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郭克军 《体育世界》2008,(8):110-111
赛前训练是比赛的专门准备与训练阶段,而比赛能力是指运动员在正规的比赛中,表现出的最高专项成绩或战胜对手的能力。赛前训练阶段是运动员在比赛期能够达到最佳竞技状态的重要阶段,对运动员比赛能力的提高有直接的关系。赛前训练的任务是要把运动员已获得和已具备的运动竞技能力,通过赛前训练更好地表现出来,形成最佳竞技状态和最高竞技能力,保证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创造最高专项成绩。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男子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素质训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在短跑训练中赛前心理素质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心理训练是有目的 ,有意识地培养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心理的稳定性。赛前的心理训练在当前的训练水平和运动员的身体条件日益提高的情况下更为重要 ,要注重对短跑运动员心理能力的强化 ,系统地对其进行心理训练 ,是有效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水平和取得优异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田玉梅 《体育科技》2011,32(4):77-79,88
通过对短跑运动员的心理品质特征和比赛中常见的心理障碍进行分析研究,认为短跑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对比赛成绩有很大影响,教练员应根据短跑运动员心理品质特征,把系统的心理训练贯穿整个训练过程,培养意志力,提高短跑运动员比赛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部分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赛前心理状况的调查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竞赛不只是运动员体力和技术的较量,也是心理素质的较量.短跑是一项高强度的运动项目,往往在毫秒之间决定着运动员比赛的胜负,这对运动员的要求很高.随着运动技术和体育科学的不断发展,心理训练越来越引起教练员的重视,已成为当今运动训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资料表明:现代世界性水平的短跑比赛,对运动员来说,20%是体力与技术方面的,80%是心理方面的挑战,这是因为一个人的心理作用直接影响着每一块肌肉的运动.因此,在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运动技术都接近的情况下,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将会影响比赛的结果.从某种意义讲,运动员临场心理状态,对比赛的成败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赛前的心理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现代运动实践表明.科学安排赛前训练,对于运动员能否在重大比赛中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得比赛胜利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使运动员的实际水平在比赛中得到发挥.保持理想的竞技状态,其中有无规律可循,应该如何合理地安排训练和比赛.这是摆在每个教练员面前的难题。本文以优秀青年短跑运动员王雯珊的训练和比赛情况为内容,对短跑运动员的训练规律作一些探讨.以期为短跑项目的赛前训练、最佳竞技状态调控理论与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王克非 《健与美》2023,(2):129-131
近年来,短跑项目在全国各类比赛中获得了较快发展,学校成为运动人才的重要培育机构,高等学校也培养了许多优质选手,并在各大比赛中获得了较好的成绩,这都很好地推动了体育运动在高校中的发展。显而易见,短跑项目对选手自身素质的要求极为严格,既要有良好的身体条件,还需要进行科学系统的训练,以保证运动员在竞技体育赛事中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文章通过对当前高校竞速赛选手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在体力储备与体力保持方面的训练方法,以促进高校竞速赛选手身体锻炼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短距离跑的特点是在最短的时间里跑完全程,这就决定了短跑运动员必须具备能足以胜任这种极限工作的强型气质类型,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以及稳定的性格特征,而上述心理品质应在选材时加以注意,训练中系统施加影响,使之符合短跑训练和比赛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在国内外大型的田径运动比赛中,100m、200m、400m。特别是100m比赛,其含金量最大,影响力也最大。是最扣人心弦的一项比赛。本人多年来一直从事该项目运动训练,因此如何进行训练,我在平时的训练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9.
在体育竞赛中,运动员经常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不利因素干扰,由于缺乏心理素质训练,使比赛受到影响。为使短跑运动员在赛前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并能取得好成绩,笔者认为在平时采用各种有效方法加强心理训练,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尤为重要。心理训练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心理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高校业余短跑运动员在比赛中要取得理想成绩,除了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合理的技、战术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良好的赛前心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运动员身体和技术方面的不足,其心理素质稳定、竞技状态良好非常重要,因此,对短跑运动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心理训练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肌肉力量训练是短跑训练的重要环节,在力量训练中又必须要解决好肌肉的平衡协调发展问题。在力量训练中应对短跑所需的各肌肉群进行全面系统地训练,任何一方面的薄弱与不足,都将制约肌肉力量整体水平的提高和发挥,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也不利于运动员在更高水平上的继续发展。在我们的青少年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中对力量的平衡发展重视不足,造成了青少年短跑运动员在以下方面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12.
当今短跑比赛运动员竞争越来越激烈,胜负往往在百分之一秒。因此把握战术的主动性,发挥个人优势,提高机体高速奔跑放松能力,是获取的关键。科研和实践证明,短跑中的放松能力,对提高运动成绩具有积极的意义。它不仅有利于运动员协调自然的完成跑的动作,减少能量消耗,提高肌肉组织的工作效率,同时有利于运动员节省和储备能量,提高维持速度的能力。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短跑运动员训练中在追求大步幅, 高步频的基础上,还必须注重放松能力的训练和提高。  相似文献   

