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5月12日,山东省文化厅印发《关于在全省创新推进"图书馆+书院"模式,建设"尼山书院"的决定》,这标志着"图书馆+书院"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将在全省推进。这种模式的内涵是:"按照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在各级图书馆建设‘尼山书院’,让古老书院在现代图书馆中焕发青春,让藏在图书馆的文献典籍利用书院走近百姓,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能力。"据了解,该服务模式具体内容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设施布局上做到"六个一",即全省各级图书馆"尼山书院"都  相似文献   

2.
2014年5月12日,山东省文化厅出台《关于在全省创新推进“图书馆+书院”模式建设“尼山书院”的决定》。文件要求,在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建设“尼山书院”,实施“图书馆+书院”服务模式,在提供传统服务的基础上强化以文化人的功能。文件指出:在设施布局方面,要设置统一标牌、国学讲堂、国学经典阅览室(阅览区)、文化体验室(活动区)等;在活动内容方面,包括经典诵读、国学普及、礼乐教化、  相似文献   

3.
公共图书馆肩负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阐述公共图书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路径及成效,并以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践行“两创”方针为例,梳理其管理运作与实践模式,以期为公共图书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参考与启迪。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调研法和案例分析法,搜集图书馆以“图书馆+书院”模式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的相关研究文献,调查典型实践案例并分析“图书馆+书院”模式的特征,基于“图书馆+书院”服务模式在丰富完善服务体系、营造引领社会风尚、带动促进古籍保护开发、调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的优势,对“图书馆+书院”模式在未来发展的六个方面进行思考并提出应对措施:政策保障、资金投入、地方文献资源、标准化建设、新媒体技术应用、社会力量参与,从而充分发挥图书馆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集藏书、教学与研究活动于一体的文化教育机构,公共图书馆承担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与"开发智力资源"的社会功能,两者在文化传承、人才培育、学术研究等方面的相似性使得"图书馆+书院"服务模式成为可能。"图书馆+书院"服务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既源起于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古籍资源研究整理与开发利用等理念,同时又产生了明显的现实成效:有效挖掘和整合文献资源、调动社会多方力量参与合作、提升图书馆服务效能。未来"图书馆+书院"模式的发展应注重明确发展方向、加强整合与共享、探索"互联网+图书馆+书院"模式。  相似文献   

6.
文章结合文献调研与案例分析,提出“图书馆+书院”模式的背景基础为“相续之历史”与“相类之职能”,阐述“图书馆+书院”模式的发展现状,即全面覆盖、各具特色、组建联盟、注重宣传等,总结“图书馆+书院”模式的实践成效,如推动中华典籍推广、提升服务效能、扩大交流合作等,并提出“图书馆+书院”模式在运行保障与运行方式上的实施路径,以期为我国图书馆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论文以"公共图书馆+书院"模式的发展趋势为切入点,结合目前这类书院的背景与发展现状,简述福建省图书馆正谊书院的实践探索,以期提供一些传统书院弘扬传统文化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8.
陈婕 《新世纪图书馆》2023,(2):42-45+71
新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越来越重视“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服务方式。论文采用案例分析法,基于福建省图书馆正谊书院的探索实践,认为社会力量以“互助合作模式”参与公共图书馆文化服务主要有引进资源、引进资金、引进受众等可行方式。加强与社会力量合作需要图书馆具有主动合作意识,寻找共同合作目标,提供合作便利,以此促进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文化服务建设。  相似文献   

9.
基于“融优秀传统文化于儿童阅读”这一主旨,海门区图书馆探索了以“馆校社三位一体”的阅读推广新模式,在公共图书馆的牵头下,协同教育机构、社区组织等社会力量,全方位开展儿童阅读推广的创新实践。通过多个侧面、不同环节的逐一细化、深入,激发了社会各方力量的潜能。在精细分工的基础上,进行服务资源的再整合,让图书馆、学校和社区在儿童传统文化阅读领域中形成互动,为社会优秀文化传承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0.
为了发挥尼山书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促进少儿射艺的蓬勃发展,为练习射艺的少年儿童及培训老师搭建交流沟通平台,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在“六一儿童节”期间举办首届“尼山书院杯”少儿射艺比赛交流活动。 射艺又被称作立德正己之礼,主要以射礼作为其主要形式,是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礼仪活动,在“五礼”中属于“嘉礼”。射艺在西周时期已经被纳入六艺的范畴,是贵族社会的必修课,承载着当时社会等级身份、伦理道德等诸多内容,正是从这个时候起,射艺逐渐成为一种礼仪规范。  相似文献   

