教育管理中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到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与整个高等教育改革的宏伟目标的实现。当今时代,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高校教学管理提供了有力手段。一所高等学校要走在时代的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13.
李俊  张良军  鞠艳梅 《高教论坛》2023,(3):88-90+105
教育信息化是教学管理改革的重要推手,教学管理改革需要以深化教学改革和严格教学管理为核心,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助力下,深入推动教学管理改革与发展。本研究紧密结合高等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从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内容和意义入手,分析高等教育信息化对高校教学管理的影响,从管理模式、内容、方法三个方面提出高等教育信息化推动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高校的核心在教学,教学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中,教学管理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信息管理技术更深层次地应用到教学管理中来。本文重点分析了高职高专院校目前教学管理信息化的基本现状与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并提出信息化如何在教学管理中广泛运用与创新。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现如今,"互联网+"已经上升至我国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互联网+"时代下的高等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高等教育模式,大大提升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为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质的飞跃。本文通过对"互联网+"时代下的高等教育模式进行研究,将传统的教育模式与"互联网+"时代下的微课教育模式进行对比,分析出了微课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互联网+"时代下微课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应用中的新概念,希望能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培养跨世纪的教学管理队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摸清北京地区高等学校教学管理队伍的现状与问题,我们对北京地区60所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队伍进行了调研。 一、目前高等学校教学管理队伍存在的问题 随着北京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然而,学校教学管理滞后于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在某种程度上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管理干部交替频繁,管理干部的素质结构和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涉及制订学校教学制度、明确教学目标与执行、课程管理、招生选课、学生学籍学业管理、教师教课与科研管理等各个方面。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学管理体系势必会产生极大的变革,探索“互联网+”理念和技术的内涵,将其应用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有着积极意义。对此,文章采用了管理评价法、定性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基于对“互联网+”理念的认识,基于对当下教学管理不足之处的深究,探索出“以‘互联网+’构建智慧校园—以‘互联网+’优化教学模式—以‘互联网+’落实师生管理—以‘互联网+’开拓线上思政教育”这四大基本模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现在制定学校教学制度、明确教学目标以及执行、课程管理、招生选课、学生学籍学业管理、教师教课与科研管理等各个方面,在“互联网+”时代,对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系势必会产生极大的影响,探索“互联网+”理念和技术的内涵,将其应用在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有着积极意义。文章围绕此论点展开综合分析,采用了文献研究法、管理评价法、定性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基于对“互联网+”理念的认识,基于对当下教学管理不足之处的深究,得出“以‘互联网+’构建智慧校园、以‘互联网+’优化教学模式、以‘互联网+’落实师生管理、以‘互联网+’开拓线上思政教育”这四大基本模型。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国际化、多元化的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高校教学管理方式由于未能充分考虑人的价值、缺乏一定的民主意识已经逐渐不能满足现阶段对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且,由于传统的高校教学管理模式主要是依靠组织职权和相应的规章制度对教学和个人进行管理的模式束缚了个人的发展,更不适应多元化大背景下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因此,需要通过推进以人为本的高校教学模式对高校教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20.
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一直是制约成人教育发展的"瓶颈",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是提高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机制,是成人高等教育各项管理制度和教学改革方案有效实施并促进教学管理水平提高的保证。本文以北京工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为例进行分析,提出了如何构建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