13.
朱涛 《中华武术》2022,(6):49-51
短跑是一项短时间内强爆发力的项目,要想提高短跑的成绩,需要学生不断地钻研和训练跑步方法与技巧,在科学合理的教学训练支持下稳步提高自己的成绩,这也是对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和项目技术水平的要求。当学生参加短跑比赛时,无疑会在心理上产生压力,很有可能因为波动的心理状态而影响最终的比赛发挥。基于此,体育教师要关注小学短跑运动员的赛前心理状态,并以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有效调控。  相似文献   

14.
所谓短跑技术,就是指能充分发挥短跑运动员机体能力的合理、有效的完成动作的方法。掌握合理完善的短跑技术是往后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关键;良好的短跑技术是提高和发挥身体训练水平的保证;优秀的短跑技术是形成战术和运用战术的基础;娴熟的短跑技术又能使运动员在训练、比赛中节省能量,精力旺盛,对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尤为重要。由此可见,任何要想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必须首先扎扎实实地学习、掌握好该项运动的基本技术。业余体校的短跑初级训练以及中小学生业余短跑训练,都应首先以短跑的技术教学入手。  相似文献   

15.
孙革  潮芳 《游泳》2003,(6):24-27,30
发展游泳运动员的无氧代谢能力,是游泳训练手段之一。运动员的无氧训练,是提高无氧代谢能力,控制和调节有氧、无氧代谢途径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在游泳训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其训练量(距离)占一年的比例一般仅5%-7%,但却对运动员参加比赛的能力起到关键的作用。当今世界优秀的短距离运动员俄罗斯的波波夫,在训练周期中的各个阶段都非常重视无氧训练。  相似文献   

16.
邓琳 《中华武术》2013,(12):3-3
短跑是很多竞技运动的基础,力量训练又是短跑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有关短跑运动员训练方面的文章,在国内外图书报刊上颇多。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的分析和总结,从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耐力方面入手,提出个人的看法和建议,以期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成绩。一、力量训练存在的误区(一)对力量训练的概念认识不清很多教练员认为专项力量训练就是练杠铃,其实专项力量是指在时间、空间特征上严格符合专项比赛要求的力量。换句话说,动作的速度、幅度、用力特点、肌肉工作的方式等方面都严格符合短跑项目技术动作要求的力量练习才是专项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17.
心理训练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运动员在比赛中保持心理的稳定性。心理训练在当前的训练水平和运动员的身体条件日益提高的情况下更为重要,它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条件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确认识短跑中协调放松的重要意义,是比赛中获胜的关键。一、加强身体素质训练少年短跑运动员要提高全面身体素质训练,加强髋、膝、踝关节等柔韧性和身体的协调性练习。柔韧练习应该每天都做,柔韧练习也是发展各种肌群,防止伤害的有效  相似文献   

19.
短跑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学新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深入认识现代竞技比赛特点与短跑专项力量内部结构与训练过程的基础上,通过对短跑力量训练过程的“力量训练分期理论”与“板块学说”方法学探索,分别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为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指导,为切实提高力量训练转化率创造良好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运动员的几种心理训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心理稳定训练 运动员在比赛前和比赛中最大的弱点是心理不稳定。为使运动员能控制自己的神经反应、克服焦躁不安情绪,使精神处于良好的战斗准备状态,心理训练便显得格外重要。那么如何控制运动员的情绪,使其心理处于稳定状态,我们经常采用的训练方法有:模拟训练、自我暗示训练和放松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