11.
图书馆作为文化事业的一个分支,其视野应该扩大到社会大文化上去。公共图书馆在保持传统的服务形式之时,不能再忽视有声读物日渐兴旺之势。在出版界种种不正常的情况下,我们与其让大量的“武侠”、“情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微信公众平台为例,从其运营数据分析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公共图书馆进一步推进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概述了"图书馆+书院"模式在国内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优势和不足,提出改善现状及解决问题的路径及举措。  相似文献   

14.
“十三五”时期,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将面临新的政策环境、技术挑战、行业要求和时代机遇,其间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是什么?李国新认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是指导“十三五”时期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公共图书馆事业“十三五”发展的重点任务主要是:促进公共图书馆事业均衡发展;提高公共图书馆服务效能;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社会化发展;深化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加大公共图书馆内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力度;完善公共图书馆发展保障措施。刘炜指出“十三五”时期是从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型过渡、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下一代图书馆系统”必须能够全面应对从资源到空间、从业务到服务的各种挑战,支持阅读服务、空间服务、知识服务等特色化服务。关于“十三五”时期我国图书馆标准化工作的发展,王世伟从国内外发展环境、图书馆事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我国图书馆标准化工作的发展现状出发,提出三个着力点,即“全面小康”目标、“顶天立地”和“面向国际”。针对我国图书馆界“十三五”时期的变革与转型,朱强基于数字时代的大环境,借鉴国外图书馆关于发展趋势和面临挑战的讨论,得出了八点启示:增强互联网思维,深化合作;强调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不断创新服务的形式,拓展服务的内容;支持开放获取、开放出版、开放教育、开放研究;发展特色资源、特色服务;在资源建设与服务上坚持数字优先;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开展数据服务。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5月9日,山东省文化厅正式印发《关于在全省创新推进"图书馆+书院"模式建设"尼山书院"的决定》,秉承"创新服务、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等原则,不新建设施,不新增人员,在全省公共图书馆推进尼山书院建设。8月26日,菏泽市图书馆正式开馆,馆内偌大的尼山  相似文献   

16.
让古籍等文化资源“活起来”,让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是公共图书馆的重要职责。文章从合肥市中心图书馆历史典籍馆的建设背景、目标定位、策展内容、文献服务等方面,探索了新时期公共图书馆以古籍活化利用创新文献服务的方式,以期传承城市历史文脉、增强国民文化自信、丰富城市文化内涵,推动图书馆事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章着眼于面向未成年人的图书馆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现状,在丰富资源内容、创新服务手段、融合数字技术、引入社会力量等方面提出了面向未成年人的图书馆优秀传统文化阅读推广对策,以期探索公共图书馆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开展未成年人阅读推广服务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8.
12日9日-11日,“浙江省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研讨会”在杭举行,开班典礼由浙江图书馆副馆长徐洁主持,省文化厅社文处处长戴言、浙江图书馆馆长朱海闵致辞,全省各公共图书馆67名学员参加培训。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深入,“一卡通”服务已经成为现代图书馆服务发展的趋势.以重庆市公共图书馆为例,阐述了公共图书馆“一卡通”服务模式,分析了目前重庆市公共图书馆开展“一卡通”服务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促使“一卡通”服务进一步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成员 《江西图书馆学刊》2009,(1):F0004-F0004
在各设区市评选、推荐的基础上,经过预审、复审和公示,2008年12月8日,江西省文化厅下发《关于表彰全省先进图书馆、文化馆及其优秀馆长的通知》(赣文社字[2008]32号),通报表彰12个先进图书馆、先进文化馆和11名优秀图书馆馆长、优秀文化馆馆长,其中8个先进图书馆和8名优秀图书馆馆长。这是江西公共图书馆界首次由政府文化主管部门评选先进图书馆和优秀图书馆馆长,此举必将激励全省公共图书馆工作者更加奋发进取,推动全省公共图书馆事业不断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