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信息服务业发展战略模型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许欢  侯大怿 《情报科学》2005,23(6):932-936
本文通过对我国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的研究,针对目前的现实问题和发展问题,结合国际国内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站在战略层面对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模型展开了研究。借鉴先进国家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模式,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总结了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我国信息服务业发展的二段式发展战略模型。  相似文献   

2.
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面向生产者提供服务、提供专业服务和信息增值服务。本文在总结我国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分析了信息服务业为生产者提供专业信息增值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美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艺 《情报科学》2006,24(10):1591-1595
美国政府十分重视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注重以法律手段保证和促进信息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农业市场信息服务体系;重视数据库资源建设;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和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美国完善的信息服务体系对于促进美国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成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应该借鉴美国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成功经验,推进信息服务业的法制建设;建立有效的农业专门信息服务系统;发展特色数据库;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和信息服务业行业协会。  相似文献   

4.
我国各地区信息服务产业的地理聚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区位商指标测度了2003-2008年我国各地区信息服务业的地理聚集度.结果表明:全国各省信息服务业地理聚集发展不平衡,但地域差异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不明显;进一步测度各省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的区位商可以较好地消除部分省份信息服务业区位商虚高的情况;测度主要代表城市信息服务业区位商能够消除地域过大带来的误差;通过农业、制造业、信息服务业三大产业聚集的比较可以较好地反映各地区信息服务业发展所处位置.  相似文献   

5.
刘建准  姜波 《现代情报》2016,36(12):19-23
本文通过对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剖析其中的差异,归纳总结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相关问题,从信息生态理论视角出发,提出现代信息服务业区域发展集成一体化模式的设计原则并构建框架模型,为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提供一种可以借鉴的融合模式,从而有利于推动我国和地方现代信息服务业的良性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6.
首先将现代信息服务业产业功能归纳为基础层、支撑层和整合层三层。通过对不同功能层信息服务业产业关联的基本模式进行分析指出:基础层面的信息服务业产业关联以前向关联为主;支撑层面的信息服务业产业前后向关联均存在;而整合层面的信息服务业产业关联模式以后向关联为主。在此基础上,引入丹尼尔·贝尔工业化进程理论,进一步分析工业化进程不同阶段下现代信息服务业产业关联模式的基本特征,并结合我国各地方省份投入产出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1970年代至今国内外信息服务业研究的全面回顾,梳理和分析了国内外信息服务产业研究发展中研究视角转变和理论方法沿革的历程。研究发现,无论国内还是国外,信息服务业研究都从信息技术视角切入,关注信息服务业本身的"信息"特质;而后慢慢引入经济学研究方法,并更加关注信息服务业在与其他产业交互时表现出来的"服务"特质。与这种研究视角转移相对应,信息服务业研究者的学科背景日趋多元化,具有经管专业背景的研究者比重近年来逐渐升高。并指出,未来应当将两种视角的信息服务业研究做进一步融合,从而有效弥补两类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西部大开发与四川信息服务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易勤  王黎 《情报杂志》2000,19(6):112-114
通过对西部大开发中四川优势与现状的分析,指出四川与东部地区有较大差距的原因之一,即是未能很好地处理优势能力转换为生产力的问题。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是发展四川信息服务业,加大对信息服务业建设的力度;并就发展四川信息服务业提出了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9.
孔少华 《现代情报》2010,30(5):174-177
1994年山东省烟台市率先推广服务承诺制,我国服务承诺制的研究经历了从实践到经验总结,理性思考与理论研究两个阶段。随着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对信息服务业承诺制的研究更为迫切。我国图书馆信息服务业从1996年也陆续推广信息服务承诺制,但是效果欠佳,因此,需要对服务承诺制的内涵做进一步研究,并在此研究基础上,对我国图书馆信息服务制的发展状况作进一步分析,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0.
信息服务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充分调查研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信息服务实践的基础上,以信息服务基本的、普遍的和发展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对信息服务进行了宏观理论研究,旨在探索和建立由信息服务基本理论、活动理论、产业理论和发展理论组成的信息服务论基本理论体系。首先,文章从信息管理、产业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等领域分析了信息服务概念的实践基础和相关概念,运用术语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服务的形式、功能和性质等方面的共同属性进行抽象,提出了“信息服务是服务者以独特的策略和内容帮助对象解决问题的社会行为”的定义。还就信息服务的基本原理和用户导向原则、信息服务的概念体系和生态链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信息服务以“一条基本原则、两种生态链、三类概念、四个基本要素”为主要内容的基本理论,“一条基本原则”指用户导向原则,“两条生态链”指自然的信息服务活动生态链和社会的信息服务业生态链,“三类概念”指基本概念、拓展概念和相关概念,“四个基本要素”指服务对象、服务者、服务内容和服务策略。其次,分别论述了信息服务活动中信息用户的目的及其导向性和行为规律,服务者的劳动性质和价值坐标、素质要求和服务创新,包含特定的服务和独特的信息服务产品的信息服务内容及其价值和用户相关性,信息服务策略的基本方式和基本手段及“评估-提供-检测”策略模型,提出了以“服务对象为导向、以服务内容为基础、以服务策略为保障、以服务者为纽带”的信息服务活动理论。再次,综合分析了信息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的社会关系、结构要素、结构形式和管理模式等方面的变化,认为信息服务业是一种社会经济行为,是在经济服务化和经济信息化进程中的产业化发展的结果,其形成标志就是信息服务业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体系中被确立为门类和占有相应的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并结合信息服务独特的生产过程,提出了信息服务业待行业划分的六大原则和包含社会调查业、信息处理业、信息提供业、电信服务业、咨询业、经纪业、互联网服务业、公共信息服务业等类别的多级行业结构,探讨了信息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和行业管理。最后,文章论述了信息服务概念从公益事业型的信息服务到生产导向的信息服务业、信息服务活动从基本模式到互联网信息服务模式、信息服务业在我国和美国的发展状况及其发展机制,提出了信息服务发展的“审视当前一确认使命-明确目标-制订措施”战略规划模型,并在如何不断提高信息服务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逐步形成信息服务业的特质、加速提升信息服务单位的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进行了策略选择,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