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郑直 《图书馆学刊》2012,34(12):77-78
阐明农家书屋建设的意义,介绍辽宁省农家书屋建设的实践,论述了公共图书馆参与农家书屋建设的必要性,并提出基层公共图书馆支持农家书屋建设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农家书屋与传统书屋的比较优势出发,在梳理国内外农家书屋数字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抓好农家书屋数字资源内容建设,推进农家书屋数字出版人才队伍、农家书屋管理队伍、新型农民队伍建设,推动电视阅读和手机阅读等对策。  相似文献   

3.
盛亚光 《图书馆学刊》2011,(10):101-102
阐述建设"农家书屋"的意义,分析农家书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县级图书馆参与"农家书屋"建设的必要性,提出县级图书馆支持"农家书屋"建设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我国农家书屋建设中的具体问题提出了构建农家书屋联盟的创新理念,即以公共图书馆为主体的农家书屋联盟、农家书屋之间的联盟、以高校图书馆为主体的农家书屋联盟。以上三种农家书屋联盟的运行模式在农家书屋的资源建设中不仅能解决资金紧张的共性问题,而且还可以为农家书屋的文献资源建设提供采访、编目等技术支持,以及为书屋发展提供资源共建共享保障。  相似文献   

5.
赵蕊荣 《出版广角》2016,(11):42-44
目前,由于传统农家书屋的资源更新慢、利用率低等原因,农家书屋持续发展的问题引发人们关注.本文从数字农家书屋建设现状与建设模式角度出发,探讨数字农家书屋建设的相关问题,以期给数字农家书屋建设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针对目前我国农家书屋信息化升级建设的问题,对农家书屋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分析与探讨,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旨在推动农家书屋的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提升农家书屋的信息化服务质量和效果。[方法/过程]通过对辽宁省农家书屋信息化建设情况的调研分析,提出升级农家书屋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框架,从硬件设备增置和软件环境搭建两方面入手,将物联网技术和海量信息资源引入到农家书屋的建设中,对传统的以纸质为主的农家书屋馆藏方式进行变革与创新。[结果/结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是农家书屋信息化升级建设和与时俱进发展所必须的,相关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成功破解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难题,走出一条低成本、高效益的农家书屋建设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罗雪 《图书馆界》2011,(3):77-79
以广西兴业县农家书屋建设状况为例,分析农家书屋建设存在的问题,探讨农家书屋建设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合肥市农家书屋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深入农村调研,获得合肥市当前农家书屋建设的一手资料,总结合肥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特点,分析农家书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在总结“十一五”期间我国农家书屋建设整体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考察、电话采访、网络等方式对书屋文献资源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指出农家书屋资源建设存在着后续经费缺口较大、品种和内容配置不合理、地域性不平衡的问题,提出应从设立“农家书屋文献资源建设专项资金”、制定科学合理的农家书屋文献资源推荐目录、成立以公共图书馆为主体的农家书屋联盟三个方面入手构建农家书屋资源共建共享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农家书屋创建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福建省大田县农家书屋建设现状的介绍,阐述了当地农家书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维持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可采取的多种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外文印本期刊资源建设情况的调查和总结,揭示NSTL外文印本期刊保障现状以及其学科、出版机构、出版国、出版语言等维度的布局特点。同时,从用户需求、出版市场、高被引期刊等角度对期刊保障率进行了评价和论证。研究结果表明NSTL外文印本期刊具有较高的保障率,尤其是对高被引期刊实现了较全面的保障。最后,提出国家科技文献信息保障系统外文印本期刊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大数据环境下,科技文献等各类数据爆炸式增长,却难以提供快捷和有效的科技文献服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科技文献资源组织没有考虑科技文献用户阅读行为。分析国内外用户阅读行为,不仅要对科技文献用户阅读行为进行分析,更重要的是对科技文献阅读用户行为知识进行组织和分析,才能为科技文献服务提供支撑。文章以提高科技文献知识服务的效率为目标,以科技文献用户阅读行为为研究对象,从知识组织角度分析科技文献用户阅读行为知识,借助大数据分析方法,对用户阅读行为知识组织的准备、获取、关联分析以及服务等组织过程,总体架构科技文献阅读行为知识组织模型,并把用户阅读行为分析融入到科技文献的知识组织和服务过程中,将用户阅读行为信息升华为用户知识需求,最终指导知识提供部门为用户提供有效的科技文献知识服务。  相似文献   

13.
NSTL全国开通数据库资源经过多年的建设,已经具有一定规模,通过对已开通资源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和用户调研,分析NSTL已购资源满足国内科研、教育机构的文献需求程度及在国家科技文献资源战略保障中发挥的作用,了解用户需求,进一步研究“国家许可”模式的运作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简述社交问答网站信息可信度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并对其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社交问答网站信息可信度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指出并认为社交问答网站信息可信度分析的关键问题应该从信息内容本身以及社会情境两方面入手;结合问答信息的特点以及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一个概念框架来分析用户判断信息可信度过程的动态变化,对社交问答信息可信度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Public Library Quarterly》2013,32(1-2):199-203
SUMMARY

Small city libraries often face pressure to join county systems, but the flexibility of being independent permits opportunities for service that bigger entities cannot offer. In addition, the personal touch helps distinguish libraries from other information providers such as book stores or internet services. Programs can be developed and offered on a few days' notice, without a lengthy approval process. Individual attention, such as delivering books to the doorstep of a shut-in patron, is routine. This article makes a case for independent libraries to remain that way.  相似文献   

16.
读者自主选购与新书阅览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读者自主选购新书阅览室,就是图书馆与图书供应商合作,图书由采访人员不定期到书商处选择近期出版新书,经过查重和加装磁条后,在图书馆开设新书展示阅览室,供读者阅览、外借的读者自主选购的方法.让读者直接参与图书馆的藏书建设,改变了传统采编流程,消除了图书加工所带来的时差,有效发挥了经费效益,提高了图书资料的收藏质量和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现阶段,网络旧书业发展呈现出如下特点:实体店与网店相互依存同步发展,方便快捷的网络联盟,各具特色的网站风格,多样化的经营业务。网络旧书业尽管出现时间不长,发展还不够成熟,但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古旧书业格局调整,改变了旧书业传统业态与面貌,促进了旧书传播与流通,创造了旧书交易公平与学术公平,拓宽了机构收藏补缺渠道,对于旧书业实体以及当代社会与学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提出影响图书现采查重质量与效率的四个主要因素,依据四因素对比分析当前常用的三种类型的图书现采查重方式,指出互联网实时查重方式是图书现采查重的发展趋势,云计算、4G网络和二维码技术将助推其应用。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分析了图书馆服务的特点,介绍了MOOC、虚拟教学和信息安全虚拟实验系统的研究现状。为提高图书馆员的信息安全素质,提出构建面向图书馆员的信息安全能力训练系统的途径以及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Canada’s book trade is fascinating not only because it really consists of two book trades—the Anglophone and the Francophone—but also because it is a site of intense and sustained policy interventions designed to foster greater domestic control. Examining the country’s book policies, Statistics Canada data, trade association membership rosters and trade directories, this paper reveals that Canada’s contemporary book trade is characterized by three features: circa 40 years of government interventions in response to foreign dominance; the central role of foreign firms despite these interventions; and the dominance of Toronto and Montreal as domestic sites of book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